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赛尔》是由阿尔道夫·亚当作曲,简·科拉利、朱尔·佩罗编导的二幕芭蕾舞剧,是
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舞剧的成熟之作,有着“芭蕾之冠”的美誉。该舞剧于1841年6月在巴黎皇家音乐研究院首次演出,主演为卡洛塔·格莉西。
《吉赛尔》取材于
德国诗人
海因里希·海涅的《论德意志》中关于神秘的维丽丝女鬼的传说。该舞剧分两幕,第一幕的场景是在欢庆
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吉赛尔得知阿尔伯特真实身份和他早已定亲的事实后,犹如霹雳轰顶。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剌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恶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第二幕的场景中夜色朦胧,鬼王米尔达与众女鬼毫无生气地舞蹈,引出吉赛尔的幽灵。当守林人悲伤不已地来到吉赛尔墓前悼念时。众女鬼排成一列斜线,堵住守林人的去路,无情地将他推入湖中,当吉赛尔看到被幽灵们团团围住的阿尔伯特,忙指点他站到十字架下。鬼王见魔法失灵,恼怒地命吉赛尔与他无休止地舞蹈,阿尔伯特最终心力交晕倒在地。黎明,女鬼和吉赛尔被召回坟墓。
舞剧的第一幕较多用
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阴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二幕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创作背景
《吉赛尔》由简。克拉里和朱尔。
夏尔·佩罗共同创作,取材于
德国诗人
海因里希·海涅(1787-1856)的《自然界的精灵》与
法国作家
维克多·雨果《
东方集》中的诗篇《幽灵》,剧本由泰奥菲勒。戈蒂埃等人完成,
音乐创作由阿道夫。
亚当担任。该剧于1841年6月在法国巴黎首演。
内涵
《吉赛尔》(Giselle)
浪漫主义芭蕾舞舞剧的代表作,一个半世纪以来,著名的芭蕾女演员都以演出《吉赛尔》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
音乐格调
《吉赛尔》的音乐格调新颖,充满旋律美和
戏剧性,
阿道夫·亚当为了在音乐中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意境、表达特定人物的情绪变化,首次在舞剧音乐中使用了主题旋律贯穿的手法。如第一幕中吉赛尔和阿尔伯特相恋的旋律,在吉赛尔发疯地回忆中反复再现,对人物内心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后来的舞剧
音乐创作树立了典范。
作品内容
美丽、单纯的农村姑娘吉赛尔和母亲住在一个山村。看林人希来
奥林匹克里昂足球俱乐部一心追求吉赛尔,但吉赛尔并不喜欢他。
阿尔伯特伯爵化名劳伊斯,扮成农民模样又来村里游玩。吉赛尔爱上了他。
柯特兰公爵带着女儿巴季尔德和家人们来山谷打猎,路过吉家,受到吉赛尔的热情接待。为了答谢吉赛尔,巴季尔德赠给了她一副珍贵的项链。
为了阻止吉、阿相爱,希来里昂从小屋里搜出阿尔伯特的剑和号角,证明阿原是贵族,企图说服吉赛尔不要受骗,吉赛尔却向大家宣布她已爱上了阿尔伯特。但巴季尔德出示订婚戒指,告诉吉赛尔她早已同阿尔伯特订婚了。意外的打击使吉赛尔神魂癫倒,她扔掉了巴季尔德送给她的项链,悲愤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幕:寂静的林中
林中墓地,冷月凄风。一群生前被负心的未婚夫遗弃的薄命女魂(传说中的维丽丝Willis幽灵)在四处寻觅复仇的机会。她们曾多次围住走近森林的男青年,强迫他们跳舞,一直跳到力竭而亡。今夜希来里昂来到墓地即被以米尔达为首的维丽幽灵们围住,惩罚至死。
无比痛悔的阿尔伯特也来到吉赛尔墓前倾诉心曲,幽灵们又欲置之于死地,由于善良的吉赛尔全力相护,才得以幸免。
黎明的钟声响了,吉赛尔和幽灵们消逝了。阿尔伯特心里无限悲伤,从此,他永远失去了一个少女纯洁、坚贞的爱。
演出信息
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吉赛尔》
——拥有“芭蕾之冠”美誉之经典作品 深切刻画爱情的痴情与背叛 灵动足尖上的奇幻故事
演出时间:2013年4月26-27日(周五-六)20:00
“这个全新的版本不但活现了作品的精髓并使之升华到另一个高度,还完美地体现了舞团的实力。”——
英国DanceTabs舞蹈主题网站
“我太喜欢了!这出经典的
芭蕾舞被解构并赋予新的诠释,舞者的每一次旋转、每一个动作都有其深意、耐人寻味。”——
新西兰古典音乐会电台
2022年6月,《吉赛尔》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主创人员:
编舞:伊桑·斯蒂菲尔&约翰·高博格
舞台设计:霍华德·琼斯
服装设计:娜塔莉亚·斯图亚特
灯光设计:坎德尔·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