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瑜
北京大学社会学胡瑜
胡瑜,1982年生人,重庆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毕业生。2001年以重庆市文科前20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因成绩优秀保送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劳动保护,师从佟新教授。2008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基本介绍
硕士期间著有论文 歧视研究的方法论,2006年。作者 佟新、朱晓阳、胡瑜
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4月。
硕士毕业论文 把技术带进劳动关系的研究——以IT业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来伴随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单位制”的普遍存在,我国的劳动关系相对来说是单一而稳定的。而随著“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原有的劳动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对新时期行业领域内的劳动关系进行探索是本文写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动机。本文以IT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劳动过程的描述分析来展现该行业劳动关系的特征,并以Edwards的三种控制关系模式为参照,指出目前该行业组织内部是一种“隐性的多元控制”。在这种模式下,技术人员表面上因为掌握技术而被赋予更多的主动权,但其实他们被以技术为主的各种手段牢牢控制在劳动过程当中,只能以技术为工具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来争取自己的利益。由此,技术便具有了双重性:一方面,技术作为一种资本,赋予劳动者一定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具有与企业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另一方面,技术也成为企业管理者对劳动者和劳动过程进行控制的工具:劳动过程中技术的分工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同时,以技术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的建立,不仅使技术人员内部发生了分化,还使得他们把追求技术作为改变现状的主要途径,并且呈现出原子化的特征,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控制。在IT行业当中,技术嵌入劳动过程并且作用于劳动关系,因此,研究该行业的劳动关系离不开对技术的讨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