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天医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从
神舟五号开始,中国首席航天员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就在上天前后开“
药茶”,为航天英雄杨利伟提供支持。
2006年,在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前,
李勇枝与他的博士导师
王绵之就给每位航天员把脉,多次调整方药,辨证施治,从上天前就给航天员服用中药。“神六”回来后又继续服用,效果很好。任务完成后,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向王绵之致信感谢。
按照航天部门的要求,药物研发正式启动在2006年9月,基础方面主要完成了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药物稳定性等药学研究,模拟失重动物的药效实验,以及急性毒、长期毒性实验等
药理学研究。
临床试验阶段,为了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科研人员在和
法国、
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的60天模拟失重人体卧床实验中,设计了2组小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试验者躺卧在头向下倾斜6度的床上,持续60天,连吃喝、大小便都不能离开床。试验结果显示:药物对心血管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到2008年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前,由
王绵之亲自处方,航天医监医保人员成功研制了中成药“太空养心丸”,并首次用于神七航天员的飞行任务。
2012年6月16日至18日,
神舟九号的3名航天员在空间运动病的高发期服用太空养心丸,保证了身心状态良好。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易发生空间运动病、
减压病、立位耐力下降等三大太空病,而事实上。这些并非真正的“病”,而是空间失重环境引发的心血管功能失调、骨盐丢失、红细胞下降等反应,是健康人在不正常条件下的生理应激反应。按照国际载人航天飞行经验,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的初期,是空间运动病的高发期。短期飞行的急剧变化,其中医病机是心阳浮动,气血逆乱,心肾阴液耗损。太空养心丸从心肾入手,调节气血,这构成了研发新药的理论基础。
太空养心丸本来打算做成口服液,但口服液将增加上天的总重量,最终还是决定用传统剂型——水丸。事实证明水丸是完全可行的:把小水丸用糯米纸事先包好(以防在舱内漂浮),放在嘴里以后,再把水袋的水挤进去,一仰脖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