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词综》是
清代学者
王昶于1725-1806年间编的一部明词总集,共12卷。该书继承了
康熙《
历代诗余》和朱彝尊的编选工作,广泛搜集了明词家的作品,共选录了380家。《明词综》附于朱彝尊的《词综》之后,使得许多明代词家的作品得以流传。王昶在编选过程中,仍奉朱彝尊的词论为标准,以
南宋姜夔、
张炎各家为宗。每一词家前都有简略的小传和品评,这些作家小传和品评文字有助于读者了解作家和作品。
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
王昶,又号述庵,
青浦区(今属
上海市)人。
乾隆十九年(1754)
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王昶好金石之学,编成《
金石萃编》160卷。曾参加纂修《
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著有《
春融堂集》。昶工诗
文言文辞,通经。读朱子书,兼及
薛瑄、
王守仁诸家之学。搜采金石,平选诗文词,著述传于世。辑有《明词综》《国朝词综》《
湖海诗传》《
湖海文传》等。
《明词综》的序言由王昶亲自撰写,其中他表达了对朱彝尊《词综》的敬仰,并以此为基础,扩充了明代的词作。
王昶在序言中提到,明初的词人仍然遵循着
南宋词风,但到了
永乐年间以后,南宋的名家词作逐渐不为世人所知,只有《花间》《草堂》等集子流行。他认为,尽管明代的长调词多有俚俗之作,但仍有不可废弃的佳作。因此,他在《
御选历代诗余》的基础上,结合生平所搜集的作品,选录了380家词人的作品,共成12卷,以此补充朱彝尊的《
词综》。王昶的选择标准仍然以南宋名家为宗,以完成朱彝尊未竟的志愿。《明词综》的序言不仅反映了王昶对明代词作的评价和选择原则,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国初,朱竹
太史姓,集三唐
五代十国宋金元之词,汰其芜杂,简其精粹,成《词综》三十六卷,汪氏晋贤刻之,为后世言词者之准则。予尚以其不及明词为憾,盖明初词人,犹沿虞伯生、张仲举之旧,不乖于风雅。及
永乐以后,
南宋诸名家词皆不显于世 [1],惟《花间》、《草堂》诸集盛行。至
杨慎、
王世贞诸公,小令、中调颇有可取,而长调则均杂于俚俗矣。然一代之词,亦有不可尽废者。故《
御选历代诗余》取者一百六十余家。予友桐乡汪康古,又谓竹垞太史,于明词曾选有数卷,未及刊行。今其本尚存,汪氏频访之而不得。嘉庆庚申,遇汪小海于武林,则
太史姓未刻之本在焉。于是即其所有,合以生平所搜,辑得三百八十家,共成十二卷,汇而镌之,以附《
词综》之后。选择大旨,亦悉以
南宋名家为宗,庶成太史之志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