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光(1939年-),男,中共党员,出生于安徽省
枞阳县,中国工程院院士,
安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内外著名的工业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被誉为中国乳化炸药奠基人和中国爆破事业的开拓者。
1963年,汪旭光毕业于
安徽大学;1963年至1971年,汪旭光在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担任组长;1971年至2002年,汪旭光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先后担任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1985年,汪旭光先后任矿山化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1年,汪旭光任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汪旭光当选为
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1993年,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1995年,汪旭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至2007年,汪旭光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担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汪旭光致力于现代工业炸药与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成功将
表面活性剂和乳化技术引入
含水炸药体系,率先研制成功EL等9个系列乳化炸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以“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BGRIMM)命名的乳化炸药技术。汪旭光先后获国家发明二、
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1986年汪旭光获
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一等奖等。汪旭光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500余篇。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9年12月31日,汪旭光出生安徽省
枞阳县一户农家,童年时跟着教私塾的父亲,接受启蒙教育。
1949年,汪旭光凭着私塾的根底和一年半正规小学的学历,考入
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兴趣并逐渐转向对数理化,特别是
化学。高中毕业后汪旭光以第一志愿就报考了
安徽大学化学系。
工作经历
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
1963年,汪旭光毕业于安徽大学,组织上却依据他的两门外语优势,将汪旭光分配到冶金部情报研究所,任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担任组长。期间,他白天工作,下班便到
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习,为以后从事的炸药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971年,汪旭光调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采矿研究室担任炸药课题研究组组长,由从事文字工作转向实际的课题研究。当初,采矿研究室炸药研究刚刚起步,对炸药的研究尚处于初探阶段。面对这种情况,汪旭光与同事们一道,因陋就简,艰苦创业,终于搞出了高威力4号
铝镁合金粉铵油炸药,在辽宁
本钢集团南芬露天铁矿爆破作业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不久,汪旭光和同事们便倾心于当时国家急需的浆状炸药的探秘,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中国盐碱滩头盛产的草本植物
田菁进行了系统的观测与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田菁胶(Sesbania Gum)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半乳甘露聚糖植物胶,研究提出了以田菁胶代替进口的
瓜尔胶(Guar Gum)作浆状炸药
增稠剂的分散与交链技术,成功地研制出爆轰感度高、爆炸威力大、成本低的田菁10号浆状炸药,开创了中国浆状炸药的新局面。
1975年开始,田菁10号浆状炸药一举成为中国浆状炸药的主导品种。美国Ireco化学公司和英国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一致公认田菁10号是世界上最好的同类炸药之一。但田菁10号这种属于水凝胶体系的炸药还存在固有的不足,1978年,汪旭光参加了一次国际采矿技术交流会。汪旭光与同事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比较、讨论,一致认定采用
表面活性剂和
乳化技术能够改变张状炸药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为了选择理想的配方,汪旭光和同事们寻访了国内几十个有关的单位多方求助,找来了几百种乳化材料反复试验对比。1979年8月15日,汪旭光与同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乳化炸药。
1980年12月,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条年产15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终于在河北
龙烟铁矿公司建成投产,且汪旭光等研制的EL系列乳化炸药工艺技术和原材料独具特色,成本也大大低于中国国外,受到中国国外同行专家的青睐。率先在中国研制出被称为下一代工业炸药的EL系列乳化炸药后,汪旭光一方面对试验过程中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了研究总结,运用薄膜稀释技术对乳化炸药基质粒子的分散状态与油膜厚度进行了深人的观测与研究,建立了乳化炸药内部粒子
多面体堆积的结构模型和稳定性理论,从而揭示了
氧化剂与可燃剂微细紧密的液液接触使其具有优良抗水与爆轰性能的本质,提出了提高稳定性的途径。还研究观测了该类炸药的爆轰特点、影响因素及合理使用技术,并将这些理论和心得写成论文和《乳化炸药》专著相继发表和出版。另一方面,为了研究出适合各种特定条件的乳化炸药,汪旭光和间事们走出实验室,对各种特殊要求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成功地研制出适合各种不同爆破作业的八个系列34种安全、高效、低成本乳化炸药及相应工艺、设备和专用原材料,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BGRIMM)乳化炸药技术。这项成果也在1980年获得冶金部科技成果
一等奖,在1982年获得国家发明
二等奖。
1985年,汪旭光先后任矿山化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1年,汪旭光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同年,汪旭光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铜质奖,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汪旭光当选为
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1993年,汪旭光任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1995年,汪旭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汪旭光凭借《特大型低品位斑岩铜矿床综合采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2002年至2007年,汪旭光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担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汪旭光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入选“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30位有影响力人物”。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综述
20世纪70年代,汪旭光率先在国内研发成功高威力田菁10号浆状炸药和EL系列乳化炸药,开发出10个系列、38种乳化炸药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先后在中国国内外获得大量推广应用,形成了BGRIMM品牌。乳化炸药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当初的小品种,发展成为当前的主要品种,在中国工业炸药总产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60%。主持研发的中小直径乳化炸药现场混装车在中国国内外获得大量推广应用,为民爆行业一体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
1971年,汪旭光调到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采矿研究室担任炸药课题研究组组长,由从事文字工作转向实际的课题研究,研制出了高威力4号铝镁合金粉铵油炸药,在辽宁
本钢集团南芬露天铁矿爆破作业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不久后,汪旭光和同事们开始当时国家急需的浆状炸药探秘。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中国盐碱滩头盛产的草本植物
田菁进行了系统的观测与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田菁胶(Sesbania Gum)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半乳甘露聚糖植物胶,研究提出了以田菁胶代替进口的
瓜尔胶(Guar Gum)作浆状炸药
增稠剂的分散与交链技术,成功地研制出爆轰感度高、爆炸威力大、成本低的田菁10号浆状炸药,开创了中国浆状炸药的新局面。1975年开始,田菁10号浆状炸药一举成为我国浆状炸药的主导品种。美国Ireco化学公司和英国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一致公认田菁10号是世界上最好的同类炸药之一。
1978年后,汪旭光开始研制乳化炸药。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比较、讨论,他和同事们一致认定采用
表面活性剂和乳化技术能够改变张状炸药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不过,这一推论是否就是打开乳化炸药神奇大门的锁匙,尚需进行实践的检验。科学的实验必须依赖必要的试验用品和手段。然而,当时研制组设备仪器比较简陋,困难确实不少。为了选择理想的配方,寻访了国内几十个有关的单位多方求助,找来了几百种
乳化材料反复试验对比。没有先进的乳化设备,硬是凭着双手将一个个试样搅拌试制出来。乳化炸药一共试放了1000多炮,失败了1000多次。就是这一次次的失败、分析、总结、再试验,使他们获得了小型试验的成功。1979年8月15日,中国第一代乳化炸药试验成功。
1980年12月,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条年产15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在河北
龙烟铁矿公司建成投产,中国的EL系列乳化炸药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成本也大大低于国外,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青睐。率先在我国研制出被称为下一代工业炸药的EL系列乳化炸药后,汪旭光对试验过程中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了研究总结,运用薄膜稀释技术对乳化炸药基质粒子的分散状态与油膜厚度进行了深人的观测与研究,建立了乳化炸药内部粒子
多面体堆积的结构模型和稳定性理论,从而揭示了
氧化剂与可燃剂微细紧密的液液接触使其具有优良抗水与爆轰性能的本质,提出了提高稳定性的途径。还研究观测了该类炸药的爆轰特点、影响因素及合理使用技术,并将这些理论和心得写成论文和《乳化炸药》专著相继发表和出版,《乳化炸药》(中、英版)是国际上唯一一本全面论述乳化炸药的专著,颇受欢迎,美国国际炸药工程师协会还在美国
拉斯维加斯市为该书举行了售书作者签字仪式。另一方面,为了研究出适合各种特定条件的乳化炸药,汪旭光和间事们走出实验室,对各种特殊要求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成功地研制出适合各种不同爆破作业的八个系列34种安全、高效、低成本乳化炸药及相应工艺、设备和专用原材料,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BGRIMM)乳化炸药技术。自1985年以炸药技术享誉世界的瑞典尼特罗·诺贝尔公司购买BGRIMM乳化炸药技术,实现中国乳化炸药技术首次向国外输出以来,又相继转让
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
印度等国。乳化炸药技术的广泛推广,也使研究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以科研养科研,以科研发展科研的路子。
2011年至今,先后承担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项目7项,开展了大量的政策和战略研究工作,提交院士建议多份,积极为行业政策制定献计献策。在
天然高分子、炸药与爆破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1980年以来先后获得
国家发明奖二、三等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设计奖1项,国家优秀设计奖1项,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
三等奖25项。1985年以来,系列乳化炸药与现场散装装药技术与装备先后技术转让出口给
瑞典、
德国、蒙古、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赞比亚等国家的有关公司,是中国炸药技术与装备走向世界的开拓者,并为中国创汇近2000万美元。
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汪旭光认为做博士后,首先要解放思想,要自信,要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要养成干好每一件事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努力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汪旭光还指出,做好科研工作,要有团队精神,注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外语能力,多了解外部的信息;同时还要处理好家庭与学业的关系,做到愉快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学术讲座
2013年3月20-21日,汪旭光教授应邀到
安徽理工大学讲学,并与部分教师座谈。举行了关于《爆炸物品化学示踪安检技术的研究新进展》的报告。之后,汪旭光又向大家作了《爆炸缓冲垫》的报告,提出在边坡的爆破施工过程中通过在爆破孔中装入缓冲垫的方式,可有效减缓对装有缓冲垫一层岩石的作用力,大大提高了露天边坡的稳定性等科研技术。报告结束后,汪旭光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3月21日,汪旭光教授在学校图书馆北会议室为我校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了报告,就博士后研究人员如何做好科研工作进行指导。报告会结束后,汪旭光院士还解答了博士后研究人员提出的问题。汪旭光在
安徽理工大学期间还与土木建筑学院部分教师举行了座谈,并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申报等方面对该学院进行了具体指导。同年12月11日下午,汪旭光又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学楼学术报告厅为该校师生带来了相同主题的学术报告。
2018年7月4日,汪旭光院士应邀到安徽理工大学作学术报告,汪旭光以《爆破理论与技术最新进展》为题,综述了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工程爆破领域的重大成就和科学研究成果,概述了国内乳化炸药的研制、推广与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第十二届国际爆破破岩学术会议15个专题情况。
指导建设专业
2018年3月,汪旭光访问了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并对该校的工程爆破专业建设提供了指导。他强调,当前民爆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存在多样性,因此在高职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对于培养合格的行业人才,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创建协会
1994年发起创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并先后出任秘书长、理事长,为行业提供了合作交流平台、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把全国各领域的爆破工作者和管理者组织起来,形成了行业整体优势,行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开创了中国工程爆破事业新局面,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主要论文与著作
学术论文
截至2024年7月,汪旭光发表论文500余篇。
主要著作
截至2024年7月,汪旭光出版专著14部。其中《乳化炸药》1988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
一等奖,英文版《乳化炸药》(EMULSION EXPLOSIVES)获得第三届国家优秀图书
提名奖,该书已经销售至世界70余个国家,成为该专业唯一一部经典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科技奖项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在业内,汪旭光有“炸药大王”“中国的诺贝尔”之称,是中国乳化炸药的奠基人。(中国爆破网评)
汪旭光院士是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的主要发起人和老领导,团结带领全国爆破行业同仁凝心聚力,一路向前,创造了协会享誉海内外的巨大成就。(中国爆破行业协会评)
汪旭光长期致力于现代工业炸药与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享誉国际的工业炸药和工程爆破专家,被誉为中国乳化炸药奠基人和中国爆破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有色金属报社》评)
参考资料
汪旭光.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06-20
汪旭光院士.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24-10-02
汪旭光.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