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是常见血管性疾病,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脑动脉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50~69岁患者居多,约占总发病率的2/3。动脉瘤病因不明,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并存导致。未破裂动脉瘤可无症状,较大的动脉瘤可压迫邻近脑组织或脑神经出现相应的局灶症状,如癫痫、偏瘫失语症、视力和视野障碍等。动脉瘤破裂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等。本病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和介入栓塞治疗。本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破裂后可导致脑膜刺激征、偏瘫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颅内动脉瘤如能及时确诊、合理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防止瘤体破裂,预后较好。
病因
造成脑动脉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合并腔内压力增高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与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另外,感染、外伤等也可以导致动脉瘤的发生。
临床表现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
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患者剧烈头痛,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阳性。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患者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
2.局灶症状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视不能,直、间接光反应消失。有时局灶症状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被视为动脉瘤出血的前兆症状,如轻微偏头痛眼眶痛,继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此时应警惕随之而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出血如形成血肿;或其他部位动脉瘤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梗死,患者可出现偏瘫,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症。巨大动脉瘤影响到视路,患者可有视力视野障碍。
3.分类
动脉瘤出血后,病情轻重不一。为便于判断病情,选择造影和手术时机,评价疗效,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
(1)一级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2)二级头痛较重,颈强直,除动眼神经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3)三级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度脑症状。
(4)四级半昏述、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
(5)五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
4.其他症状
检查
诊断
症状体征
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
危害
预后
预防
参考资料
脑动脉瘤.科普中国网.2024-08-03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
2.局灶症状
3.分类
4.其他症状
检查
诊断
症状体征
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
危害
预后
预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