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介(Lin Ching-Jie)是一位台湾编剧、导演,1944年出生于
宜兰县礁溪乡。他毕业于
台湾师范大学,曾任中学美术老师。1976年,他改编的电影剧本《
汪洋中的一条船》获得台湾“新闻局电影事业基金会”第一届甄选剧本首奖。1979年,他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一个问题学生》。1981年,他与李连琳合组龙介电影公司,并自编自导了剧情电影《
学生之爱》。同年,他执导的剧情电影《
同班同学》入围第18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84年,他担任剧情电影《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编剧。1989年,他执导了剧情电影《
天下第一班》。2001年,他执导了爱情电影《
初恋的故事》。2016年,他与傅睿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
奇幻同学会》。林清介的导演手法清新,颇受好评。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经历
林清介是台湾影视编剧、电影导演,自组龙介电影事业
Inc.,是台湾电影导演协会理事。
林清介,
宜兰县礁溪乡人,1944年1月出生。宜兰中学毕业后,考上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绘画班。曾任中学美术教师。1967年进入电影界,曾任
江浪、
陈洪民、
李行、
陈耀圻的副导演并编写电影、电视剧本。1976年改编创作电影剧本《
汪洋中的一条船》获台湾“新闻局电影事业基金会”第一届甄选剧本首奖。1977年又以电影剧作《吹向本地的强风》获第二届优良剧本甄选佳作奖。两部剧作均未拍成影片。1980年将吴祥辉的小说《断指少年》改编成电影剧本《一个问题学生》,并执导拍摄成片。1981年与李连琳合组龙介电影公司,编导影片《
学生之爱》,全片对白仅两百多句,导演手法清新,富于诗意,颇受好评。后连续拍摄数部反映中学生思想和生活的电影,被称为“学生导演”。1983年后改变拍摄题材,相继执导《台上台下》、《失踪人口》、《金水婶》等反映台湾社会生活的影片。2007年著手拍摄
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大陆中央电视台合制的电视剧《
老师错了》。1979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一个问题学生》。
带着改编自作家
柑橘的同名小说《
你的爱情,我在对面》的电影剧本,台湾知名导演林清介来到了厦门。他将执导的这部新电影,将在厦门和台湾两岸取景。
十年前凭电视剧《婆媳过招七十回》这部家庭喜剧,林清介在大陆打开了知名度,许多大陆观众都认识他。“第一次来到厦门,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当下就想:一定要来这里拍电影。”9月初的一天,在厦门甜心凯特冰品店,林清介接受《台商周刊》记者专访时笑着说。距首次来厦门已快20年,如今,除了时常因拍电影来这里取景,林清介还在厦门有一套房子,甚至在厦门成功经营起了冰品店生意。
不过,林清介登陆“主业”仍然是他毕生所热爱的电影。他向记者表示:“就算到了80多岁,我也还是会拍电影。”同时,在台湾有着“学生电影导演教父”之誉的林清介表示,在大陆仍将继续导演学生题材的电影。
热衷拍电影,教师转行当导演
属于
侯孝贤、
杨德昌、
蔡岳勋等前辈之列的著名台湾学生电影教父级导演林清介1944年出生于台湾宜兰。从台湾师范艺术大学毕业之后,他担任中学美术老师。
“但是,我一直最想当导演,热衷电影工作。”他告诉记者,当不了导演,他就于1967年改任电影及电视编剧。1976年,他曾以《
汪洋中的一条船》获台湾“新闻局电影事业基金会”第一届甄选剧本首奖,但没有拍成电影。后来,由他担任制作,《
汪洋中的一条船》分别在
漳州市和台湾两地取景,拍成电视连续剧,在
台湾电视台播映后广获各界褒奖。
林清介的首部作品是《一个问题学生》。“我想了13年,准备了13年。”林清介说,写剧本、先后担任过台湾导演
江浪、
陈洪民、
李行、
陈耀圻等人的副导演,1980年他终于升任导演。
“当导演,首先一定要懂美术,懂得镜头的角度、组合,抓得住镜头韵律感。我就是学美术的。其次,还要懂剧本,我当不了导演从剧本创作开始的,会写小说懂剧本。第三,我的音乐天赋很高。”林清介说,他不但具备这三大方面特点,还当过副导演,现场经验也很足。当机会来的时候,他便如愿当上了导演,并且一炮而红。
替学生说话,成“学生电影教父”
《一个问题学生》大红,当时台湾每年有200多部电影,它竟排到年度票房第九名。1981年组成龙介电影公司,他再执导一连三部学生电影《
学生之爱》、《
同班同学》、《
男女合班》,成功大受瞩目,并同时获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提名。
其中,《学生之爱》导演手法清新,颇受好评。这部也是林清介个人最满意的作品。
因拍摄了这一系列反映中学生思想的电影,他被称为“学生电影导演教父”。其中《同班同学》获1980年第十八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1983年后他又相继执导《台上台下》、《失踪人口》、《金水婶》等反映社会生活的影片。
“在大陆我还会继续拍学生电影。”林清介肯定地回应记者说,学生电影的消费群在17岁上下的最多,其中约70%是初中、高中生,所以学生片仍有市场。
林清介向记者透露,他有个别人没有办法打败他的窍门,“我始终打不垮,那就是因为我帮学生讲话。帮他们讲话,他们就很爽。”当然,从师范毕业的林清介并非一味替叛逆的学生讲话,而仍是很注重教育的。“电影、电视也好,社会责任很重。”他说,人家花钱不是要来听你教育的,但是要将启示巧妙融合在电影里,这就是他的手段了。
林清介最近看了大陆导演
冯小刚导演的《
唐山大地震》,对其赞誉有加。“我很喜欢这部,鼓励台湾的影剧系学生要去看,它是个很好的范本,表现感情的方式很新。”
林清介告诉记者,他早在1990年,受
中国电影家协会之邀,就来过大陆与大陆电影界交流。
“1988年,我到香港参加电影周活动时,就已经有与大陆的电影导演等进行交流了,当时还趁机偷偷到广西
桂林旅游了一趟。1990年,大陆方面邀请了台湾5个导演,我是其中之一,代表台湾过来大陆交流,这是两岸电影界第一次交流。”林清介介绍,当时有个专门研究台湾电影的学者,做了林清介电影的心得报道,之后邀请林清介来
厦门市玩。
1992年,林清介果然来到厦门。“来了厦门之后,我感慨:这里多适合拍电影啊。我当时就很想在厦门有一套房子。”林清介笑着说,后来,他果然在厦门购置了一套房产。
“买了房子后,来这里就有了回家的感觉。”林清介告诉记者,他祖籍是平和的,说起来他也是闽南人。1999年摄制《
汪洋中的一条船》时,就是在漳浦拍的,因为那里是上世纪40年代台湾农村的样貌。
后来,林清介拍电影、电视剧,常常安排在厦门取景。
比如前年摄制完成的电视剧《
老师错了》,是关于一个两岸家庭的故事,其中有一半是在
厦门市拍摄的。据他透露,预计将在11月开拍的新青春爱情电影《
你的爱情,我在对面》也将有很多厦门的景色入影,如很具特色的甜心凯特冰品店等。
导演作品
执导电影
编剧作品
编剧电影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2005年,林清介出席了第8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
人物评价
在林清介执导的校园学生电影中,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存在明显差异。若说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那么成人世界则呈现出相对灰暗的色调。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角色,都对孩子的成长在身体或心灵方面造成危害、压制甚至放逐,他们整体呈现出一种失范状态。此外,他的电影常常有一个仪式化桥段——自我介绍。在这些校园学生电影里,由于台湾独特的教育文化,使得这些影片呈现出台湾特有的话语特征,例如教官、训导两种角色时常出现,以及联考指挥的教育制度等。尽管这些影片存在各种时代局限、地域局限和个人局限,但至少它们在社会变迁中及时地书写并探讨了青少年的生存境遇与心灵状态,既关注明天的主人(青少年),也关照今天的主人(成人),并且让这种关注成为一种风气。(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