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坐力炮是利用射击过程中火药燃气后喷或向后抛射平衡体来消除炮身后坐,使之达到基本平衡的火炮。主要作为直接火力支援的随伴火炮,可对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辆射击,也可杀伤暴露的目标、摧毁轻型野战工事和兵器。
无坐力炮由于膛压低、炮管薄、质量较轻,常被用作步兵反坦克武器。其口径一般在100mm左右。由于弹速低(通常不超过500m/s),直射距离有限(通常为400~700m),因此一般不使用穿甲弹种,而只配备破甲弹来对付装甲目标,破甲厚度可以达到300~400mm。无坐力炮发射时,向后喷的火焰能伤人,也容易暴露目标,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无后坐力炮具备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质量小,便于携行和机动;形体较小、适应性强;制造容易,造价低廉的特点。
历史沿革
国外发展历史
1914年,由美国海军
少校戴维斯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戴维斯炮”。“戴维斯炮”具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采用后喷火药气体代替配重体来平衡火炮作用力。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该炮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装备部队的无后坐力炮。无后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是1939年—1940年的
苏联─芬兰战争。
从1945年起,美国陆军开始装备无后坐力。在
冲绳岛战役中,
美国军队首次使用将M18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M20式75毫米无后坐力。在1946年本宁堡步兵会议后,美军正式将上述两款无后坐力炮编入步兵师。在美军1948年颁布的步兵师编制表中,上述两款无后坐力炮和M1A1式“巴祖卡”火箭筒,共同构成美军步兵远中近三层反坦克/攻坚火力体系。在朝鲜战场上,该体系暴露出问题。实战中,这三款武器在
有效射程内,均不能可靠的摧毁
朝鲜装备的T-34/85坦克。因而,在1952年9月修订的步兵营
重武器连编制表中,M40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取代了75毫米无后坐力炮,而M18式57毫米轻型无后坐力炮,因为威力不足而被
美国军队淘汰。
国内发展历史
二战时期,中国就对美制的无后坐力炮十分重视。那时中国政府就想法从
美国那里引进无后坐力炮,主要是M18型57毫米和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由兵工署第50工厂对其进行研制。虽然制造出了样炮,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研制的样炮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因此仿制没能成功。而对美M20型无后坐力炮的仿制工作至1949年仅仅是完成了部分图纸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在战争中缴获的美制无后坐力炮的实物和相关资料,开始无后坐力炮的研究工作。在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了支援志愿军作战,有关单位决定仿制
美国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1952年成功仿制了该无后坐力炮,定型为“1952年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同年,还成功仿制了美M18型无后坐力炮,定型为“1952年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西方山战役中,击毁6辆战车。
1956年中国对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做了一些优化,将改进后的炮定型为“1956年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1961年起,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对无后坐力炮进行论证,结论是需要增大口径。在1965年,经过多个单位的努力,新的无后坐力炮研制成功,定型为“1965年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该炮在
苏联Б-10型82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基础上,没有采用轮式结构,结果使该炮的重量降低了,而且降低到30
千克,全炮能像枪械一样便于拆解和组装,拆解后的部分,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
1967年,65式无后坐力炮研制出三脚炮架,有了三脚炮架就可根据地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可采用跪姿,卧姿射击或者肩扛射击方式。65式研制成功后,为了适用
空降部队可拆分进行长途运输的作战需要,将65式无后坐力炮作了改进,定型为65-1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的研制最早开始于1964年,那时的解放军炮兵学院根据当时国际先进的坦克情报资料,决定对
反坦克火炮进行摸底预研。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的祝榆生同志领导和组织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的研究工作,他从战士的角度进行战术指标的确定。
基本设计
架射无后坐力炮主要由身管、炮尾、炮闩、瞄准机(方向机和高低机)、炮架、
瞄准装置等组成。
身管
身管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药燃气压力和导引弹丸运动。无后坐力炮身管内膛有线膛和滑膛两种。身管包含了固定准星机构、表尺机构、前击发机、瞄准镜固定器、高低机连接座、提把座和护板座等。
炮尾
炮尾和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底火、射击时保持平衡等,包括闭锁装置、喷管装置、击发装置、保险装置、定位装置,有的还设有抽筒装置和挡弹装置等。
瞄准机
瞄准机主要有螺杆式和轮式两大类。轮式瞄准机又有蜗轮式、
行星摩擦轮式、行星齿轮式等几种。
分类
按炮膛结构形式分类
线膛无后坐力炮:身管内膛有
膛线,大多发射旋转稳定弹,也可发射
空气动力学稳定弹。
滑膛枪无后坐力炮:身管内膛无膛线,只发射空气动力稳定弹。
按配属关系分类
单兵无后坐力炮:由一人操作使用,因此,炮弹药总质量要尽量轻。
连营无后坐力炮:一般随伴步兵在前沿阵地作战,要求这种无后坐力炮轻便、能由一人携带。
团属无后坐力炮:用于支援步兵分队,在战斗中要伴随步兵转移,故要求质量轻、机动性好,通常应配备
高爆弹。其射程应能支援步兵。
师属无后坐力炮:要求有较大的射程和威力,火炮质量可相对重,可采用牵引或自行的运动方式。
按射击方式分类
肩射无后坐力炮:以肩部依托为主要射击方式的无后坐力炮,要求后坐力小,有的无后坐力炮并不以肩射作为主要射击方式,在仓促遭遇敌人时,也可以肩射实行简便射击。这种无后坐力炮不是肩射炮,但有肩射性能。
架射无后坐力炮:以炮架依托为主要射击方式的无后坐力炮。这种无后坐力炮的后坐力虽较肩射炮为大,但必须保证火炮射击稳定性和炮架强度。
车载和自行无后坐力炮:这种无后坐力炮大多是大口径、大威力无后坐力炮。这种无后坐力炮可在车上射击,也可在地面上射击。
按装填方式分类
前装式无后坐力炮:炮身无炮闩,炮弹由炮身口部装填,大多用于发射超口径炮弹。这种炮弹战斗部直径不受炮膛直径的限制,能够适当地增大威力,但是由于炮弹较长,装填困难,影响发射速度。
后装式无后坐力炮:炮弹从炮尾装填,装填方便迅速,对提高发射速度有利。
按性能和使用要求不同分类
迫无炮:又称曲平两用炮。这是兼有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两种性能和两种战术用途的火炮,即同时具有弯曲弹道压制武器的性能和低伸弹道反坦克武器的性能。迫无炮可实现两种转换,即火炮内膛结构应满足发射两种炮弹,达到各自弹道性能要求和炮架结构应能满足曲射、平射的转换。
半无后坐力炮:这是部分利用无后坐原理的火炮。这种无后坐力炮的后坐力介于后膛炮和无后坐力炮之间。目的是使火炮质量比一般后膛炮大大减小,同时也使后喷气体危害因素减小,此外还可提高射程。这种火炮利用控制喷管喷喉面积来控制后坐力的大小。半无后坐力炮必要时也可采用反后坐装置或炮口装置。
高低压无后坐力炮:其结构特点是火炮内膛具有高压室和低压室两部分。目的是提高
发射药利用率、提高初速,减小喷管
烧蚀、改善
内弹道稳定性以提高射击精度。
按消除炮身后坐方式分类
喷管型:火药燃气经半密闭药筒小孔流入药室(低压腔),推动弹丸运动,并从喷管喷出。其特点是膛压低,弹丸炸药量大、破甲威力高,炮身较轻;药筒内压力高,点火与燃烧好,初速稳定性好,但初速小。
戴维斯型:发射药置于身管中部,弹丸与其等重的配重体分别置于发射药前后。发射时,弹丸射向目标;配重体向后飞离炮管,散落地面。这类炮无喷管和炮闩,后喷火焰小,火炮质量轻。
弓弩型:在弹丸、配重体与发射药之间分别置有一个活塞,发射时,燃气经活塞使弹丸和配重体飞离炮管,此时活塞被炮管两端的制动环卡住、燃气逐渐逸出炮管。发射时无焰、无光、噪声低。
典型型号
RPG-7
RPG7火箭炮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的火箭筒。RPG-7火箭筒的外观和
RPG-2相似,也是由发射筒、瞄准具、手柄、护板、背带、两端护套、握把以及发射机构、击发机构、保险装置等组成。和RPG-2相比,RPG-7有着革命性的进步,比如发射筒采用
合金钢材料制成,由筒身和尾喷管两部分组成。筒的前端有火箭弹定位销缺口,后部有护盘,这是考虑到在战斗中筒接触地面时,防止土、砂和其他杂物把尾喷管堵塞。RPG-7
RPG7火箭炮筒壁薄,质量小,威力大,射程远,后喷火焰小,结构坚固耐用,左、右肩均可射击。
中国52式57mm无后坐力炮、52式75mm无后坐力炮分别仿制
美国M18 57mm无后坐力炮、M20 75mm无后坐力炮。随后,在52式75mm无后坐力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1956年,改进后的产品被命名为
56式自动步枪75mm无后坐力炮。56式75mm无后坐力炮与52式75mm无后坐力炮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开闩杠杆。56式75mm无后坐力炮将位于开闩杆上的短销式开闩杠杆改到右握把上,类似于自行车上的手闸,有利于开闩动作的完成。
使用情况
1952年,由于
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中国根据
美国M18式57mm无后坐力炮实物,研制出52式57mm无后坐力炮并装备志愿军。在
朝鲜战争期间“
联合国军”被击毁击伤及被缴获的坦克有2251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志愿军战士使用无后坐力炮及
RPG7火箭炮的战果。
56式自动步枪75mm无后坐力炮在中苏“
珍宝岛”边境冲突中曾经投入实战使用。
未来发展
无后坐力炮具有近战武器火力大,打击精度高,成本低,伴随士兵作战时轻便等特点,符合现代战争对近战的要求,填补了近程反坦克武器与反坦克
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无后坐力炮的轻量化是提高其作战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