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康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黎志康,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美国遗传学学会会员,美国作物科学学会会员,Plant Breeding杂志的编委,分子植物育种杂志的副主编。
2021年11月3日,参与完成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个人履历
黎志康,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197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
198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1989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遗传学博士学位、博士后;
1990年以来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工作22年;
2003年回国,任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
2012年全职回国,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年会植物分子育种分会主持人、第二、三届国际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主席。Plant Breeding, The Plant Genome, JIA 杂志编委、作物学报和分子植物育种杂志副主编。美国遗传学学会和作物科学学会会员。
学习
1974.10—1977.9,安徽农业大学农学,学士;
1980.9—1983.8,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硕士;
1985.1—1989.7,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遗传学,博士。
工作
1977.9—.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水稻育种,实习研究员;
1983.9—1985.1,中国水稻研究所育种系,水稻育种,助理研究员;
1986.3—1989.7,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农学系,水稻遗传和进化,研究助理;
1989.8—1990.7,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蔬菜系,油菜分子遗传,博士后;
1990.8—1993.3,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水稻研究中心和作物生物技术中心,水稻分子遗传和分子育种,助理研究员;
1995.6—1997.11,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土壤和作物科学系,水稻分子遗传和分子育种,副研究员;
1997.11—2003.7,国际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系,水稻分子遗传和分子育种,高级研究员;
2003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水稻分子遗传和育种,研究员。
学术交流
应邀在国内外各种国际会议、学术机构上作学术报告100余次。现为Plant Breeding杂志的编委,分子植物育种杂志的副主编。
专业特长
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和复杂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其在水稻育种、遗传和进化中的应用。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年会植物分子育种分会的主持人,国际遗传学大会Invited Speaker。
研究经历和主要成果
在国外曾主持过8个项目的研究,总研究经费额达400多万美元。曾设计、策划并主持了有11个国家和31研究院所参加的“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包括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基金的项目2项、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挑战计划1项,总研究经费额达170多万美元。此外还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部973,863和农业部948项目6项,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总研究经费额达1.5亿多人民币。最近申请主持了由比尔盖茨基金会资助的“为非洲、东南亚和我国西南脱贫培育绿色超级稻”项目。参加该项目的包括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等我国的十多个科研单位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和非洲水稻中心以及非洲、亚洲的16个国家,两期总经费达3324.3万美元, 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合作农业科研项目。
2019年11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3000份水稻基因组变异研究。该研究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团队主导,与国内外16家单位大协作完成“300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构建了全球首个近乎完整的、高质量的亚洲栽培稻的泛基因组,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水稻设计育种”,体现了中国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将极大推动我国农业领域的国际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发展。
主要贡献:
1.确认了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是复杂水稻农艺性状包括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并以此建立了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网络,提出该遗传网络是寄主与病原菌间互作稳定性选择的遗传基础;
2.在国际上首次根据试验证据提出造成粳稻亚种间的后生殖隔离障碍(包括杂种F1和后代的不同程度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假设;
3.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利用回交育种构建目标性状选择导入系,并对导入系中供体基因/基因型频率与期望值的偏差的统计检验和连锁不平衡分析,高效、大规模地发现种质资源隐蔽有利基因及控制复杂性状QTL及其遗传网络的新方法, 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QTL设计聚合的农艺性状定向改良的分子育种理论和方法,并在高产、节水、抗旱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上取得重要进展;
4.为亚非16个国家培育、审定和推广了大批的高产多抗绿色稻新品种,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对来自全球的3024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深度重测序,获得了大量的水稻基因组变异数据,结果揭示了亚洲栽培稻的群体基因组变异结构和起源,获得的水稻基因组数据、分析结果和材料种子将为全社会共享,从而大大推断我国和全球的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实现水稻分子改良的技术突破。
曾培养博士后15人,博士22人,硕士7人。现有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4人。曾组织或参与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挑战计划为第三世界国家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短训班10个以上,培训亚洲各国的农业研究人员200多人。应邀在国内外各种国际会议、学术机构上作学术报告100余次。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国际知名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摘要90余篇;参编论著7部。论文被引用次数达11000余次,SCI他引8000多次。
主要作品
黎志康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PNAS、Molecular Plant、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章节17篇,参编论著7部。
主要论文和著作
1.Wang W, Mauleon R, Hu Z, et al. Genomic variation in 3,010 diverse accession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J]. Nature, 2018, 557(7703).(并列通讯作者第一, IF=41.577,被引688次)
2. Zhang F, Hu Z, Wu Z, et al. Reciprocal 适应 of rice and 黄单胞菌属 oryzae pv. oryzae: cross-物种 two-dimensional GWAS reveals the underlying genetics, The Plant Cell, 2021, 33:(koab146): 2538-2561(通讯作者第一,中科院生物1区, IF=11.277, Top)
3. Zhang F, Wang C, Li M, et al. The landscape of gene-CDS-haplotype divers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L.): properties, 种群 organization, footprints of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 and implications in genetic improvement, Molecular plant, 2021.Feb, 00049(20): 1674-2052(通讯作者第一,中科院生物1区, IF=13.164)
4. Hu Z, Wang W, Wu Z, et al. Novel sequences, structural variations and gene presence variation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J]. Scientific 数据, 2018, 5:180079.(并列通讯作者第一,中科院综合类2区, Nature数据库期刊, IF=6.444)
5. Chen S, Hu Z, Zheng T, et al. RPAN: rice pangenome browser for∼3000 rice genome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7, 45(2). (并列通讯作者第二,中科院生物1区, IF=16.971, Top,被引96次)
6.Li M, Wang W S, Pang Y L,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alt-Induced Epigenetic Segregation by Genome-Wide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alt Tolera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通讯作者,中科院生物2区, IF=5.753)
7. Wang W S, Zhao X Q, Min L, et al. Complex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seedling salt tolerance in rice revealed by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omic profiling[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植物学, 2016, 67(1):405-419.(并列通讯作者第一,中科院植物科学1区, Top, IF=6.992,被引86次)
8. Alexandrov N, Tai S, Wang W, et al. SNPSeek database of SNPs derived from 3000 rice genome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5, 43(Database issue):D1023.(并列通讯作者第一,中科院生物1区, IF=16.971, Top,被引276次)
9. The 3,000 rice genomes project[J]. GigaScience,3,1(2014-05-28), 2014, 3(1):1-6.(通讯作者,中科院生物2区, IF=6.524,被引143次)
10.Zhang F, Jiang Y Z, Yu S B, et al. Three genetic systems controlling growth, development and 生产率 of rice (Oryza sativa L.): a reevaluation of the 'Green Revolution'.[J]. Theoretical \u0026 Applied Genetics, 2013, 126(4):1011-1024.(通讯作者,中科院农林科学1区, IF=5.699)
11. Li Z K, Zhang F. Rice breeding in the post-genomics era: from concept to practice.[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13, 16(2):261-269.(第一作者,中科院植物科学1区,IF=7.834,Top,被引50次)
12. Zhao X Q. Temporal profiling of primary metabolites under chilling 应力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eedling chilling tolerance of rice (稻属 sativa L.)[J]. Rice, 2013, 6(1):1-13.(并列通讯作者第一,中科院农林科学1区, IF=4.783,被引36次)
参考资料
荣誉
参考资料
2019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发布.中国日报中文网.2024-06-14
黎志康.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4-09-06
骨干:黎志康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09-06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学习
工作
学术交流
专业特长
研究经历和主要成果
主要作品
主要论文和著作
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