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理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Physiological Sciences)是中国生理科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性和科普性的法人社会团体。
学会成立于1926年初;1980年6月,学会加入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UPS);1990年,学会加入
亚洲和大洋洲生理科学联合会。
据2018年4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10个工作委员会;拥有会员总人数2114人,通讯会员3人,留学生会员12人。
发展历史
1926年初,由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任主任
林可胜教授发起创建的,作为发起会员的有
吴宪等17名中国的和外籍的学者。学会成立后即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为推动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26年9月,举行了第一届年会,并决定出版学会的学术刊物。
1927年1月,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号问世。到1937年,学会共举行了10次年会,会员发展到113人,会员的专业包括生理学和相关专业如生物化学、
药理学、解剖学、微生物学、
病理学和
临床医学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学会的全国性学术活动被迫停顿。许多大学迁至
四川省、
云南省和
贵州省几省。迁至成都的南京
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
蔡翘教授组织了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组织生理学工作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出版《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简报》。在北京,
张锡钧教授代理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并继续出版中国生理学杂志,直到1941年日军占领协和医学院后,杂志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中国生理学杂志于1948年复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会于1950年在北京举行了会议,选举了新的理事会。会后,学会进行了恢复各种活动和杂志的出版等工作,会员人数也很快增加。
1953年学会理事会决定将学会扩大成为中国生理科学会,会员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
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实验生物学等学科的科学工作者。经过筹备,1956年举行第13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会员有1269人,学会正式更名中国生理科学会,有22个分会和11个地区组织。学会还成立了生理、生物化学、药理、病理生理、生物物理和营养共6个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理学杂志》由
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复刊,更名为《
生理学报》;并在北京创办《
生理科学进展》杂志,出版综述性学术论文。
1957年以后,由于受到接连的政治运动的影响,学会的活动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会活动则完全停顿。
1977年,学会理事会筹备恢复学会的工作。
1978年,学会在
青岛市召开了第15届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生理学报》和《生理科学进展》也都复刊。随着全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生理科学工作者的队伍迅速扩大,学术活动日益活跃,国际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由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专业相继成立全国性的学会,中国生理科学会于1985年底又恢复中国生理学会的名称。此外,学会又出版了《应用生理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生理科学杂志》和学会的内部刊物《生理通讯》。
1980年6月,由
冯德培和
王志均代表学会与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代表Kovach和Thurau在上海签署了备忘录,明确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所属中国名下有两个团体会员,即位于北京的中国生理学会和位于
台北市的生理学会。此后,中国生理学会正式成为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1990年,中国生理学会正式加入
亚洲和大洋洲生理科学联合会,成为团体会员。中国生理学会
杨雄里副理事长在第一届亚洲和大洋洲生理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上被选为理事会副主席。
组织体系
代表大会
• 最高权力机构
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学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会;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学会的工作方针、任务;
(六)通过提案;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 执行机构
理事会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和组织学会的日常工作,并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产生和罢免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情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学会机构的设置(办事机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负责筹措学会的活动经费,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学会的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学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机构设置
据2018年4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10个工作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转化
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中医院校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比较生理学专业委员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应激生理学专业委员会、血液生理专业委员会、消化与营养生理专业委员会、疼痛转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体适能研究专业委员会、基质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外事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开发、仪器工作委员会、基金工作委员会、张锡钧基金委员会
组织成员
据2018年4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拥有会员总人数2114人,通讯会员3人,留学生会员12人。
业务范围
(一)举办各种全国性生理科学领域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和各种专题讨论会、讲习会;
(二)编辑、出版、发行生理科学的刊物、书籍和音像制品;
(三)向政府和社会的有关方面反映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对公众及会员开展生理科学领域的继续教育,普及生命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思想和先进技术;
(五)开展生理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六)鼓励并组织会员和生理科学工作者在国家有关生理科学领域的科技政策、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发挥咨询作用和参与科学论证;
(七)向国家和社会举荐人才,表彰和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生理科学工作者;
(八)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标准制定、成果鉴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组织和举办科技展览,编审科技文献,提供科技咨询和服务;
(九)认定会员资格,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
学术成就
学术期刊
《生理学报》已被美国“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Biological Abstracts”、“Chemical Abstracts”、“Index Medicus”、 “BIOSIS Previews”、
荷兰“Excerpta Medica”、“
Scopus”、
波兰“Index Copernicus”、“
日本科技文献速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和“
俄罗斯文摘”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生物类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生理学和相关生命科学的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实验技术及以本人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刊登军事医学研究、特殊环境生理学(特别是高原、寒区、热区生理学,航空、航天、航海与水下生理学以及各种物理和
化学等环境因素所致的生理学问题),劳动、运动与训练生理学和与应用生理相关的基础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
生理科学进展》刊登有关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理学、病理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营养学及有关的免疫学等方面的综述论文和小专论,辟有刊头专文、评述、获奖成果、专题讲座、生理科学、生理科学与临床等栏目;已被CA化学文摘(美)(2011)、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收录。
学术合作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IUPS)带来信息,希望中国生理学会加入IUPS。经过联系磋商,并经国务院领导批准,1980年6月21日IUPS代表,秘书长Kovach和接纳会员委员会主席Thurau来到
上海市与中国生理学会代表、
冯德培和
王志均两位副理事长签署了上海备忘录,明确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IUPS所属中国名下有两个团体会员即位于北京的中国生理科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Physiological Sciences)和位于
台北市的生理学会(The Physiological Society Located in Taibei)。
1986-1989年间,泰、日等国生理学会提出并筹备成立亚大地区生理科学会联合会(FAOPS),邀请中国生理学会为发起国学会。1990年中国生理学会正式参加FAOPS作为团体会员,由
杨雄里副理事长代表学会参加理事会并被选为副主席。1994年FAOPS在上海举行了第三届亚大地区生理科学大会。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 中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优秀论文评奖活动
1983年
春节,
张锡钧教授致函
冯德培理事长,将他原存于
美国银行的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工作时的福利金2万美元全部赠与学会作为奖励青年生理学工作者的基金。每二年一次举行中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优秀论文评奖活动,优胜者发给奖金。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会徽的制作原则为圆形,中间为学会英文缩写APS演化的图形构成,外围写有中英文学会名称。
精神宗旨
促进
中原地区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推动中国生理科学人才成长和提高,推动中国生理科学发展和普及,促进生理科学技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会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