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至诚
林至诚
林至诚牧师是闻名海外的大文豪林语堂的父亲,他为漳州平和县坂仔礼拜堂的首任牧师,他不仅对坂仔教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还培养了林语堂放眼世界的眼光以及乐观的性格。
简介
林至诚是漳州天宝五里沙人。他9岁时,其父被太平军拉去当脚夫,从此下落不明。母亲是名普通的农妇,据说会拳术,臂力很强,曾经用一条竹竿,赶走了十几个土匪。这件事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从林语堂的回忆“我父亲是一个牧师,是第二代的基督徒。”可知他的祖母听过福音,接受基督的救恩,成为基督徒。
人物生平
父亲离家后,林至诚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他当上了小贩。卖点零碎的甜食、大米等。他辛勤工作,平易近人。乡里人都喜欢这个小伙子,他的生意逐渐红火。他“曾贩卖竹笋到漳州市,两地距离约十至十五里地。他的肩膀儿上有一个肉瘤,是由于担扁担磨出来的,始终没有完全消失。”林语堂的这段回忆正是这位小贩勤劳的写照。
林至诚虽因家里穷,上不起学。但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很快就和读过书的人一样,掌握了读写能力。24岁时,他听到了神的呼召,如同渔夫彼得放弃船、渔网跟从耶稣,他立刻舍弃红火的生意,进入归正会办的神学院学习。他从神学院毕业后,被按立牧师。他在同安堂会等教会侍奉。1880年,被教会派往平和坂仔礼拜堂担任牧师。
1872年,美国归正会卢玖伯牧师到平和宣教,坂仔人林阮仙、赖盛仔等人,在文峰柴头埔接受救恩,之后回到家乡传福音,并成立坂仔基督教会,由林文曲担任传道。林至诚牧师来到坂仔后,当地人立刻被他风趣的讲道所吸引,他善于将《圣经》的真理和他所编的笑话结合起来,使人在轻松的气氛下,接受了福音。林语堂幽默的妙笔恐怕是受其父亲讲道风格的影响吧。此外,林牧师还有一副如大布道家怀特菲尔德的大嗓门,据说很远都能听到他洪亮的讲道声。
虔诚的信仰加上早年的经历,使得林至诚牧师很同情穷人。他往来于四里八乡,帮助乡亲解决实际问题。哪个乡民家里有困难,哪对小夫妻闹了别扭,谁和谁又吵了架,他都清清楚楚。他很喜欢给人们做媒,尤其喜欢撮合夫寡妇。他还经常打抱不平,为乡亲们讨公道。林语堂曾回忆“我记得他和当地的一个税吏打过一次架。那个税吏领有执照,得在每五日一次的集镇上,由他自己斟酌决定收取捐税。有一个卖柴的人,费了三天工夫,柴,劈成棍状,烘熏成炭,由山中运到集上卖。每一捆卖两百铜钱,而税吏每捆炭要他纳一百二十铜钱的税。家父赶巧在旁经过。看见税吏欺负穷人,上前干涉,于是恶语相侵。人群围起来。最后,税吏表示尊重家父的长者地位,答应减低捐税——减低多少,已经记不清。但是父亲回家告诉我们这件事时,税吏的邪恶不义,还让父亲怒火中烧。”
在林至诚牧养下,福音在当地传播很快,信徒逐渐增多,原有的小教堂已容不下。林牧师带动信徒集资捐款,购买土地,扩建教堂。1886年新教堂落成。这时,美国教友范礼文博士捐款,用生铁铸成400斤大钟,声音可传5公里以上,这钟在林语堂的著作中多次提及。林至诚重视教育事业。1900年,林志诚创办了教会的免费学校铭新小学,吸纳教徒及其他的教徒学习文化。应当说,这所学校为处于封闭地区的坂仔人们学习基督教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场所。
第二年,范礼文博士来到坂仔乡,同林志诚结为好友。他同时把著名的传教士林乐知和他的华人助手蔡尔康等人翻译的大批书籍带到林家。对西学的“痴迷”使林牧师具有了当时中原地区乡下人所没有的放眼世界的眼光,他觉得必须让儿子接受西式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让儿子上学,他省吃俭用,甚至变卖家产,以筹得昂贵的学杂费。林至诚对新式教育的重视,对林语堂日后的成长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一家之长,林至诚并未有用传统的“父为子纲”的教条压迫孩子,而是平等地与自己的子女一起交流、生活,甚至和孩子开玩笑。林语堂回忆到:“他那悠闲的笑声。他对我们孩子,倒是和蔼亲切,但是若以一般年老的父母而论,他也有几分严厉。纵然如此,他还不至于不肯和我们开玩笑,他还会把一个特别的菜放在母亲面前,有时也给母亲布菜。”林牧师“笑的教育”很成功,笑成了是林家快乐的音符,笑使得这个多子女的大家庭一团和气。欢乐的家庭氛围自然塑造了林语堂日后乐观、幽默的性格。
人物评价
林至诚牧师在坂仔教会侍奉42年后告老还乡。1924年出版的《中华基督教年鉴》对他评价道:“闽南基督教会牧师林至诚自幼随母皈主,长肄业教会学校,养成传道资格,林公品行方正,才学兼优,深蒙故老牧师塔马字博士(可能是打马字,笔者注)青睐,学成出传道,授任同安堂会牧师,教会整理,日渐发达,旋因宝鼎乏人,恳切敦聘爰就宝鼎堂会牧职。教治殷勤,阖会爱戴。”
目录
概述
简介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