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中信(1915年10月15日—2003年12月28日),江苏
川沙县(今属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中国油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艾中信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和
张书旗等。历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艾中信是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家的杰出代表,是致力于推进写实主义的一位先驱。他提倡现实主义,主张创作立足于生活,其抒情风景作品被
李可染称为“中国的油画墨”。
人物简介
艾中信,男,1915年10月生于上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36年考入
中央大学艺术系。194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
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编辑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为上海《
时代日报》编辑《艺术》双周刊,并在《时代日报》及《民主》(周刊)发表漫画。艾中信的著作主要有:《
徐悲鸿研究》(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读画论画》(
海天出版社)等。《崇文门外》《雪里送炭》《紫禁城残雪》"画中有诗",被李可染评价为"中国油画墨"。
大事年谱
1921年,在养正小学读书,爱好美术。
1927-1934年,先后在
上海市钱业小学和
南洋中学读书。
1934年就学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开始在《
上海漫画》杂志上发表漫画,第一幅是《白色殿堂的魔相-莫索里尼》。
1936年,艾中信考入台湾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师从
徐悲鸿和
吕斯百学素描、油画;师从
张书旗学花鸟;师从徐悲鸿学画走兽;师从
傅抱石学美术理论及篆刻;师从
黄君璧学画山水;师从
陈之佛学美术史。
1938年,与张书旗合作
中国画《嘉陵江䊹夫》,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造型艺术展览会》。
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
1941年,作油画《卖柑者》(由
重庆市中央图书馆收藏)、《缝》《吟》,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性美展《元旦抗战画展》,获青年美术家奖。
1942年任徐悲鸿助教。创作歌颂游击队的油画《枕戈达旦》,得徐悲鸿的嘉许。该画1946年由
中国美术学院收藏,后毁于文革。
1946年,作《向日葵》《芍药》《斑鸠》等。
1947年,任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理事。创作《雪里送炭》《紫禁城残雪》《崇文门外》《国子监》等油画。
194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50年,
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任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1953年,与
董希文、
邵宇在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上任速写记者。
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1979年,任副院长。
1956年,5月访问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加
德累斯顿城750年周年纪念会及该城画廊修复开幕典礼。访问东德美术课学院并座谈。
1961年,任《美术》杂志编委。
1980年,出版专著《徐悲鸿研究》。作《清晨》《古柏》。
1983年,10月13日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
匈牙利、
比利时等欧洲
四国访问,考察美术大学。
1984年,创作《忆写嘉陵》(
中国美术馆藏)。与郑经文编辑《吴作人的画》,由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场录制。
1985年,任第四届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为《中国现代教育家传》著《徐悲鸿传》;为徐悲鸿诞辰90周年著文《关于徐悲鸿美术教育学派的研讨》。作《喜雨》《祖国的北大门》等。
1986年,作《朝阳》《树荫》等。
1989年,作《秋野》《䊹夫》等。
1990年,任吴作人国际基金会理事长。创作《忆写嘉陵》(二)、《忆写中渡口》等。
1991年,出版专著《油画风采谈》。作品《枣树花开》参加
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的《中国当代油画特展》。
1992年,著作《怎么画油画》由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第2版。
1994年,《艾中信画集》由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作《礁石》《都江堰》。
1996年,作品《浩气长存》参加国立台南社会教育馆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国当代名家油画百人大展》。
1997-2002年,篆刻金石《世有伯乐》《朝花夕拾》《悲天悯人》《士可杀不可辱》等百余枚。
2002年5月,获中国文化部颁发《造型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3年8月,获中国文联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
2003年12月28日,艾中信逝世。
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
艾中信和很多同代艺术家一样,他的足迹走过了从20世纪初到世纪末的途程,他的人生与艺术都与时世紧密地联系着。要全面认识这样的艺术家,最好是先不要局限在其专业身份上。在回望艾中信隐去的身影时,我们可以突出地看到,作为画家,他是20世纪第二代中国油画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尤其是致力于推进
现实主义的一位先驱。
初期是20世纪40年代。艾中信毕业于中央大学在重庆时期的美术师范专业。曾与
华君武同学,也已发表过漫画作品,求学时已出版过炭笔速写《四川的劳动者》。
1941年以所见嘉陵江边素材画了《卖柑者》一画获奖。他还画了一幅江上的纤夫,经中国画老师张书补景后参加了在当时
苏联举办的战时
中原地区美展。由于他成绩优秀,毕业时即留校聘为助教,3年后任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是在
徐悲鸿、张书旂、
吕斯百等多位良师的直接教诲下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1946年,艾中信来到北方,以后他就以此为故乡。在“师傅领进门”的良好状态下,人生阅历渐多,加以在上海认真阅读了一批文艺理论书籍,使他在
北平市的几年,艺术才能得到更出色的发挥。艾中信当时非常活跃,不但反复抒写着古城之诗,还有感于直接反映北方劳动者形象的必要而到京西
门头沟区地区去生活。他画当时的矿工,有一批珍贵的速写,尤其他着意于沉重劳作下的童工形象,再三为之写照,留下了油画《背煤》等作品。
时代转机
解放后,艾中信进入了创作的新天地。用他自己评述中国
现实主义之路的话来说,是把现实主义转入到革命的现实主义这个主流上面来了,而他是这一转化的积极实践者,但从中又显示出了个人的特色,多以新时代的景物抒情叙事而自成一格。油画写生和素描速写是他长期坚持不懈的创作方式与基础,在十几年间他能够得心应手地发挥和积累。这时,艾中信的艺术方法上出现明智的出路:他创造性地使用了“全景式风景”,这种样式,构图超宽幅,境界壮美,又把生活中的人事收集其中融为一体,可以说是一种叙事诗式的大风景,但又不仅是风景,而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大块文章,或是壮阔历史的宏大叙事。在画史上,我国古代绘画中多有此体;西方的罗兰(LORRAIN)、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TURNER)等画家也有气象恢宏的风景巨构。在我国现代油画中,这种处理是作为一种独创性的发挥而令人耳目一新的。显然,这是他的风格技巧和才能在新生活的呼唤面前的产物。
崭露头角
他的第一幅崭露头角的大作是《通往乌鲁木齐》(1954)。那是国家大建设时期之始,他到甘肃乌鞘岭一带写生,目睹神会,兴奋不已,人民创建新业的局面正在到来。起初他还只想画工地人物,并没有想搞风景。
后来受
石鲁的启发而悟到,传统山水画体裁在这里正有用武之地。于是张开长幅,浓笔重彩地挥洒,使用传统的“三远”法,在高、平、深三个维度上伸展,用错杂交织而有序的形色营造起他的画中从未有过的宏大气势和壮美风光。不久艾中信又顺着这条路子先后创作了两幅
长征中的雪山题材画——《炮兵过雪山》和《红军过雪山》,以大风景手法指向革命历史,与前画相比体制略同而意象迥异。
在这个成功的方向上,艾中信的创作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他接着创作了革命历史画《
东渡黄河》(1959)和《夜渡黄河》(1961),这接踵而至的姐妹篇,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之首。
历史画和革命历史画本来是美术史上常用的体裁,我们在
法国大革命和
美国独立战争后可以看到昔日此风之盛。现在中国迎来了突发的兴旺,画家们普遍地被吸引着从事创作,尤其是油画巨大的表现力正好用上,因此成为盛产的热点。艾中信的才能在这里得到了未曾意想到的发挥。
后来,艾中信创作的盛期因为“文革”中断了。“文革”以后,艾中信重操画笔,恢复创作,是为他的晚期阶段。画界中人大抵不晓得艾中信晚年的艺术状态,实际上他一直在这样努力着,大小新作不下百件,只是很少以之示人罢了。
个人擅长
在
现实主义领域内,艾中信的艺术特色总的说来是写实中的写意。艾中信在尊重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所擅长的写生作品是心中感受与手下处理之间直接自如的转化。而反复经的大构件作品,则是努力抓住整体气韵而让有机的要点顺势凸显出来。在这里,难得有限的笔墨恰当地与通篇的大经营构成为整体通畅的和谐。写实中的写意属于中国油画在二十世纪中期很多人共同努力的一种创造性探索,其中包括艾中信独到的成果。
辉煌阶段
1950-60年代,是艾中信先生艺术生涯中最璀璨兴旺的阶段。在艺术的道路上,他进一步接近大众,融入大众的生活,广泛游历,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感受所闻所见,名作迭出,技巧日臻成熟,作品多在写生中完成的。他的人物画善于捕捉人物的神色性情,独具真情真味,如《母亲》《老艄翁》《陕北姑娘》《晒渔网》《革命老人邹文指》《革命老人马夏姬》等作品。其中《母亲 》一画表现的是自己的母亲,画中的母亲是一副乡下人的打扮——一身蓝土布的衣裳,裹着灰色的头巾,端坐着跟她的画家儿子对话,慈母情深,朴素无华。
他的风景画体现了艺术家心情的明朗晓畅,对新生活新社会的歌唱,题材包括
石景山区工厂的钢花,山野间奔跑的列车,林场上的烟气,烽火台残墙上的记忆等,《炮击金门》《大炼钢铁》《钢花》《十三陵雷雨》《麦秸垛》《木材场》《大兴安岭在望》《瓦特堡》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他1956年访问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批写生,是意气风发,对异国风物新鲜感受的产物,他自谓“写生最勤快,收效最大,完成了写生近百件”,自由自在,畅所欲画。这一系列作品标志着文中信作为写意性的写实画家的成熟。
重要贡献
艾中信对中国油画的重要贡献当属革命历史画。他创造性 地使用了“全景式风景”的样式,被美术界称为“艾家祥”,即构图超宽幅,集人物、现场与风景为一体,壮阔宏大,气势逼人。如《通往乌鲁木齐》(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工农红军过雪山》(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东渡
黄河》(国家博物馆藏),《夜渡黄河》(国家博物馆藏)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通往乌鲁木齐》作于1954年,表现的是大建设时期人民创建新业的壮阔局面。生活、传统和作者的豪兴融合在一起,具有催人奋发的震撼力。
《东渡黄河》采用大场景的手法,表现了在
日寇进逼的民族危机面前,红军英勇挺进前线的场景。画家从俯视的角度画出滚滚黄河奔流而下,队伍向渡口集结的待发之势,磅跨壮阔。
《夜渡黄河》在主体、构图、风格、题材都是前作的继续,表现出了更大的成熟性。夜空高悬,大河沉暗,凝聚着,深藏着巨大的张力,而突然
照明弹裂响,刘邓大军强渡的队伍从夜雾中奔涌而出。这些作品已成为20世纪中国油画的代表,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晚期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艾中信重操画笔,恢复创作,进入他的艺术创作晚期阶段,风格更加文雅,意境也更加隽永,如1982年创作的《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马克思逝世》以马克思在躺椅中染然长逝的凝固一瞬作为表现题材,画面立意庄严肃重,采用灰涩的沉重色调,用笔滞重,求其朴实。
1987年的作品《踏雪》,表现的是他和夫人
黎莉莉女士在天坛柏树林携手踏雪而行的场景,画面用色单纯——只有深绿和灰白两色,这幅作品画幅很小,却不是寻常作品——一次
春节早晨的实录象征了一对老年知识分子的久经沧桑之后的安然消隐。他的学生、著名油画家
钟涵在谈到这两幅作品时,把这两幅作品誉为艾先生的“信念之作”、“明志之作”。
艾中信晚年的作品中,钟涵认为其中1983年的《秋野》一画特别值得提出,其中技法上的、擦、点、染,苍老而灿烂,与素来的成法大不一样。
主要作品
《 枕戈达旦》《 紫禁城残雪》《 雪中送炭》由
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 卖柑者》获
重庆市抗战美术展览会青年奖,由中央图书馆收藏;
《 沙坪小景》获重庆"第3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教育部奖;
《红军过雪山》《 东渡黄河》等被革命
历史博物馆收藏;
个人著作主要有《徐悲鸿研究》,《读画论画》《油画风采谈》《艾中信画集》等。
理论著述
在绘画创作之外,艾中信先生双管齐下,同时从事理论著述,把创作的体会上升为理论,也把所见所闻系统分析。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探讨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油画的发展道路,也阐述自己对国内外艺术家的看法,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同时他还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徐悲鸿研究》,《读画论画》,《油画风采谈》,《怎样画油画》等。艾中信的艺术生命历程,折射出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家的探索路径。他一生的艺术成果和他的独特创造亲切感人,散发着永久的光辉。
评价
“写实中的写意”这一特点是中国油画在二十世纪众多艺术家的创作性探索,其中便包括艾中信一生的成果。 “他在大学期间学过中国画,后来的环境更常和中国画家在一起,中国画的写意对他有很深的潜在影响,到晚年有闲时,他还能偶弄纸上笔墨和寄情于篆刻。 尽管一般地说来,感性形式总是精神内涵的外显,但中国审美术语中的“意象”更有它的特殊性,它强调意在笔先的决定性意义,强调“象”在创作思维中被转化成为精神性的“意”的范畴的东西...... 据我所知,艾中信在理论上注意“意象”这个要义是后来的事,而他的艺术修习和实践早就走在这条路上了。写实中的写意属于中国油画在20 世纪中期很多人共同努力一种创造性探索,其中包括艾中信独到的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钟涵语)
后世纪念
2005年11月,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和
中国油画学会共同在
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纪念性回顾展《名师足迹 - 艾中信艺术展》。2015年,在艾中信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家属艾民有、艾民知、艾民学表示愿将艾中信十一幅油画作品,二十二幅速写作品捐赠予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中国美术馆随即汇编画册《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 - 名师足迹:20世纪中国油画名家·艾中信》。
学生
艾中信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生,其中包括
詹建俊、
靳尚谊、
朱乃正、钟涵、
韦启美、李天祥、
王路等,他们在中国美术界各自成为了重要的人物。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