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活人书》是
宋朝朱肱于1108年创作的一部医学著作,共二十二卷(一作二十卷)。该书最初名为《无求子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全书分为四部分,对
伤寒各证和其他一些杂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卷一至十一以问答体例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至十五释《
伤寒论》113方;卷十六至十八载各家伤寒方,计126首;卷十九至二十一介绍妇人和小儿伤寒及治疗方药,并论小儿疮疹;卷二十二为伤寒十劝。全书对
张仲景学术颇多发明,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伤寒论》较早的一部著作。原书后经宋·王作肃参考历代医籍予以增注,改名《增释南阳活人书》。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简介
概述
伤寒著作。二十二卷(一作二十卷)。宋·
朱肱撰于1108年。初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全书分四部分,对伤寒各证和其他一些杂病予以详细的论述。卷一-十一,以问答体例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十五,释《
伤寒论》113方;卷十六-十八,载各家伤寒方,计126首;卷十九-二十一,介绍妇人和小儿伤寒及治疗方药,并论小儿疮疹;卷二十二为伤寒十劝。全书对
张仲景学术颇多发明,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伤寒论》较早的一部著作。原书复经宋·王作肃参考历代医籍予以增注,参入各条之下,改名《增释南阳活人书》。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序
伤寒诸家方论不一。独伊芳尹仲景之书。犹六经也。其余诸子百家。时有一得。要之不可为法。又况邪说妄意。世业名家。规利虽浓。因果历然。特以伊芳尹汤液。仲景经络。常人难晓。士大夫又以艺成而下。耻而不读。往往仓卒之际。束手待尽。卒归之于命而已。世人知读此书者亦鲜。纵欲读之。又不晓其义。况又有好用凉药者。如附子
硫。则笑而不喜用。虽隆冬使人饮冷、服三黄丸之类。有好用热药者。如
波叶大黄、
芒硝。则畏而不敢使。虽盛暑劝人炙、服金液丹之类。非不知罪福。偏见曲说。所趣者然也。阳根于阴。阴本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是故春时气温。当将理以凉。夏月盛热。当食以寒。君子扶阴气以养阳之时也。世人以为阴气在内。反抑以热药。而成疟痢、脱血者多矣。秋时气凉。当将息以温。冬时严寒。当食以热。君子扶阳气以养阴之时也。世人以阳气在内。乃抑以凉药。而成吐痢、腹痛者多矣。伐本逆根。岂知天地之刚柔。阴阳之逆顺。求其不夭横也难矣。偶有病家。曾留意方书。稍别阴阳。知其
热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
阳病。知其冷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阴病。往往随手全活。若病家素不晓者。道听泛请。委而听之。近世士人。如
高若讷、
林亿、
孙奇、庞安常。皆于此。未必章句之徒不且骇也。仆因闲居。作为此书。虽未能尽窥伊芳尹之万一。庶使天下之大。人无夭伐。老不哭幼。士大夫易晓而喜读。渐浸积习。人人尊生。岂曰小补之哉。
孔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学人不以为鄙。然后知余用意在此而不在彼。\x
大观元年正月日。前
进士朱肱序。\x仆乙未秋。以罪去国。明年。就领宫祠以归。过
方城县。见同年范内翰云活人书详矣。比百问十倍。然证与方分为数卷。仓卒难检耳。及至阳。又见王先生活人书。京师、京都、
湖南省、
福建省、两浙、凡五处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错误颇多。遂取缮本重为参详。改一百余处。命工于杭州太隐坊镂板。作中字印行。庶几缓急易以检阅。然方术之士。能以此本游诸聚落。悉为改证。使人读诵。广说流布。不为俗医妄投药耳。其为功德。获福无量。
节选
卷第一
此一卷论经络。治
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
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
少阳病。寒邪未除。真气受毙。又况伤寒看外证为多。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孙真人云。问而知之。别病浅深。名为巧医。病家云。发热
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身热目疼。鼻干
不寐。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
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引饮恶寒。或口燥舌干。则知病在少阴经也。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然后切脉以辩其在表在里。若虚若实。以汗下之。古人所以云问而知之为中工。切而知之为下工。若经隧支络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证。岂知坐授明堂。藏室金兰者耶。卷第一
卷第二
此一卷论切脉。治
伤寒先须识脉。若不识脉。则表里不分。虚实不辨。
张仲景犹诮当时之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必欲诊冲阳。按太溪而后慊。况于寸关尺耶。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与脉不可偏废。且如伤寒脉紧。伤风脉缓。
热病脉盛。
中暑脉虚。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率以脉别之。非特此也。病患心下紧满。按之石硬而痛者。
结胸也。
结胸证于法当下。虽三尺之童皆知。用大黄
甘遂陷胸汤下之。然仲景云。结胸脉浮者。不可下。下之则死。以此推之。若只凭外证。便用陷胸汤则误矣。况
伤寒尤要辨表里。脉浮为在表。脉沉为在里。阳动则有汗。阴动则发热。得汗而脉静者生。汗已而脉躁者死。阴病阳脉则不成。
阳病阴脉则不永。生死吉凶。如合龟镜。其微至于祸福休咎。修短贵贱。无不可考。然古人乃以切脉为下者。特以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而伤寒得外证为多故也。外证易见。切脉难明。弦紧之混淆。迟缓之参差。沉与伏相类。濡与弱相似。非得之于心。超然领解。孰能校疑似于锱铢者哉。苟知浮滑实弦紧洪属于表。迟缓微涩沉伏濡弱属于里。表里内外。阴阳消息。以经处之。亦过半矣。卷第二
卷第三
此一卷论表里。治
伤寒。须辨表里。表里不分。汗下差误。古人所以云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伤寒有表证。有里证。有半在表半在里。有表里两证俱见。有无表里证。在表宜汗。在里宜下。半在里半在表宜和解。表里俱见。随证渗泄。无表里证。用大柴胡汤下之。(正方三十)又四逆汤(正七十五)证。有先温里乃发表。桂枝汤(正方一)证。有先解表乃攻里。
仲景云。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急当救里。身体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如附应。间不容栉。非特此也。均是发热。身热不渴为表有热。
小柴胡(原变种)加桂主之。(正二十九)厥而脉滑为里有热。
白虎加人参主之。(正六十五)(
黄帝所谓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也)均是水气干呕。微利发热而咳为表有水。
小青龙颗粒加荛花主之。(正三十六)身体凉。表证罢。咳而胁下痛为里有水。十枣汤主之。(正八十九)均是
恶寒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
麻黄桂枝小柴胡主之。(无麻黄桂枝小柴胡汤。只有柴胡桂枝汤。见正方三十一)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附子
四逆汤主之。(正七十五)均是身体痛。脉浮发热头疼身体痛者为表未解。麻黄汤主之。(正二十)脉沉自利身体痛者为里不和。四逆汤主之(正七十五)。以此观之。
张仲景之于表里亦详矣。学人宜深究之。虽然。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无表里证。脉虽浮亦有下之者。
少阴病二三日无阳证。亦有发汗者。非表里之所能拘。又不可不知也。\x(十三)问表证\x发热
恶寒。身体痛而脉浮者。表证也。(浮。表阳也。其脉按之不足。举之有余。素问云。寸口脉浮而盛。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紧。曰病在中。仲景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又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又曰。
结胸证脉浮者不可下。则知脉浮者表证也)表证者。恶寒是也。恶寒者。表之虚。此属
太阳。宜汗之。
然
伤寒发表。须当随病轻重而汗之。故
张仲景有发汗者。有和解之者。兼四时发汗。亦自不同。○春不可大发汗。以阳气尚弱。不可亟夺。使阴气胜于时。天寒初解。营卫理缓。可用小柴胡汤(正二十九)之类。○冬不
可汗者。以阳气伏藏。不可妄扰。不问伤寒
中风。以轻药解利之。伤寒
无汗症者。只与桂枝
麻黄各半汤。(正方二)伤风有汗。只与柴胡桂枝汤。(正三十一)或得少汗而解。或无汗自解。(病势甚者不拘此)○夏月天气大热。玄府开。脉洪大。宜正发汗。但不可用麻黄
肉桂热性药。须是桂枝麻黄汤加
黄芩石膏知母升麻(原变种)也。(加减法在第十二卷药方中)夏月有桂枝麻黄证。不加黄芩辈服之。转助热气。便发黄斑出也。白虎汤虽可用。然治
中暑与汗后一解表药耳。一
白虎未能驱逐表邪。况夏月阴气在内。或患
热病而
气虚人。妄投白虎。往往有成结胸者。以白虎性寒。非治
伤寒药也。○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许为佳。不欲如水淋漓。服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然发汗。须如常覆腰以上。浓衣覆腰以下。盖腰以上流漓。而腰以下至足心微润。病终不解。凡发汗病证仍在者。三日内可二三汗之。令腰脚周遍为度。○又问三阴有可汗者乎。阴病不当发汗。发汗即动经。然太阴脉浮。少阴发热。亦须微微取汗。但不正发汗耳。大抵风寒中人与营卫俱薄而发热。又未曾行诸汗药。虽无阳证。须少汗解逐之。
王叔和云。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故知初病脉沉细数。虽里不消。本表中风寒。须宜温覆少汗而解。
张仲景太阴证脉浮可汗。宜桂枝汤。(正方一)
少阴病发热脉沉。宜
麻黄细辛附子汤。(正二十三)少阴二三日。常见少阴证。无阳证者。宜麻黄附子甘草汤(正二十二)微发汗。皆阴证表药也。要知脉沉细数。病在里不可发汗。此大略之言耳。脉应里而发热在表。宜以小辛之药取微汗而温散也。○大抵
伤寒太阳证发热
恶寒。宜发其汗。然热多寒少。其脉微弱。或尺脉迟者。不可表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正方四)尺脉迟者。血少也。先以小建中加黄汤。(正三十七)以养其血。时用
小柴胡(原变种)桂枝二越婢一汤。小分剂以和解之其人当汗而血下血者。不可表也。(太阳病脉浮而紧。发热身
无汗症。自衄者愈。不
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得瞬。又云。太阳病不解。热结
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不愈宜桂枝汤。正方一)坏病者。不可表也。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为坏病。
肉桂不中与也。当犯何逆。随证治之。又云
太阳病不解。传入
少阳病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正二十九)若已吐下发汗。
北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妇人经水适来者。不可表也。(妇人病经水适下而发其汗。则郁冒不知人。此病为表里俱虚。故令郁冒也)
风温者。不可表也。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
自汗。体重。其息必喘。其形不仁。嘿嘿但欲眠者。风温证也。复发其汗者死。宜
玉竹汤。(杂四十五)湿温者。不可表也。两胫逆冷。胸腹满。头目痛苦妄言。必多汗者。湿温证也。不可发汗。发汗者。名曰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宜桂附汤(正十七)、白虎加
苍术汤。(杂一百十七)虚烦者。不可表也。诸虚烦热与
伤寒相似。然不
恶寒。身不疼。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痛。脉不紧。故知非里实也。不可下。宜服竹叶汤。(正九十五)病患腹间左右上下有筑触动气者。不可表也。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此为逆难治。先服防风
白术牡蛎汤。(杂方二)汗止。次当服建中汤。(正三十七)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则吐水。先服
五苓散一二服。(正六十六)次服竹叶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宜服李根汤。(杂方三)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
无汗症。心中大烦(杂方四)。骨节疼烦。目晕
恶寒。食即反吐。谷不得化。先服大橘皮汤。(杂方四)吐止后。服小建中汤(正三十七)以此见古人慎用表药如此。\x(十四)问里证\x不恶寒。反恶热。
手掌心并腋下 汗出。胃中干涸。燥粪结聚。
潮热。大便硬。小便如常。腹满而喘。或语。脉沉而滑者。里证也。(仲景云。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
伤寒欲下而小便少。手足心并腋下不滋润者。不可攻也)里证者。(内热是也。内热者。里之弱)此属阳明也。宜下之。
○伤寒始发热
恶寒。今汗后不恶寒。但倍发热而躁。始脉浮大。今脉洪实。或沉细数。始惺静。今狂语。此为胃实阳盛。再汗即死。须下之即愈。○亦有始得病。便变阳盛之证。须便下之。不可拘以日数。○更有心胸连脐腹大段闷。腹中疼。坐卧不安。冒闷喘急极者。亦不候他证。便下之。凡大便秘。妨闷恐尚有表证者。亦须少少饮小承气汤(正四十二)微解之。不可过多。令大泄也失下则气血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知。反疑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不可不察也。○又问三阴有可下者乎。三阴大约可温。然须有积证方可也。何谓积证。太阴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正十二)痛甚者桂枝加大黄汤。(正十三)少阴口燥咽干。或腹满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心下痛。皆积证也。仲景云。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正四十一)。少阴病自利清水。心下痛。口干者。宜大承气汤。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宜大承气汤也。下证悉具。服汤已。更衣者。止后服。不尔尽剂服之。(更衣谓病患服承气汤后得下利。故勿与也)下后慎不中服补药。孙真人云。服大承气汤。得利瘥。慎不中服补药也。热气得补复成。更复下之。是重困也。宜消息安养之。○大抵
伤寒最慎于下。若表证未罢。不可乱投汤剂。虚其胃气。(仲景云。表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也。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古人所以伤寒有承气之戒)脉浮者。不可下。(仲景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其汗。应汗而下。为懊。为痞。为
结胸)脉虚细者。不可下。(
王叔和云。脉微不可吐。虚细不可下)
恶寒者不可下。(恶寒者。表之虚。虽是阳明证。尚恶寒。即与
太阳合病。属表。可发其汗。少阴恶寒。当温之)呕吐者。不可下。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宜与小柴胡汤。(正二十九)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得屎而解。不转失气者。不可下。转失气。今人所谓下泄也。伤寒论云。阳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又云。阳明病谵语。发
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正四十二)因与小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
张仲景无治法。今详。宜与小柴胡汤。(正二十九)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仲景亦无治法。宜与黄建中汤。大便坚。小便数。不可用承气汤攻之。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正九十二)。千金云。
脾约者。大便坚。小便利。宜
枳实丸。
太阳阳明者。脾约乃是也。小便清者不可下。(仲景云。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疼有热。与承气汤。小便清者。知不在里)大便硬。小便少者。未可攻。(恐津液还入胃。必先硬后溏也。小便
自如。乃可攻之。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阳明病。
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大便蜜导之。若
土瓜根、大猪胆汁。皆可导之。(正一百十一)以此知古人慎用转药如此。\x(十五)问表里两证俱见\x
伤寒表证当汗。里证当下。不易之法也。发表攻里。本自不同。
甘遂神丹不可以合饮。
肉桂承气安可以并进。
○然而假令病患脉浮而大。是表证当汗。其人发热烦渴。小便赤。却当下。此是表里证俱见。
五苓散主之。(正六十六)(仲景云。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者。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假令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是里证当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当须发汗。此是两证俱见。即未可下。宜与桂枝汤。(正方一)○假令病患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是里证当下。其人头汗出。微
恶寒。手足冷。却当汗。此两证俱见者。
张仲景所谓半在里半在表也。小柴胡汤主之。(正二十九)○假令
太阳病表证未除。而医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仲景谓之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主之。(正十六)○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用桂枝加芍药汤。(正十二)痛甚者。
肉桂加大黄汤。(正十三)此皆仲景治
伤寒有表复有里之法。学人当以意推之也。\x(十六)问无表里证\x伤寒四五日后。以至过经。(十三日为过经)无表证。又于里证未可下者。但非汗证。亦非下证者。皆可用
小柴胡(原变种)。(正二十九)随证加减用之。(加减法在第十二卷药方中也)以至十余日者。亦可用。十余日外用小柴胡汤不愈者。若大便硬。看证可下。则用大
北柴胡下之。(正三十)以过经。其人气稍虚当下者。用大柴胡汤则稳。盖恐承气汤太紧。病患不禁也。○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正四十一)
○又云。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可大柴胡下之。(正三十)假令已下。脉数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血也。属抵当汤。(正九十一)\x(十七)问病患有身大热。反欲得衣。有身
大寒。反不欲近衣者。\x此名表热里寒。表寒里热也。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张仲景无治法。宜先与阴旦汤。(杂方六)寒已。次以
小柴胡(原变种)加桂(杂三十九)以温其表。病患身大寒。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仲景亦无治法。宜先与
白虎加人参汤。(正六十五)热除。次以
肉桂麻黄各半汤(正方二)以解其外。大抵病有标本。治有先后。表热里寒者。脉须沉而迟。手或微厥。下利清谷也。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四逆汤(正七十五)、通脉四逆汤主之。(正八十一)表寒里热者。脉必滑而厥。口燥
舌干也。所以少阴
恶寒而。时时自烦。不欲浓衣。用大柴胡下之(正三十)而愈。此皆
张仲景之余议也。
卷第四
此一卷论阴阳。治
伤寒须识阴阳二证。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在手背者为阳属表为腑。在手掌里者为阴属里为脏。足经仿此。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素问热论。亦只说足三阴三阳受病。巢氏言。一曰
太阳属
小肠误矣。足之阳者。阴中之
少阳病。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阳务于上。阴务于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候多语。阴证无声。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夜争。阴阳消息。证状各异。然而物极则反。寒暑之变。
重阳节必阴。重阴必阳。阴证似阳。阳证似阴。阴盛隔阳。似是而非。若同而异。明当消息以法治之。\x(十八)问阴证\x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太阴者。脾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何谓太阴证。太阴脾之经。主胸膈胀。甲乙经云。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曰。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腑。阴受之则入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
飧泄。久为肠。
○何谓少阴证。少阴肾之经。主脉微细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又问经云。一二日
少阴病者何也。谓国中病时。腠理寒。便入阴经。不经三阳也。
伤寒虽是三阴三阳。大抵发于阳则
太阳也。发于阴则少阴也。此二经为表里。其受病最为多。阳明太阴受病颇稀。至于
少阳病厥阴肝胆之经。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阳证不罢者。但治太阳。有初得病便见。(去声)少阴证者。直攻少阴。亦不必先自太阳次传而至。盖寒气入太阳。即发热而
恶寒。入少阴经。只恶寒而不发热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正七十四)稍厥或中寒下利。即干姜甘草汤。(正五十五)手足指头微寒冷谓之清。(音去声)此未消吃四逆。盖疾轻故也。只可服理中干姜之类。大段重者。用
四逆汤。(正七十五)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也。(正八一)○何谓厥阴证。厥阴肝之经主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证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当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发散为阳。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气也。微用辛甘。甚则用辛苦。阴极发躁。阴证似阳。学人当以脉别之。\x(十九)问阳证\x太阳阳明
少阳病。皆属阳证也。太阳者。
膀胱也。发热
恶寒头疼腰痛而脉浮也。阳明者。胃也。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大便秘。
潮热而脉长也。少阳者。胆也。
口苦咽干胁下满。发热而呕。或往来寒热而脉弦也。
麻黄汤(正二十)、
大青龙汤(正三十五)、桂枝汤、治太阳经伤风寒也。大柴胡汤(正三十)、调胃承气汤(正四十三)、小承气汤(正四十二)、大承气汤(正四一)、治阳明伤寒也。小柴胡汤(正二十九)、治少阳
伤寒也。其他药皆发汗吐下后证也。
○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即为
阳毒。必发躁狂走妄言。面赤
咽喉痛。身斑斑如锦纹。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或滑促。当以酸苦之药。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酸苦涌泄为阴。谓
苦参大青
葶苈苦酒之类。(杂十六)能复其阴气也。微用苦。甚则兼用酸苦。折热复阴。若热极发厥。阳证似阴。学人当以脉别之。\x(二十)问手足逆冷。脐腹筑痛。咽喉疼。呕吐下利。身体如被杖。或冷汗。烦渴。脉细欲绝。\x此名阴毒也。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瓦斯攻心。心腹痛。短气。四肢厥逆。呕吐下利。体如被杖。宜服阴毒甘草汤(杂七)、白术散(杂八)、附子散(杂九)、正阳散(杂十)、肉桂散(杂十一)、回阳丹(杂十二)、返阴丹(杂十三)、天雄散、正元散、退阴散(并杂十四)之类。可选用之。○大抵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感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疼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脉或大。(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大抵
阳毒伤寒。其脉多弦而洪数。阴毒伤寒。其脉沉细而弦疾。不可不知也)若误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病证者。便须急服辛热之药。一日或二日便安。○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
虚汗不止。(阳盛则身热而
无汗症。阴盛则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一息七至已来。有此证者。速于气海或关元二穴灸三二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白术散。内外通逐。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则为阴毒。若阳独盛而阴气暴绝。则为
阳毒。大凡阴阳离绝。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
○若阴毒已深。疾势困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耳难为攻矣。但于脐中用葱熨法(杂十五)、或灼艾三五百以来。手足不温者。不可治也。如得手足温。更服前热药以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即渐减热药而调治之。(阳气乍复。往往却烦躁。慎不可投凉药。烦躁甚者。再与返阴丹即定。常须识此。勿令误也)\x(二十一)问发躁狂走。妄言面赤。
咽喉痛。身斑。斑若锦文。或下利赤黄。而脉洪实。\x此名
阳毒也。伤寒病。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必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文。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或滑促。宜用酸苦之药。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葶苦酒汤(杂十六)、阳毒升麻汤(杂十七)、大黄散(杂十八)、栀子仁汤(杂十九)、黑奴丸(杂二十)、可选而用之。○近人治
伤寒脉洪大。内外结热。
舌卷焦黑。鼻中如烟煤。则宜以水渍布薄之。叠布数重。新水渍之。稍捩去水。搭于胸上。须臾蒸热。又渍令冷如前薄之。仍数换新水。日数十易。热甚者。置病患于水中。热势才退则已。亦
良法也。\x(二十二)问病患
潮热独语。如见鬼状。发则不识人。寻衣撮空。直视微喘。\x仲景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所发潮热。不
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正四一)。若一服利则止后服。脉弦者生。涩者死。(弦者阳也。涩者阴也。阳证见阴脉者死。病患有阳证而脉涩者。慎不可下)\x(二十三)问胸膈不快。满闭塞。唇青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或腹痛。\x此名太阴也。近人多不识阴证。才见胸膈不快。便投食药。非其治也。大抵阴证者。由冷物伤脾胃。阴经受之也。主胸膈满。面色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亦不因嗜欲。但内伤冷物。或损动胃气。遂成阴证。复投
巴豆之类。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经一二日遂致不救。盖不知寒中太阴也。太阴者。脾之经也。
○又问万一饮食不节、胸膈不快、寒中阴经、何法以治之。答云。急作理中汤、加青橘陈橘如
麻豆大。服一二剂。胸膈即快。
枳实理中丸(杂八一)、五积散、(杂二十一)尤良。\x(二十四)问脉微细。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x此名少阴也。少阴之为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
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四逆汤主之(正七五)。○少阴病。若口燥
舌干而渴者。须急下之。不可缓也。大承气汤主之。(正四一)若脉沉而迟者。须温之。四逆汤主之。盖以口燥而渴者。知其热。脉沉而迟者。别其寒也。少阴属肾。古人谓之肾
伤寒也。肾伤寒。口燥舌干而渴。固当急下。大抵肾伤寒。亦多表里无热。但苦烦。默默而极。不欲见光明。有时腹痛。其脉沉细。旧用四顺汤。古人恨其热不堪用云。肾病而体犹有热者。可服仲景四逆散(正七六)。若已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彻冷。乃无热候。可增损四顺汤。(杂百十九)○
少阴病若
恶寒而。时时自烦。不欲浓衣者。用去大黄大柴胡汤(正三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细辛附子汤(正二十三)微汗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常见少阴无阳证者。亦须微发汗。宜麻黄附子甘草汤(正二十二)。此学人不可不知也。\x(二十五)问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x此名阴证似阳也。阴发燥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大率以脉为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无如此最验也。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烦躁者。阴盛故也。面
上热下寒证者。下虚故也。若医者不看脉。以虚阳上膈躁。误以为实热。反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主之。\x(二十六)问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x此名阳证似阴也。
重阳节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也。轻者白虎汤(正六四)。甚者承气汤(正四二)。
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气(正四一)加分剂下之。汗出立瘥。(
张仲景所谓厥应下之者此也)
○兼
热厥与阴厥自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若阴厥即不发热。四肢逆冷。
恶寒脉沉而细。大小便滑泄矣。\x(二十七)问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x此名阴盛隔阳也。伤寒阴盛隔阳者。病患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者是也。若欲引饮者非也。不欲饮水者。宜服霹雳散(杂二十二)。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药通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杂二十二)、
朱砂丸(杂二十四)、并主之。\x(二十八)问手足逆冷\x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阴阳不相顺接。手足逆冷也。阳气衰。阴气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
伤寒热多厥少者。其病当愈。厥多热少者。其病为进。○然有冷厥。有
热厥。当仔细辩认。○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
恶寒。或自引衣覆盖。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清便自调。即是大便如常)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
四逆汤(正七五)理中汤(正七四)。通脉四逆汤。(正八一)当归四逆汤。(正七八)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正八十)。白通加猪胆汤(正九八)。皆可选用也。○热厥者。国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兼
热厥者。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则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微故也。其脉虽沉伏。按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汤(正六四)。承气汤(正四二)。随证用之。仲景云。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热厥当下。故云厥应下之者。若反发汗。必口伤烂赤也)又有下证悉具而见四逆者。是失下后。血气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识。却疑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大抵
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有汗。其手虽冷。时复指爪温。须便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不
可汗。然有须下、有须汗证者。谓手足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
○若病患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而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令温暖。急服
五味子汤(杂二十五)。或兼与
麻黄细辛甘草汤之类。服之时。必大汗而解矣。○或
伤寒厥逆而心下怔忪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正五三)。却治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下利也。○又有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者。邪气结在胸也。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正百十一)。盖病在胸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认脉乍结者是也。(阴虚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躁)○若伤寒发厥至七八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者。为脏厥。此为难治。○又问
张仲景少阴四逆汤。又有
四逆散。何也。答曰。大抵
少阴病不可便用热药。且如少阴病亦有表热者。仲景谓之晚发热。用麻黄
细辛之类以发汗。终不成少阴证。便不得发汗耶。今少阴病四肢冷。亦有内热者。仲景用四逆散。(正七六)是也。
四逆汤用附子干姜。而四逆散主四逆。而其人或咳或悸。或
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以上病皆
热证耳。\x(二十九)问吐长虫\x此名蛔厥也。蛔厥者。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吐蛔也。此是厥阴证。或病患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及因发汗后身热。重发其汗。胃中虚冷。故
长虫逆上。先服
理中丸(正七四)次用
乌梅丸(正百六)。\x(三十)问身体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
绞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x此名阴阳易也。伤寒病新瘥。阴阳气未和。因合房室。则令人阴肿入
肠痉挛。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名为
阴阳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阳易其妇人病新瘥未平复。男子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阴易。所以呼为易者。阴阳相感动。其毒疫着于人。如换易然。其病状身体重。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拳。则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
气虚。骨髓枯竭。便恍恍翕。气力转小。着床而不能摇动。起止仰人。或引岁月方死。烧散(正百十三) (音加)。鼠粪汤(杂二十六)、竹皮汤、干姜汤、青竹茹汤、当归
白术汤(并杂二十七)、可选用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