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吻蝠
犬吻蝠科犬吻蝠属蝙蝠
皱唇犬吻蝠(学名:Chaerephon plicata),又称犬吻蝠或皱唇蝠,是一种属于犬吻蝠科犬吻蝠属的蝙蝠品种。皱唇犬吻蝠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无危物种。皱唇犬吻蝠于1800年被苏格兰科学家弗朗西斯·布坎南-汉密尔顿描述为一种新物种,最初归类为蝙蝠属,学名为Vespertilio plicatus。种名“plicatus”拉丁语意为“折叠”,可能指的是其皱褶的嘴唇或折叠的耳朵。
形态特征
犬吻蝠科成员体型从微小到很大,吻宽阔,有些种类嘴唇有褶皱,没有鼻叶。犬吻蝠科成员尾部较长,部分尾巴露在尾膜之外,略似鼠尾。犬吻蝠科成员翅膀扇动频率比其他多数蝙蝠更快,飞行迅速。皱唇犬吻蝠的前臂长度为40-50毫米(1.6-2.0英寸),毛皮呈深褐色,牙齿公式为1.1.2.32.1.2.3,共30颗牙齿。
生境分布
生境:热带, 亚热带
分布于中国的贵州省, 甘肃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在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科科斯(基林)群岛、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地区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皱唇犬吻蝠为群居性动物,于泰国可以见到超过十多万只蝙蝠同一时间由山洞飞出。它们飞行速度高,但灵活度比其他蝙蝠较低。皱唇犬吻蝠为食虫性,主要捕捉飞蛾类甲虫这类昆虫。
科目种类
犬吻蝠科辖下则有真蝠属(大真蝠)、加勒比海犬吻蝠属(秘鲁犬吻蝠)、獒蝠属(獒蝠)、裸蝠属(裸蝠)、非洲犬吻蝠属(加纳犬吻蝠)等等之数种哺乳纲
保护现状
一些地方种群可能受到过度捕猎采食、森林砍伐导致的栖息地丧失、洞穴干扰以及因为被视为害虫而受到迫害的威胁。例如,在缅甸北部由于石灰石开采用于水泥制造,以及在金边因为被视为害虫而被消灭的数十万只蝙蝠群。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境分布
生活习性
科目种类
保护现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