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四号测量船,原名“
向阳红10号”,于1998年8月由原船改建并交付使用。曾是中国航天
远洋测量船。属于中国
远望号测量船家族。
1979年11月,
向阳红10号由
江南造船建成并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参加中国首次发射
运载火箭、同步通信
卫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
特等奖。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
上海市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
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1998年8月,
向阳红10号船被改建为“远望四号”航天远洋测控船。1999年10月,“远望四号”首次远赴
印度洋,执行“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海上测量通信任务首战告捷。十多年来,“远望四号”测量船先后12次远征
太平洋和印度洋,累计航程18万余
海里,为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2011年11月初,“远望4号”为了
现代武器试验需要,略做改装后作为
靶船。在完成试验后,拖到
天津市拆解,于2011年12月14日正式退役。
远望四号主要担负
卫星和飞船海上跟踪、遥测、通信和控制、
导弹、
运载火箭等飞行试验的通信任务,具有测控精度高、实时性强、全天候工作等特点。船长156.2米,型宽20.6米,高39米,平均吃水7.62米,满载排水量12785吨,最大航速20节。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肩负远洋测量使命的测量船只有3艘,缺少1艘在
南半球印度洋上的
远洋测量船。新船虽有计划,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改造旧船有过改造论证,最终确定用国内船只的改装方案。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了
上海市的“
向阳红10号”船。“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79年1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
1979年11月,
向阳红10号由
江南造船建成并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曾参加中国首次发射
运载火箭、同步通信
卫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
特等奖。
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船出发,赴
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这支考察队由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19人组成,经过20多天的海上航行,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1985年2月25日,中国南极
长城站建成,站址设在乔治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东岸。
1998年5月,“
向阳红10号”改装设计工作开始,改装工程涉及改造、更新、修理、特装等4大类,400余个工程项目,主要对航天测量、航海气象、通信导航、船体结构、动力装置、甲板机械及舱室进行了重大改造。
1999年7月,历时14个月“向阳红10号”完成技术改装,正式交付
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海上测控部使用,命名为“远望4号”航天远洋测控船。
2003年10月 ,远望4号执行完
神舟五号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四号船已于10月28日凌晨返航。 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
联合国旗的图片,就由远望4号从
印度洋传回。
2011年12月14日,远望四号测量船完成历史使命后,正式退出海上测控。后作为
靶船使用后被拆解。
远望4号测量船综合了
海洋调查船、天气船和通信船等三种船型的特点,是一个大型多用途船舶。在前甲板上布置有
起重机,可吊放深潜器,在后甲板上布置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可起降考察直升机。船上装备有海洋调查设备以及完善的导航、通信设备。
船上装备有先进的海洋调查设备以及完善的导航、通信设备,它能远涉重洋,到世界各地的海洋中进行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活动。主要担负
卫星和飞船海上跟踪、遥测、通信和控制、
导弹、
运载火箭等飞行试验的通信任务,具有测控精度高、实时性强、全天候工作等特点。
2003年10月 ,执行完
神舟五号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四号船已于10月28日凌晨返航。 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
联合国旗的图片,就由远望4号从印度洋传回。
2007年8月5日,远望四号被“港海666”号
油轮撞上,导致漏油起火,油轮船长被拘留。事故没有人员伤亡,但远望四号已经严重受损,导致结束了跟踪生涯,并于2011年退役。
10余年间,“远望四号”六下
太平洋,六征
印度洋,累计海上作业千余天,总航程18万余
海里,10次安全顺利停靠
澳大利亚、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国外港口,14次出色完成重大科研试验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为中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远望四号出色完成重大科研试验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为我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