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树
菩提树的别称
印度圣树,即菩提树,英文名pipal,经不凋草,巨大的树冠形成天然穹顶。“菩提”在梵语中为“大彻大悟”之意。菩提树又叫毕钵罗树,按佛经记载,如来佛祖释迦牟尼曾在位于菩提迦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潜心打坐,终于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后顿悟成佛,从此,毕钵罗树也改名叫菩提树。
形态特征
菩提树是一种在干燥季节落叶的半长青热带大型乔木,高度可达30余米,树干直径可达3m,树冠为波状圆形。
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
叶子为浓绿色,网状叶脉,表面平滑有光泽,心形,有明显延伸的尾尖,叶长10-17cm,宽8-12cm,尾尖长2-5cm,叶柄纤细,长6-10cm,托叶掉落后会在枝条上留下环状的托叶环。生长习性
野生菩提树在幼时为附生生长,但一般不出现绞杀现象。
夏季时树干上会出现成双的无梗扁球形隐花果,果实为直径1-1.5cm的小无花果,成熟时会由绿色变为紫色。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印度、中国西南部、中南半岛。
主要价值
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 护。
在印度,每个佛教寺庙都要求至少种植一棵菩提树。一些百姓也会选择菩提树叶作为送给子女的礼物,以表达对他们勤学好进并能“先知先觉”的期望。
印度非常讲究菩提树的“血脉”,并以当年佛祖顿悟时的圣菩提树直系后代为尊。有种说法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树的一棵树枝,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并种植成活。后来位于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时被毁,斯里兰卡的菩提树便成了维系佛祖渊源的“唯一血脉”。时至今日,在印度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树,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全部由斯里兰卡的菩提树嫁接而来。
考虑到圣菩提树在佛教徒中的神圣地位,印度政府对其进行了最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设置围栏隔离、任何人不得采摘树叶,砍折树枝再到别处种植更是被严格禁止。菩提迦耶所在的比哈尔邦官员表示,圣菩提树上一次被砍伐至少在30年前,当时是在宗教界人士以及植物专家的监督下进行修剪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修剪阻止其不正常的生长。
尽管享受着高标准的安全保护待遇,这棵举世关注的圣菩提树照样面临着生存威胁。此外,圣菩提树也饱受“香火过多”的困扰。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每天在菩提树下摆满了香烛和油灯,以表达敬仰及缅怀之情。
印度圣树:在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文章中,《金色花》为印度圣树花。译作“瞻波迦”或“占博伽” ,紫玉兰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关于菩提树有两首脍炙人口的偈:
神秀: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主要品类
由于佛教认为,若有行者在某种树下成就佛道,此树即名“菩提树”,诸佛成道时其树有别(如:拘楼孙佛坐尸利沙树下,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迦叶佛坐尼拘律树下等等),这些树种类本不相同,但是由于有行者在树下修道成佛,也都被尊称为“菩提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主要品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