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伊
李志伊
李志伊(1909-1993),出生于河北高邑县,1933年进入北平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学习。他在陶瓷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并创制了新的钧瓷技艺。
人物简介
李志伊(1909~ ),河北高邑县人。
1933年就读于北平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在校选窑业课,并开始积累有关钧瓷的资料。大学毕业后,李志伊为研究钧瓷,于1936年8月到河南禹县,就任禹县陶瓷职业学校代理校长,并把学校搬迁到县西南30公里的钧瓷发源地——神垕镇。任职3年中,一面自编钧瓷教材,指导陶瓷实习课,积极培养人才;一面从事陶瓷的考察研究,创制新的钧瓷技艺。
1939年,李志伊任郑县工业职业学校工业化学、陶瓷学教员兼业务主任。1946年春,李志伊等租赁一个小窑,办起“建华实验瓷厂”,边生产边研究。李志伊和任坚两人共同研究,提出用当地的方解石钟乳石代替木灰的新设想,成功后即在神各瓷厂推广应用。
1957年元月,李志伊任河南省工业厅工矿试验所工程师。当时河南省人民政府提倡发展白瓷,他以巩义窑址高岭土安阳市长石为原料,试制出锌白釉瓷。1958年,李志伊被派到神垕国营瓷厂专门从事钧瓷的恢复和研究。他和卢氏兄弟等密切合作,用比较先进的测试手段,测定炉温和炉火气氛,找出了钧瓷烧成的规律,制订了“炉钧”工艺,做到了“窑窑成”,结束了烧钧瓷“十窑九不成”的历史。从1957~1963年,经过6年反复试验,基本上找到了古钧的烧成规律。他还配制成功金红、垕砂红、玫瑰红、桔红等釉色,并对当时适用的钧釉减少针眼毛孔,对暗釉(弱光泽木光泽)和亮釉(强光泽釉)钧瓷工艺学方面都有所创新。
1962年,李志伊任河南省轻化设计院轻工室副主任,并被推选为全国硅酸盐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64年,他将自己对钧瓷釉研究的成果,编写成《现用七种钧釉的初步探讨》一书。“文化大革命”中,李志伊遭冲击,下放劳动。后平反。1981年6月,李志伊任高级工程师。1982年,河南省一轻厅科研所根据他的提议,应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古钧瓷胎中铁、钛含量的变化规律和临汝大峪店、严和店、禹县刘家出土的古瓷胎中铁、钛含量的差别,提出了“钧台窑”制胎用料的推断,即“钧台窑”早期制胎用料取自临汝大峪店,中晚期取自临汝严和店和禹县刘家。有关论文发表在《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文摘中。1985年元月,李志伊离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