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出尾虫
双色出尾虫
双色出尾虫(学名:Cybocephalus binotatus),又称日本方头甲、日本方头出尾虫、泰国双色出尾虫,是一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的昆虫。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等地,以及湖南省、湖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80-1.10毫米,体宽0.50-0.80毫米,体背黑色,有光泽。头近长方形约占体长的1/8口器,触角及足黄褐色。复眼黑色。雄虫头部及前胸有淡黄色,或深褐色,以及黑褐色,并在头壳后缘显淡黄色带三种色型,头部腹面和前胸腹板呈淡黄色至黄褐色,略透明,发闪光,中,后胸腹板和腹节各腹板均为黑色,雌虫头部和前胸背板相中,后胸腹板及腹节各腹板均为黑色,仅前胸腹板为黑褐色,上颚发达,伸向头的前方。下颚须6节,1-2节短小,复眼黑色,逗点形,复眼内侧额区略拱突,触角琼棍状11节。
卵:长椭圆形,两端略尖削,卵壳表面有均匀皱纹,乳白色,有光泽。卵长径0.40-0.50毫米,横径0.16-0.20毫米。
幼虫:体长2.00毫米,体宽0.70毫米,初孵时乳白色。略带淡紫色。老熟时体色略深,头部淡褐色,其余部分为紫褐色。头部两侧位于上颚的上方有4个侧单眼,黑色,其排列形似一个斜四边形,外端2个紧连,几合而为一,内侧两个分开。胸、腹各节背板体壁着生有14个尖端圆钝并略显粗大而其下近体表一段较细的锥形附属物,其排列是前沿中央2个靠近,两侧各1个远离;第二排2个着生于体侧两边,第三排8个排列略均匀。气门旁有长的刚毛、近气门上、下线不远处各有一个锥形物。
蛹:围蛹,体长1.15-1.30毫米,体宽0.75-0.90毫米,体黄褐色。
茧:圆拱形。以白色蜡絮状物缀合而成,固着于化蛹部位上。
生活习性
幼虫多在叶上活动,别处很少发现。取食常躲在被其取食糟塌而蓬松的矢尖蚧雄介壳下,似略有避光习性。幼虫化蛹于叶片上和碎裂的修剪口以及树干的环割圈内,以叶片上居多。
双色出尾虫可捕食矢尖、糠片蚧黑点蚧,木瓜刺西蚧,褐圆蚧、柑桔白轮蚧、米兰白轮蚧、樟囊蚧、桑白蚧、柿绒粉蚧、桔全爪螨。
鸡蛋黄、蜂蜜(5:5)为基质的无论加与不加微量鲜矢尖蚧体液或者按5:5:2配制的鸡蛋黄+蜂蜜+蜂乳(每毫升含蜂王浆40毫升)的人工代饲料,成虫均能取食。但成虫喂饲代饲料后,死亡率大大增加,且不能产卵,一旦改用喂矢尖蚧雌虫饲料后,即可正常产卵,表明用人工代饲料仅能维持生命。此外成虫还可取食玉米或丝瓜鲜花粉的汁液,不取食干玉米花粉和贮存的茶叶花粉。
双色出尾虫嗜食矢尖蚧的雄介壳虫,成虫日取食矢尖蚧1龄来雄虫量较大,为70.3头,取食矢尖蚧雌成虫量很少,为4.69头。
繁殖
成虫羽化后次日即可交尾,并有多次交尾习性。据室内饲养观察,第1、2代成虫产卵前期最短3天,最长11-12天,越冬雌成虫产卵前期最短165天,最长210天。产卵期第1代平均60.94天,个体最长105天;第2代平均43.05天,个体最长59天;第3代平均60.88天,个体最长117天。饲养观察自田间采回的越冬成虫产卵期,最长的个体可达153天、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量37.22-49.44粒,最多的个体可达111粒。雌雄性比为1.34:1,雌虫多于雄虫。成虫具有假死习牲,稍遇惊动即行假死掉落,假死时头部弯向腹面,紧贴胸腹。在食料充足时,产卵于矢尖蚧雄虫介壳下和矢尖蚧雌成 虫上寄生蜂的羽化孔内,以产于矢尖蚧雄介壳下为主。但在晚春喜吃的食料缺少时,则可产于越冬矢尖蚧雌成虫尾部腹面:卵常单产,多者2-3粒,最多者8粒。
双色出尾虫在重庆桔区以成虫越冬,多在树冠内的枝干裂缝和附着物的孔隙内,10月中旬以后至次年3月底以前成虫不再产卵。当春季4月日均温上升至16℃以上时,雌成虫开始产卵,当秋季10月上、中旬以后,日均温下降至0℃以下时,雌成虫即停止产卵。又据生殖周期观察,结合4-10月间的气温推算,双色出尾虫在重庆桔区年发生3-5个世代。世代重叠。各虫态历期,据室内饲养观察结果,卵期在日均温21.1℃下卵期6-15天,平均11.00天;在22.6℃下卵期7-11天,平均8.63天;在26.2℃下卵期5-10天,平均7.15天。幼虫第1龄最短2天,最长8天,平均3.64-4.55天,第2龄最短2天,最长6天,平均3.22-4.19天,第3龄最短2天,最长7天,平均3.31-4.47天。整个幼虫期最短7天,最长20天,平均10.02-13.86天。蛹期第1代16-27天,平均18.80天,第2代11-19天,平均13.13天,第3代24-40天,平均2847天。成虫的寿命,第1代雌虫21-117天,平均73.67天,雄虫25-26天,平均77.96天,第2代雌虫39-251天,平均129.27天,雄虫13-221天,平均109.35天;第3代(以能越冬的虫体计)雌虫184-313天,平均224.88天,雄虫203-321天,平均235.63天。从卵发育至成虫产卵,第1代平均54.5天,第2代40.5天,第3代(越冬代)240天。
物种抗逆性
对农药毒力的反应:据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用有机磷农药处理的饲料无论对日本方头甲成虫或幼虫杀伤力均极大,死亡率达100%。三氯杀螨醇杀伤力小,仅5%左右。石灰硫黄合剂对3龄幼虫和成虫均较安全,但对2龄以下幼虫杀伤力仍大。溴氰菊酯高浓度液毒力偏低。机油乳剂对成虫高浓度液毒力偏低,低浓度100倍液已无杀伤力。高浓度有机磷农药无论单用(40%氧化乐果500倍液) 或混用,施用后7天的带毒饲料残留毒力死亡率100%,14天后死亡率下降至65%,21天后下降至10%,28天后残留毒力方消失尽。
耐饥力:2龄幼虫存活最短2天,最长12天,平均6.09天。成虫存活期最短2天,最长7天,平均3.9天。
幼虫落水后的生存能力:3龄幼虫淹水4、16、28小 时后取出,无一死芒,并都能发育至化蛹为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
物种抗逆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