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论》是2009年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
汪应果。本书分为六章,主要讲述了作家巴金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创作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十五本短篇小说集、三十本散文集以及二十余部翻译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高产作家之一。巴金论主要内容包括:巴金早期
世界观的形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巴金的创作、《
激流三部曲》、
抗日战争及战后时期巴金的创作、解放后巴金的创作等。本书旨在展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成就。
汪应果,江苏
南京猿人。1959年毕业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系研究生部。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l96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海殇》,专著《巴金论》、《科学与缪斯》等。
《巴金论》讲述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曾以这样高昂的笔调,描述过文艺复兴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上、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恩格斯这一段精辟的论述,完全可以运用于我国的“
文艺复兴”——
五四运动。在这场时代的大风暴中,的确诞生了一批“巨人”。巴金,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步入中国文坛起,就像一颗耀眼的巨星吸引了海内外读者的注意。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已经写下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十五本短篇小说集以及三十本散文集,并翻译了二十余部外国作品,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产量高。
二、对革命道路的紧张探求——《灭亡》、《新生》、《
爱情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