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越(1430-1502),字尚矩,
宁都县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出使朝鲜,著有《
朝鲜赋》。董越是探花及第,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文僖。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九九法则”,对
中原地区封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董越的主要作品有《使东日录》《朝鲜赋》和《文僖集》。
人物介绍
董越(1430~1502),
成化五年(1469)张升榜
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
编修。两次奉旨出任科考官,选中
王鏊、
梁储等,后均为一代名臣。弘治元年(1488),越以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同刑科给事中王敞使
朝鲜(颁诏正使),凡朝鲜馈赠给他个人的物品,一件未受。因述所见闻,以作《
朝鲜赋》,记述朝鲜的民情风俗,内容极为丰富,且颇富文采,国人广为传诵。累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卒赐葬,祭赠太子少保,谥文僖。文渊
大学士李东阳还亲为董越撰写墓志铭,称董越诗文“清峭简洁,脱去尘俗,没有倔怪诞语。”越少孤贫,事母甚孝。性少嗜欲,敦厚节俭;风彩凝重,言行有则;乐道人善,不背人说短,不轻许诺。还著有《使东日录》、《圭峰文集》、《董文僖公集》等传于世。其生平事略 《
中国人名大辞典》和 《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均有载。
影响与评价
影响
政治
董越
高中探花,步入仕途,在翰林院为官二十余载。曾向
朱见深上疏《论西北备边事宜》,指出西北边境的明军存在将领多为膏粱子弟不恤军士,兵士之中南人过半,性多软怯、体不耐寒为夷狄所轻,军费开支仅依靠漕运受限甚大,赏罚不分明且论功多徇私等宿弊,提出择名将、增
土兵、广屯戍、明赏罚等整饬边防的相应对策。在南京工部尚书任上,虽公务繁忙,但无论是上供之服器,还是
首都内外的土木之费,董越处置均井然有序,并提出“节俭”之主张。董越身故后,被赠太子少保,谥文僖,可见其文才为朝廷所公认。
外交
朱祐樘登基(公元1488)后,董越以太子侍从官的身份出使
朝鲜,是
赣州市最早出使国外的使臣。他在朝鲜七十天,除了向朝鲜的国王和群臣宣传明帝的德政,参与各种国事庆典外,还沿途认真地考察山川物产、风土民俗,回国后整理资料,写出了《
朝鲜赋》,记录其山川、风土、人情;而所作的题咏更是很多,被国人出版传阅。回国时,朝鲜赠给他个人的物品,他连一件都没有收。因在出行时不犯秋毫,清廉
耿介,朝鲜君臣上下对以董越为首的出使人员大加称赞。此后,朝鲜在择取本国内官使臣时还以董越一行为表率。
文化
朱祐樘即位后,开始
编修《宪宗实录》,董越为编修官之一。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因董越博学,熟悉本朝典制,故士大夫议礼者,多依董越之意见。董越撰写了许多
赣州市各邑涉及民生、文教相关的营建事迹的篇章,明嘉靖《赣州府志》中多有收录。如为赣州府学、
赣县区县学撰写的《重修府县儒学记》,为赣州府城西隐山大观亭撰文,为
宁都县重修城墙撰文,为各县新建官廨撰文,如赣县《皆春堂记》,
瑞金市《绵江公馆记》,
石城县《琴江公馆记》《会昌县肇造公馆记》等。
教育
董越升侍读,直径筵,为太子讲学九年,每讲均能使太子受到很深的启迪。在担任经筵讲官时,为帝王讲解经史。面对
朱见深,他“屡有开陈,上多感悟”。进为日讲官,他讲解“敷奏明畅,义归
于正”,
朱祐樘每次聆听均全神贯注,对其赏赐颇厚。
诗文
董越善于文辞,其著作《
朝鲜赋》《使东日录》等传播甚广,另有一众诗文流传于今,是明代
赣州市乡贤的杰出代表。董越对于家乡的山川胜景吟诵颇多,如其《十二境诗寄金邑侯并引》,对
宁都县的十二胜景各赋一首,以五言古诗的形式娓娓道出家乡山川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典故。
评价
“董越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他对母亲十分孝敬,且将祖辈田产全都让给其兄。”“董越端庄俊伟,长得一表人才,性情温厚,言行举止,均有法度。他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而从不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博雅文化旅游网评)
董越“两次奉旨参与选拔科考人才,被称为办事得力,能够识别优秀人才。”他“负责京都附近南片地区的考察,以客观、公正闻名。”“在尚书任内,就当时的施政弊端多次提出‘除宿弊,倡节俭’的主张。”(《宁都大文化观》评)
董越“成为
赣州市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官。”“回国时只带走自己笔记的卡片,
朝鲜赠送的物品一件未拿,全悉退回,其廉洁自律的品格深受人们的称赞。”(宁都共青团评)
“董越自小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官至尚书,尽职守。”“品行出众、学识渊博。”“为官清介端谨。”“作为外交使臣,董越为明朝廷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密切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贡献。”“董越于诗文一道,不尚华丽辞藻,主张‘文章贵规矩,尤尚警策,苟执常不变,虽多而无所用’,
李东阳对此深表认同,他称赞董越文章诗歌‘典雅优裕,无烦雕琢’。”(黄露 汪婧倩评)
“董越能诗善文,一生著作丰厚。”“明代‘前七子’之首的李东阳,对董越的诗文有很高的评价,说‘公所为诗文,大抵皆清峭简洁,脱去俗尘,不为诘屈怪诞之语’。”(人民日报客户端评)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董越生前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其中《
朝鲜赋》一卷、《使东日录》一卷和《董文僖公集》四十二卷已被整理并正式出版。此外,在各种地方志中也散落着他的许多诗文。例如,在明嘉靖时期的《赣州府志》中,就收录了他为赣州府学和赣县县学所写的《重修府县儒学记》,为赣州府城西隐山大观亭所作的文章,以及为
宁都县重修城墙、各县新建官廨所撰写的多篇文章,如赣县的《皆春堂记》,
瑞金市的《绵江公馆记》,
石城县的《琴江公馆记》和
会昌县的《肇造公馆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