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瓜镇,隶属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位于楚雄市西北部,距市区6.5公里。面积128.6平方公里。境内有彝、回、白、壮、傣、苗等18个少数民族,世居民族主要是
汉族、
回族和
彝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瓜镇常住人口为148210人。
历史沿革
1951年,为东瓜乡。
1961年,为鹿城公社东瓜管理区。
1962年,为金星区东瓜公社。
1971年,成立东瓜镇。
1984年,改区。
1988年,设镇。
地理环境
东瓜镇属于
亚热带季风区,冬季干燥,夏季湿润,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835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439小时,雨量多集中在5—10月,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干旱,夏秋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5.6度。境内交通便利,楚(雄)大(理)铁路、安(宁)楚(雄)高速公路、320国道穿境而过,楚西货运站地处东瓜小集镇前端。楚(雄)大(理)高速公路入楚雄城立交道口及其联络线建在东瓜。
自然资源
东瓜镇位于
楚雄市西北边,全镇国土面积228.52平方千米,主要种植水稻、
烤烟、
桑树等农作物。镇内拥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坝塘178座,常年蓄水1001万立方,有河流1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全镇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29.9亩,封山育林面积185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4%,实施小流域治理面积25.7平方公里。对重点污染的工业项目进行了技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沙石厂和小煤窑进行了关闭。通过综合治理,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自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村能源工程后,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东瓜镇辖10个社区、3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东瓜镇境内有彝、回、白、壮、傣、苗等18个少数民族,世居民族主要是
汉族、
回族和
彝族。我镇居于边疆文化长廊,佛教和伊斯兰文化可追诉上千年。曾盛行过土主崇拜,
土主庙多建于
乾隆,土主文化其实质所表达的是广大群众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宅安康,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辖区内有信仰
基督教、佛教、
伊斯兰教的广大民众,有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5处,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座,佛教活动场所3处,即观音寺、朝阳寺和飞来寺。每周五为东瓜镇集贸日,各方的私营小商贩、农民群众、游客集聚进行商品交易,主要交易的商品有服装、生活
大宗商品、
小菜、百货、农具、农产品等,每次集市人流量均达万人以上。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瓜镇常住人口为148210人。
经济
农村
2007年,东瓜镇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1309.61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68571万元,比上年的59462万元增加9109万元,增长15.3%;实现
烤烟总产值669万元,粮食总产量148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81公斤。地方财政收入1553万元,财政支出15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7元。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粮经比例达到了64.8:35.2。
乡镇
东瓜镇地处楚雄坝子北部,东临苍岭、西接吕合、南比
楚雄市、北邻
牟定县,地势北高南低,
龙川江贯穿境内,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素有“渔米之乡”和“蚕桑之乡”的美誉。境内有
中原地区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福塔公园、“情人谷”山林公园等旅游资源。
东瓜镇优质蚕桑基地
东瓜镇立足镇情,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巩固粮烟支柱,积极培育以下产业:
粮烟生产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总产量达1518.9万公斤。全镇规范化移栽
烤烟5990亩,完成规模化连片面积500亩以上1片590亩,圆满完成省级优质烟示范样板,完成62万公斤指令性任务和11.78万公斤出口备货任务,实现烟叶收购总值846万元,均价11.47元,实现烟叶特产税169.2万元。在全市15个乡镇排名第三,创历史最好水平。
优质米产业
依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精米
加工厂开发的“岁福香”牌无公害优质米,发展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稻品种,带动千家万户的生产,从而带动农民增收。2007年示范种植无公害优质稻1000亩,产值142.80万元,比种植
常规稻增收17万元。
蚕桑产业
蚕桑种植是我镇的优势产业,通过“支部+协会+公司+基地”联农户的模式,形成了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蚕桑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全镇蚕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镇有桑园2665.12亩,桑农978户,投产2586亩,全年饲养蚕种6881张,产鲜茧24万公斤,实现产值557.3万元,平均斤价23.20元。全年养蚕收入上万元的桑农有480户,5000至10000元的有290户,3000至5000元的有50户,3000元以下的有80户。
交通
境内交通便利,楚(雄)大(理)铁路、安(宁)楚(雄)高速公路、320国道穿境而过,楚西货运站地处东瓜小集镇前端。楚(雄)大(理)高速公路入楚雄城立交道口及其联络线建在东瓜。
社会
科学技术
2007年,东瓜镇全镇计划各类
水利工程279件,完工279件。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工程1件,烟田建设工程1件;坝塘工程5件;小流域工程1件,小康水利工程1件,抽水站沟道改造1件,新建机耕道路1件,各类沟渠清淤270件(长59.1KM),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件,解决了419人、307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灌溉面积3585亩。新增蓄水9.9万立方米,投入劳动积累工20万个,工程总投资394.88万元,其中各级补助237万元,群众投资和以劳折资157.8万元。
投资15万元建成龙河完小师生宿舍楼;投资80余万元的刘家明德希望小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80余万元的永兴完小综合楼已完工。
东瓜镇2007年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培强做大重点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农业生产领域关键是引进、培育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从注重产量增加转向突出品质提升,着力培育优质稻、制繁种、蚕桑、畜牧业等主打产品。
已全面启动公民科学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科技入户工程,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重点抓好科技示范村、户建设,以典型引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全镇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119场次,受训人数达11041人次,其中:开展三天以上的培训14场次,共培训1387人次。蚕桑协会、人工食用菌协会、养蜂协会等专业协会得到发展和壮大,并培养和扶持了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乡土科技人才。全年共推广农业科技措施8项,其中
种植业5项,养殖业3项。据测算,农业科技综合覆盖率达92%以上。
教育事业
2007年,东瓜镇中心学校有中学(永安中学)1所,教师45人,学生719人;
中心小学1所,教师39人,学生362人;村级完小17所,教师172人,学生3390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中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永安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中考600分以上达9人,上楚雄一中线5人。中考
高中上线率为46.2%,升学率在全市16所乡(镇)中学中排名第2位。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德育工作,中心校已成为“校风优良、教学优质、环境优美”的“三优”学校,跨入了省一级示范学校行列。
文化事业
东瓜镇全镇42个村小组有了文化活动室,有文艺宣传队4支,文化示范户10户。全年放映电影28场次,观众达3490人次。组织永安业余艺术团、吉东艺术团、桃园双坝业余演出队和竹元村文化演出队举办农村业余文艺汇演32场次,观看演出群众达1,6000余人次。组织龙河村委会夏家冲龙灯队在
春节期间跳灯火150多场次,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环境
投资近70万元建盖了996平方米的业务综合楼,投资10万元对门诊综合楼、病人厨房、病房进行了装修改造。
密切配合州、市党委、政府以及移民部门做好
青山嘴水库建设,完成了“三通一平”工作,修通进库公路5.38公里,2006年11月16日导流洞工程正式开工。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49997亩,完成了4500亩封山育林任务,封山育林面积累计达18500亩,天保公益林105亩,义务植树2000株,巩固退耕还林2429.9亩,兑现退耕还林补贴款63.1774万元;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5.4%;完成2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
文物古迹
镇子居于边疆文化长廊,佛教和伊斯兰文化可追溯上千年。曾盛行过土主崇拜,
土主庙多建于
乾隆,土主文化其实质所表达的是广大群众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宅安康,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辖区内有信仰
基督教、佛教、
伊斯兰教的广大民众,有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5处,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座,佛教活动场所3处,即观音寺、朝阳寺和飞来寺。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东瓜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