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英文名: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安农大”,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由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
安庆市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53年经院系大调整,安徽农学院在芜湖独立建院,1954年迁至合肥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
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共建院校,2013年被批准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共建院校。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总占地面积239.61万平方米。下设18个学院(部),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716人(含国际生149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6009人。在职教职工2203人,其中专任教师1402人;有64个本科招生专业。
安徽农业大学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行中,位列153名。
历史沿革
省立安徽大学
1921年7月,知名爱国人士、早期安徽党团组织的组织者之一——蔡晓舟多方奔走,寻求支持,组建了由教育界部分知名人士组成的“
安徽大学期成会”。8月,著名学者胡适在
安庆市作《对于安徽教育界的一点意见》的演说,提出“创办安徽大学”的建议。筹建安徽大学的倡议得到安徽省长许世英支持,省政府批准成立“安徽大学期成会”。
1922年3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安徽大学筹备处”并颁发图记(公章),拨给经费。安徽大学筹备处由蔡晓舟任主任,具体负责筹备安徽大学。
1925年6月,蔡晓舟将安徽大学筹备处的印记缴还给省政府,安徽大学首次筹备告辍。当年7月,
安徽省教育厅向省政府呈请“王星拱为安徽大学筹备主任”,拟继续推进安徽大学筹建,但未有进展。
1926年6月,安徽省教育厅长洪逵向安徽省署呈请设立安徽大学筹备处,进而被委任为安徽大学筹备处处长。随于7月召开安徽大学计划会议,通过安徽大学组织大纲、办学规程、招生办法等重要议案14件。10月,成立安徽大学计划处,撤销筹备处。是月,省长高世读聘姚永朴为安徽大学校长,拨款一万元。然而由于国民革命军北伐,经费没有落实,1927年2月,姚永朴辞职,第二次筹办安徽大学中断。
1927年9月,陈调元被
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安徽省政府主席,重启筹建安徽大学计划,聘余谊密、胡春霖、张秋白、汤志先、雷啸岑、刘文典、吴承宗、廖方新、常宗会、吴善、刘复等11人为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主持筹备事宜。筹备委员会推定刘文典为文学院筹备主任、韩安为农学院筹备主任,吴承宗为工学院筹备主任。经过筹委会多次商计,决定先开办大学预科,以固大学基础,再成立文、理、农、工、法学院,并推刘文典为预科主任,负责招聘教师,向外界布告招生。
1928年2月,安徽大学开始招收预科学生,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班。4月10日,在安庆百子桥校舍举行
预科班开学典礼,这天即为安徽大学成立纪念日。8月,安徽大学成立文学院,内设中国文学系、教育学系、政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聘
刘文典为文学院院长,同时主持全校校务。招收第一届文学院本科新生130人,于9月开始上课。不久,工学院亦告成立,但因经考试合格录取的新生仅有3人,无法独立开班,故转入文学院学习,后又转入理学院物理系学习。
1929年1月,安徽省政府宣布
安徽大学筹备结束,撤销筹备委员会,接收改组安徽大学。2月,通过《安徽省立大学组织大纲》,改“安徽大学”校名为“安徽省立大学”,任命省教育厅长程天放兼任安大校长。
1930年6月,文学院院长杨亮功被安徽省政府任命为安徽省立大学校长。遵照教育部令,安徽省立大学易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颁发铜质关防及小官章。停办预科,扩充各学院所属系科。
1932年3月,肄业于安徽高等学堂、留学海外归来的程演生博士被安徽省政府聘为安徽大学校长,再次将筹建农学院列入议事日程,并起草了《安徽大学筹备农学院计划书》,业经12月7日第三次校务会议议决通过。
1934年1月24日,傅铜接任
安徽大学。6月,安徽省政府遵教育部令:安徽大学自民国二十三年度起,停办法学院经费,筹设农学院。聘李顺卿博士负责筹备农学院。
1935年夏,农艺系对外招生,录取19人,备选2人。聘冯紫岗先生为农艺系主任兼农场主任、聘贺俊峰先生为农艺系教授。经断续7年的筹备,农学院宣告成立,从而开启了安徽高等农业教育新的篇章。
1952年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安徽大学设师范、农学两院。同年10月,省政府决定安徽大学迁合肥,并成立“安徽大学建校委员会”。翌年5月新校址动工,年底主要建筑竣工。
1953年10月,教育部决定将安徽大学师范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建院。1954年4月,根据省政府决定,农学院迁往合肥。9月10日,农学院正式公告在肥办公。
安徽农业大学
1995年,安徽大学农学院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
2004年,教育部关于2004年度高等学校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批复同意安徽农业大学增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第二学位。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作物学一级博士授予学科。
2010年,安徽农业大学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动植物检疫、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环境工程、动物医学、
土地资源管理、
蚕学、林学、
城市规划、
财务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工作、英语等16个专业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共建院校。
2012年,经教育批准设立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沿淮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黄山茶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合肥肉羊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2013年,被批准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共建院校。
2013年,经教育局批准通过三个本科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代码:081001,工学)、生物制药(专业代码:083002T,工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代码:100402,理学)。
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14年,安徽农业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与美国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组建“农业推广与经济发展联合研究院”。
2015年,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项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验收。
2016年,新增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
2016年,校医院顺利完成搬迁工作,建筑面积约3000平米。
2019年,增设化学硕士学位授予学科。
2019年,“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合作企业战略联盟”成立。
2020年,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
3+1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21年,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
2021年,学校在淮南市
大通区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2022年,学校申报的国家中原山地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合肥)、国家植保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安徽)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种质资源库(圃)。
2022年,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与南京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规模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安徽农业大学共有18个学院(部),现有64个本科招生专业。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安徽农业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2203人,其中专任教师1402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 858 人,占专任教师的61.2%;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07人;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53人、省级人才228人次。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安徽农业大学有ESI前1%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高峰学科4个、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4个。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安徽农业大学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有1个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学校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大力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管理质量,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努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获批“南南合作”项目外语培训定点单位、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安徽海智农业基地”。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
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
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搭建了两国高校乃至两国政府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
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14年,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搭建了两国高校乃至两国政府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7360m2,阅览室座位数33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64.99万册,当年新增21803册,生均纸质图书45.98册;拥有电子期刊345.30万册,学位论文1570万册,音视频798738小时。2021年图书流通量达到7.71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2445.91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519.93万篇。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农业农村部“种质资源库(圃)”、1个安徽省实验室、1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智库等7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术期刊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原名《安徽农学院学报》),1957年创刊,双月刊。是学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主要刊登茶学、作物学、林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和农业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截至2023年5月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几十种国内外数据库及文摘期刊所收录。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课题42项,国家基金479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69项、
社科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14项,选育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220个,授权发明专利1435项,在 CNS子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6 篇,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项。
学校排行
在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安徽农业大学位列全国第162名。
安徽农业大学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行中,位列153名。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徽整体外形为双圆形,庄重典雅。颜色为橄榄绿色。
中间的圆形代表地球或太阳,寓意团结有朝气,下面由安徽农业大学英文(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缩略AAU并列构成一本打开的书籍,寓意用知识托起地球,用知识迎接未来。校徽内有舒同先生所写的“安徽农业大学”校名,1928代表学校建校时间,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为英文校名。
校训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出自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自澶渊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意识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
勤奋: 出自清
平步青《霞外屑·掌故·林西方伯》:“似此勤奋出力之员,岂可拘其家世,不加奖励。意思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
求实:出自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诸葛亮在本传里,是一个非常求实的人,是一个实干家。意思是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创新:出自《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
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至2024年5月
历任领导
安徽农业大学历任校(院)党委书记名录
安徽农业大学历任校(院)长名录
校友情况
学术界
截至2023年5月
朱军,原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
韩移旺,原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盛承发,现任中国科学院农业专家组副组长
刘长安,原安徽农业大学纪委书记
王成树,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课题组长
徐星凯,现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员
商界
截至2023年5月
刘帆,含山县丰华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鞍山市天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九梅,巢湖市黄麓镇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从合,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分管
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副总经理
章万东,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贾长敬,安徽红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所得荣誉
2016年,获“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称号。
2016年,校官方微信获“中国大学新媒体安徽最具影响力高校”。
2017年,获 “全市民防示范点建设达标学校”称号。
2017年,获2017年度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优秀院校奖。
2017年,获安徽省节能先进单位称号。
2017年,获省2016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
2018年,学校官方微信获评“十佳微信公众号”。
2018年,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2018年,获2018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2020年,获国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
2020年,获评“2020年度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先进单位”。
2021年,获2020年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21年,获“2020年度优秀省直档案工作协作组组长单位”称号。
2021年,获2020年全省老干部工作宣传工作优秀单位。
2022年,获评安徽省2021年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2022年,获2022年全国“三下乡”优秀单位。
2022年,获评2022年合肥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奖。
2022年,获“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
2023年,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2023年,获2022年度“三项课题”研究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