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是指美国
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隔夜拆借利率。
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
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
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基准利率是美国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金融危机的应对中,美国政府虽然采用了许多非传统的金融政策,但是金融政策中最基本的工具还是利率的升降,使美国经济较快摆脱了危机,实现增长。
美国联邦基金市场对于美国货币政策的框架和实施至关重要。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通常为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一个目标水平或范围, 并通过指导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平台, 来建立“准备金市场条件”, 促使联邦基金在目标利率水平上进行交易。联邦基金市场由存款机构和其他特定主体之间的无担保美元贷款构成, 其中, 特定主体包括政府支持企业 (GSEs) 。
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的规定, 加入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
会员银行, 必须按存款数额的一定比率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各家银根据自身准备金的多寡程度产生借出或借入资金的需求, 形成最初
同业拆借的雏形。1921年在美国纽约建立联邦基金市场, 也即当时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用以调剂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的准备金头寸。目前美国的联邦基金市场已经较成立之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参与交易机构也不只限与银行, 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也被允许参与联邦基金市场。从拆借目的看, 如果金融机构如在出现临时性资金缺口, 也可进行拆借, 而不是仅仅限于补充准备金。
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方式一般是当日借入, 第二天归还, 每一百万美元为一个交易单位, 利率则由交易双方根据当时市场情况而定。对每个交易日发生的所有隔夜拆借利率按照交易量进行加权后得到的平均利率水平即为联邦基金市场利率。联邦基金的交易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无担保品交易, 借方从贷方借入资金, 次日连同利息归还;二、担保品的交易, 借方以政府债券作担保向贷方借入资金, 次日归还本息, 贷方则交还担保品即政府债券;三、回购, 贷方从借方处买入政府证券, 次日借方用同一价格加上利息买回。
联邦基金利率主要有联邦基金有效利率 (Federal Funds Effective Rate) 和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Federal Funds Target Rate) 两种。
1933年和1935年银行法案, 美联储成立了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MOC) , 通过投票设定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 (Target Federal Funds Rate) , 然后以公开市场操作买入或抛出国债、改变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头寸、收紧或放宽
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面, 从而将拆借
利率控制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 进而影响其他短期市场利率走势。FOMC能决定的仅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这个目标利率是其自身向商业银行拆借资金的利率。当实际运行中的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这个目标时, 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就会转向商业银行与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之间进行, 这时市场流动性增加, 联邦基金利率降至目标值;反之, 若联邦基金利率低于目标水平时, 美联储则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吸纳银行超额储备, 同业拆借市场资金紧张, 进而令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目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