刘太行,男,1939年3月18日出生于
山西省辽县(今
左权县),刘伯承元帅的长子,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
1939年,刘太行出生于太行山抗日前线。由于生存条件差,1940年10月,受刘伯承委托,徐向前把刘太行带到
延安市。在延安女子大学学生王茜平的照料下,刘太行逐渐恢复健康后进入延安保育院中央托儿所。少年时代,刘太行正赶上抗日战争的大反攻和
解放战争。作为随军家属,他的生活动荡不安。初中和高中时期,他分别在北京和南京读书。高中毕业后,刘太行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学毕业之后,刘太行进入国防科工委工作。1987年,他进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工作。1991年至1998年,刘太行担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兼科研部部长,少将军衔。退休后,刘太行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为军队建设出谋出力。
人物经历
出生于抗战时期
刘伯承汪荣华夫妇是在
长征路上结的婚。1938年5月,在延安抗大学习的汪荣华来到
太行山,与刘伯承相聚。1939年3月,汪荣华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生下了刘伯承的长子刘太行。刘太行出生时,正赶上
日寇进攻,刘伯承在前方打仗无暇顾及汪荣华母子,但他知道自己有了儿子后还是十分高兴。刘伯承在战斗的间隙里抽空给夫人汪荣华写了封亲笔信,给孩子起名叫刘太行。
刘太行出生之后,汪荣华没有奶水,只好找了一个奶妈。但在他半岁时奶妈说家中有事突然走了,由于当时环境残酷,找不到
代乳品,刘太行每天只能吃一些无法正常吸收的东西,诸如野菜糊糊之类。所以他时常拉肚子,疾病不断,饿得整天啼哭。幼年的刘太行疾病不断,似乎随时有生命危险。虽然刘伯承战事繁忙,但也不得不考虑儿子
太行山的生存问题:幼小的孩子受着战争和疾病的双重威胁,大人只要稍一疏忽,孩子就会失去生命。
前往延安
1940年10月,刘伯承的老战友徐向前从
山东省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预备会议,途经太行山,刘伯承委托徐向前把刘太行带到延安。
刘太行到了延安后起初由朱德夫人康克清照顾。康克清同样公务繁重,便从延安女子大学找了15岁的王茜平来照顾刘太行。在王茜平悉心照料和调理下,刘太行半年后身体逐渐恢复健康,这才进入延安保育院中央托儿所。刘太行直到四五岁时才在延安见到父母。他六岁离开
延安市保育院之后,就在延安上了“保小”(即后来的
北京育才学校前身)。
求学经历
刘太行的少年时代,正赶上抗日战争的大反攻和
解放战争。作为随军家属,刘太行的生活动荡不安,只能在战斗的间隙就读于当地农村小学。直到晋冀鲁豫
解放区已成为绝对稳定的后方,建立了“
沈阳市行知小学”(取
中原地区进步教育家
陶行知的名字),他才得以安定地读了一段书。后来,又因家庭随部队迁移,1948年他还就近在解放区的“荣臻”小学读过。解放战争中,随着刘邓大军前进的步伐,刘太行还在刚解放了的
郑州市、
开封市等城市的小学里读过几天书。
刘太行到了读中学的年龄,全国就解放了。刘伯承前往南京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刘太行独自留在北京101中学读了3年。刘太行初中毕业后,刘伯承坚持让他来到南京去读
高中,以便就近亲自看管。高中毕业后,刘太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且到学校就担任课代表。
工作经历
刘太行大学毕业之后,到国防科工委的一个保密性质很强的军事科研单位工作。单位距北京市区几十公里,但他谢绝了单位派的车,每周末骑车回家。
后来,在同学的介绍了下,刘太行与比自己小7岁的医务工作者
肖玉兰相识。两人随后开始交往、恋爱。刘伯承和夫人汪荣华见肖玉兰很懂事能干,便同意他们结婚。婚后两人居住在一个小平房里,刘太行在生活上也一直不向组织伸手,从不到单位去争房子。
1965年至1987年,他先后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学员,空军
航空兵某部修理厂雷达师,空军第二研究所技术员、工程师、第四研究室副主任、第二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至1991年,他出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研究部正师职研究员、研究部副部长、部长、科研部部长。1991年至1998年,刘太行担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兼科研部部长,少将军衔。
随后刘太行退休。办完退休手续后,刘太行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为军队建设出谋出力。
人物事件
名字来历
刘伯承汪荣华夫妇是在
长征路上结的婚。1938年5月,在延安抗大学习的汪荣华来到
太行山,与刘伯承相聚。1939年3月,汪荣华在山西辽县(今
左权县)生下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是刘伯承的长子刘太行。刘太行出生时,正赶上
日寇进攻,刘伯承在前方打仗无暇顾及汪荣华母子,但他知道自己有了儿子后还是十分高兴。刘伯承在战斗的间隙里抽空给夫人汪荣华写了封亲笔信。刘伯承说:“孩子生下后就叫太行——刘太行。太行,多好的名字啊,愿他像太行山一样高高耸立,威武不屈;像太行山一样,永远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怀抱。”
由于当时环境艰苦,部队指战员结婚有严格条件限制。结婚的人少自然小孩子也就少,部队里的孩子们都备受珍爱。在
太行山山根椐地和刘太行同龄的孩子,不少在家里都有昵称,而刘太行在家里家外从小到大都只有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太行。由此可以看出刘伯承夫妇对子女的严格和对下一代的厚望。
幼年与父母生疏
1940年10月,刘伯承的老战友徐向前从
山东省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预备会议。途经太行山时,刘伯承委托徐向前把刘太行带到
延安市。到延安后徐向前把刘太行交给了朱德夫人康克清。在康妈妈调理下,刘太行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并被送到保育院(当时叫“洛杉基幼儿园”,由宋庆龄基金会捐助)。
直到四五岁时,刘太行才在延安见到父母。当时刘太行对父母已没有太多的印象,见到刘伯承汪荣华夫妇怎么也张不开口。他平时叫惯了“康妈妈”“朱爸爸”,对别人从未称呼过“爸、妈”二字,再加他的个性特别倔,所以一段时间内,他和爸妈亲近不起来,把自己妈妈总叫“汪妈妈”。
“严父”刘伯承
刘伯承总希望刘
太行山能懂事一些,做得好一些,他常抽空和刘太行谈心,有时父亲被“逼”急了,就动手揍他。在兄弟姊妹中,刘太行小时候是挨打最多的一个。他虽是父母的大儿子,但父亲刘伯承“教训”起他来是毫不留情。妈妈心疼太行,她“指导”儿子说:“太行,你爸爸眉毛上的那根筋一暴起来,你就赶快闭嘴,这样就不挨打。”太行10岁以后,个头儿长得挺高,父亲这才不再打他了。
随着刘太行年龄的增加,父亲刘伯承对他的成长越来越关注。尽管把儿子托给的都是他最信任的战友,刘太行的学业也一直优良,他还是不放心。
太行山初中毕业后,刘伯承坚持让他离开全国的教育中心——北京,回到自己的身边——南京去读
高中,以便就近亲自看管。刘太行不愿离开已经熟悉的老师同学,不愿离开北京。但刘伯承在子女面前的威严是出了名的,“父命如山”,刘太行不得不离开了北京。为此,当时少年气盛的他还有点想不通。
刘太行从学校放假回家,背包一放,必须先到父亲刘伯承的书房去汇报学习和思想表现,父亲听得很认真,还做记录。假期结束返校前,刘伯承还要和刘太行作一次长谈,反复叮嘱。当刘太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哈军工”,并且到学校就担任课代表,刘伯承才似乎感觉一丝欣慰。
在刘太行走上工作岗位前,刘伯承又和他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刘伯承说:“不要以为父辈打下了江山,你们就可以伸手向人民要点权力。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是你们最好的出路。”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弟弟
二弟刘蒙,1952年出生在南京,毕业于
清华大学,后又在军事院校深造。从事过科研工作,担任过军事外交官、
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地区司令,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
爱沙尼亚、
芬兰和
新西兰武官以及总参参谋,少将军衔。他爱好文学,参与了《刘伯承传记》的编写工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
青年刘伯承》。
三弟刘太迟,少将军衔,曾任空军司令部装备部副部长。
妹妹
刘华北,1945年6月在延安保育院时被敌人暗杀。
刘弥群,少将军衔,曾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刘解先,北京总后勤医院第一门诊部医生。
刘雁,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
北京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婚姻生活
刘
太行山继承了父亲刘伯承的老实与厚道的品行,但在感情问题上属于一直“不开窍”的人,再加上他的工作单位
女同性恋很少,他一直没有女朋友。后来,在同学的介绍了下,他认识了医务工作者
肖玉兰。两人印象很好,恋爱的过程很顺利,刘伯承和汪荣华也同意他们结婚。
随后单位给了刘太行一间小平房,又矮又潮。刘太行的儿子也出生在这间小房子里。后来,随着刘
太行山夫妇双方资历和职务的变化,他们一步步住上了营职房、团职房,但都是刘太行爱人单位给的。刘太行在生活上一直不向组织伸手,这主要是他想到父亲的职务高,名气大,越是这样越不能向组织要待遇,他开不了这个口,所以从不到单位去争房子。
人物评价
刘太行与他的父亲刘伯承元帅一样,是个异常善良、厚道的人。他对己严,对人宽。在工作上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在生活上向普通人看齐。从军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团结同志,专讲奉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与刘太行熟识的同志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