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中含有原子的一类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介电性能、
化学稳定性、耐候性、不燃性、不粘性和低的摩擦系数等特性。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氟树脂的主要品种有聚
四氟乙烯(PTFE)、
聚三氟氯乙烯(PCTFE)、
聚偏二氟乙烯(PVDF)、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PVF)等。其中以聚四氟乙烯为主。
聚四氟乙烯可以在260℃高温下长期使用,-268℃低温下短期使用。介电性能不仅优异,且不受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和工作频率的影响。在高温下也不与强酸、
强碱和
强氧化剂起作用,即使在“
王水”中煮沸也无变化,故有“塑料王”之称。润滑性特别是自润滑性很好,对钢的静摩擦系数仅0.02,动摩擦系数0.03,自摩擦系数0.01。主要缺点是有冷流性,在负荷和高速条件下尺寸不稳定;刚性、耐磨和压缩强度较差,需加硫化和
青铜粉等填料改性;耐辐照性和加工性不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不仅具有聚四氟乙烯的原有特性,而且高温机械性能(250℃拉伸强度为13MPa,而聚四氟乙烯为8.5MPa)和加工性能大为改善。
氟塑料46的最大优点是加工性、阻气性和低温柔性好,耐冷流性优,但耐高低温性能比聚四氟乙烯差,耐
应力开裂性能欠佳。
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改善了氟塑料46的应力开裂性,高温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优于氟塑料46和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聚三氟氯乙烯的特点是透明性、尺寸稳定性和粘接性好,但耐温性较差。
聚偏二氟乙烯、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都是机械强度好和韧性大的氟树脂,耐辐照性优良;聚偏氟乙烯还是压电性和热电性极好的功能材料。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可耐大气老化30年以上。
偏氟乙烯六氟
2-甲基丙烯共聚物可在280℃以上高温下长期使用,主要问题是价格昂贵,常温下发脆。
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4年,
德国的F.施洛费尔和O.舍雷尔研究成功的
聚三氟氯乙烯,是氟树脂的第一个品种。1938年,
杜邦的R.J.普伦基特发现并于1945年工业上生产了聚四氟乙烯,这是最早工业化的氟树脂产品,以后不断开发出新品种。80年代初世界上已工业生产和批量生产的有11种,聚四氟乙烯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1984年,世界氟树脂需要量超过30kt,其中聚四氟乙烯占70%。
中国氟树脂的研制始于50年代后期。1965年以后,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
氟塑料46等相继投产,其他品种亦先后研制成功或已小量生产。
氟树脂常用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制得成型用产品,用乳液聚合制得涂料用产品。聚四氟乙烯则多用悬浮聚合和分散聚合法生产。悬浮聚合制得的悬浮聚
四氟乙烯,系在聚合釜中以水为介质,
过硫酸铵作
引发剂,
稀盐酸为活化剂,使四氟乙烯于0.5~2MPa压力和40~45℃下引发聚合制得白色粒料,经捣碎、研磨、干燥得到不同粒度的粉状产品。分散聚合时需加少量
分散剂(
全氟辛酸)和
稳定剂(氟碳化合物),以氧化还原体系催化剂进行引发聚合。聚合有高压和低压之分。高压为2MPa和25℃,低压力0.6~0.7MPa和10~38℃。聚合所得分散液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后,于15~20℃进行机械搅拌,再经凝聚、洗涤、干燥,即得白色松散粉状产品──分散聚四氟乙烯。分散聚合制得的含聚四氟乙烯20%左右的分散液,加入
乳化剂,制得固体含量约为60%的乳白色乳状体的
聚四氟乙烯浓缩分散液。
氟树脂多数可用一般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方法加工成各种制件。唯聚四氟乙烯因熔融粘度高达10~10Pa·s不能流动,难用一般方法加工,需用类似于"粉末冶金法"──冷压与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加工。即先在模具内以20~30MPa压力冷压成型后,于370~380℃烧结,制成板、棒、管或垫圈、轴承、阀门等制品;或先制成毛坯,再经机械加工成薄膜或各种零部件。分散聚四氟乙烯则用挤出成型制成薄壁管、细棒、异形材、电线电缆被覆层、管道、丝扣密封用生料带等。而分散液则可用喷涂、流延和浸渍等工艺制得相应制品。
氟树脂可作化工用管、阀、泵和贮槽的衬里;电子工业用耐热防腐电线包皮等绝缘材料;飞机、航天器和电子
计算机的配线;机械工业用耐磨、自润滑轴承、活塞环和垫圈等;
造纸工业、印染和
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用筒,建筑用材料等。氟树脂作涂料、胶粘剂和合成纤维的用途也很广,如聚四氟乙烯纤维可用于耐热防蚀滤布、防护服、
宇宙服和
全氟离子交换膜衬布。此外,聚四氟乙烯还可作人工血管、
气管和心肺装置等医用材料,
氟塑料46薄膜可作血液保存袋;
聚偏二氟乙烯薄膜可用作立体扬声器和强力
传感器的材料,抽成丝可作钓鱼线等;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可用作耐辐射材料;XR树脂即四氟乙烯-全氟(
乙烯基多氧基
磺基)醚共聚物,主要作氯碱工业用离子交换膜(见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