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教
潼川府,通判
洋州、遂宁府。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二十七年,被劾狂诞,出知
邵州。改
饶州,移
温州市。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迁
中书舍人。孝宗即位,出知
汉州,入张浚都督府参赞军事。符离失利,降两官,改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除知鼎州,改
江州。
乾道元年卒,年六十。有《庵文集》,已佚。《
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唐文若,字立夫,
眉山市人。父庚在《文苑传》。文若少英迈不群,为文豪健。登进士第,分教
潼川府。给事中
勾涛荐自代,诏赴行在所,既至,而勾涛出,不得见。文若奏书阙下,略曰:“昔汉高慢士,四皓去之,而西鄙少廉耻之人;光武礼贤,严光友之,而东都多节义之士。
皇帝屈万乘之尊,驻东南,两宫将归,五路初复,正宜市朽骨,式怒蛙,以来豪杰,与之共治,宁惜此数刻之对耶?”书奏,翌日召对便殿,高宗大悦,特旨改合入官,通判
洋州。洋
西乡县产茶,亘陵谷八百余里,山穷险,赋不尽括。使者韩球将增赋以市宠,园户避苛敛转徙,饥相藉,文若力争之,赋迄不增。
秦桧死,上访蜀士于
魏良臣,以文若对。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为《文思箴》以献,其略曰:“于赫我皇,兵既休矣。兵休如何?莫若治兵。居安思危,邦乃宁。爰整其旅,文王以兴。载舞干羽,舜仁用成。向戍弭兵,《
春秋》所惩。
萧俛去兵,祸乱乃萌。师则多矣,军则强矣。纵弛不绳,犹曰无人。兵非以残,以兵休兵。”凡千五百余言。自桧主和,朝论讳言兵,故文若以此风焉。
迁起居郎。劝上收用
西北人材以固根本,上深纳之。将命以掌制,时有为
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
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
邵州。上屡为近臣言唐文若无罪,可改近郡。
知
饶州,兴学宫,减田租奇耗二万石,又请岁籴常平义仓之储什三与民平市,农末俱利,而粟不腐,遂以著令。
余干县尝有剧盗,巡尉不能制,文若遣
牙军捕而戮之。加直敷文阁,移知
温州市。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
金朝犯边,文若求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上谕大臣以文若与
虞允文、
杜莘老、马骥才皆可用,复除起居郎。时诸将北出,捷书日闻,上下有志,独文若忧之,图上元嘉北伐故事。上谕文若以创业所历艰苦及敌情反覆甚悉,文若对曰:“愿
皇帝深察大势,趋策之长而避其短,无循前代轨辙,则大善。”
未几,诸军退守,金主自将,围大将王权于历阳,权遁,淮南尽没。诏百官廷议,文若画三策,一请上亲征,二乞遣大臣劳军,三乞起张浚。
工部侍郎许尹是其言,众遂列奏上之,不报。
文若寻面对,上问曰:“今计安出,卿熟张浚否?”文若曰:“浚守道笃学,天下属望,今四十年,天不死浚岭海,正为今日。”上然曰:“援浚者多,非卿无以发此。”数日,遣
杨存中护江上军,缓亲征之期,起浚知
平江府,盖上以浚虽忠,喜功,将士多不附。文若复言浚本以孤忠得众,寻改浚镇
建康府,将以为江、淮宣抚使,中沮之而止。
乘舆幸
江表地区,以起居郎兼给事中,直学士院,同群司居守。驾还,迁
中书舍人。上将内禅,前数日手诏追崇皇太子所生父,文若既书黄,因过
周必大诵圣德,而疑名称未安,归白宰相,请更黄,堂吏不可,文若执不已,宰相以闻。诏改称本生亲,寻又改宗室子,其后诏称皇兄。
孝宗嗣位,
张浚以右府
都督江、淮军事,文若时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知
汉州,寻改都督府参赞军事。浚使行边按守备,多所罢行者。未还,除知鼎州,改
江州。
第二年,浚入相,都督府罢。其冬,金复大入,官军悉戍淮。文若谓上流当严兵备,以定民志,奏籍乡丁五万,训练有法,人倚以固。解严,和籴大起,郡之数八万,文若以民劳,坚请得减什三。旋请祠,章三上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