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鸻(学名:Burhinus oedicnemus),是
石鸻科、石鸻属的中型涉禽,石鸻体长32-59cm,体羽浅色。上体浅褐色带黑色条纹,下体偏白,胸部带浅色条纹,不少种类翼上有白斑。它的鸣声黄昏时会集体发出双音节的哀号声,夜间通常发出多种刺耳的锉磨声、嘶嘶声或吱吱声。巢浅坑,在土壤中、
鹅卵石间或沙堆中,无衬材或衬以些许碎片。卵窝卵数通常为2枚;乳白色、浅黄色或浅褐色,带黑色和紫灰色斑;在石鸻这一种类中,卵平均重38克。孵化期24~27天.
早成雏长飞羽期为36~42天。它们的食物为陆上的无
脊椎动物、小型脊椎动物、沿海的蟹和
软体动物门。石鸻分布于南欧、
北非、
亚洲、大洋洲和
南美洲等地区。
石鸻前额白色,头顶、背、肩灰褐色或沙褐色、具黑褐色纵纹。眼先白色,有时自嘴基至眼有一黑褐色线位于眼先,头两侧黑色,眼特大、黄色,其外有一窄的黑圈,眉纹宽而显著、白色,前端分岔,沿眼上下包围眼,有的前端并与额部白色相连,此白眉将头侧黑色分割成眼上下两道。颊和喉白色,鹗纹黑色,像黑色八字位于口角。飞羽黑色,外侧3枚初级飞羽具一宽的白色横带,其次3枚初级飞羽全黑色,内侧初级飞羽白色具一宽的黑色带斑,次级飞羽黑色,基部白色。翅上小覆羽灰褐色、黑褐色和白色,形成翅上黑色和白色两道带斑,中覆羽和大覆羽灰色,翅下面白色,但飞羽尖端黑色。初级飞羽基部横跨一黑带。下体白色,前颈和胸缀有皮黄灰色具黑褐色条纹。
石鸻主要栖息于多石的低山
荒漠及大的河流和湖泊岸边,也出现于海滨沙滩和潮涧带,有时也到距水域不远的草地、干涸的沙石河床和多石的荒野和半荒漠地区。
石鸻常单独或小群活动。石鸻善走,夜行性,主要在晚上、清晨和黄昏活动,偶尔白天也活动。性机警而胆小,当有声响时,首先隐蔽起来,当人迫近则走开或飞走,飞行快而有力,卧伏地面时头平伸。主要以蟹、虾、螺等
甲壳亚门、
软体动物门、昆虫、小型
爬行纲和
两栖纲为食,有时也吃
鸟卵。
石鸻的繁殖期为1-8月。一雌一雄制。营巢于沙石河边或河边沙地以及沙与岩石混杂的地上。巢实际上为裸露沙石地上的凹坑,并不真正营巢。每窝产卵2枚,卵的大小为46.6-51.2mm×35-38mm。雌雄轮流孵卵。
石鸻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²,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