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宣示
孙权所求,诏令所报,所以博示。逮于卿佐,必冀良方出于阿是。荛之言可择廊庙,况繇始以疏贱,得为前恩。横所盱睨,公私见异,爱同骨肉,殊遇厚宠,以至今日。再世荣名,同国休戚,敢不自量。窃致愚虑,仍日达晨,坐以待旦,退思鄙浅。圣意所弃,则又割意,不敢献闻。深念天下,今为已平,权之委质,外震神武。度其拳拳,无有二计。高尚自疏,况未见信。今推款诚,欲求见信,实怀不自信之心,亦宜待之以信,而当护其未自信也。其所求者,不可不许,许之而反,不必可与,求之而不许,势必自绝,许而不与,其曲在己。里语曰:何以罚。与之夺;何以怒。许不与。思省所示报权疏,曲折得宜,宜神圣之虑。非今臣下所能有增益,昔与文若奉事先帝,事有数者,有似于此。粗表二事,以为今者事势,尚当有所依违,愿君思省。若以在所虑可,不须复貌。节度唯君,恐不可采,故不自拜表。
大意如下(如需精准译文,恐非一时之功):尚书在朝廷上宣读了
孙权的请求,之所以公文通告,就是为了让大家都知道。下传给群臣,想必是让臣子们献计献策。古代
贤君治国,朝廷也可采纳粗野之民的建议。而
钟繇我最初是贫贱之人,与先帝也没有什么亲情或交情,但却受到不少恩惠。意外地受到宠爱,于公于私都颇得重视,这种优厚的待遇一直至今。钟家两世荣华,蒙受国恩,我岂会不自思量。我常常夜不能眠,想到自己粗鄙疏浅,不能报国。皇帝似乎对孙权的投降的请求不以为然,想到这里我又犹豫了,不敢再申述自己的意见。但又想到,如今的天下,大部分已为我魏国平定,
孙权之所以来献礼投诚,想必是震慑于
皇帝的天威。估计他是有诚意的,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高高在上者本来就容易与人疏远,况且我们也没有让他们见到我们的诚意。如今孙权拿出诚意来,想要我国相信他,其实他很担心我们会不相信他,这时我们应该以诚信待之,安抚他的不够自信。他所请求的,不应该不答应。如果答应了他,他的使节回去以后,也不必指望他一定能信守诺言诺言;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他请求而不答应,他一定就会孤注一掷与我国作对了。答应了他而他不真的来归附,那失信在他。俗话说:答应给人的东西又抢回去,就该处罚他;答应他的却不给他,他就会被激怒。我思前想后,觉得朝廷公示的
孙权所上之书,如何定夺,终归是
皇帝之事,作臣子的不能左右。当年我与
荀彧(字文若)跟随先帝之时,也曾遇到几件事,与今天的事情况类似。简单地说两件(两事的具体描述可能
钟繇另附了,不在此表之中),我觉得如今的情势,应该对今天的事情有参考意义。惟愿陛下斟酌。如果您觉得我所想有道理,也不用回复。总之
决定权在陛下。考虑到我的建议有可能不被采纳,所以我就不亲自把这个表交给陛下了(而是托人转交)。
《
宣和书谱》评价钟繇书法:“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此帖是元常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
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之后传下来的是逸少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
汉隶古意,全是真书笔法,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
萧衍认为此
王羲之临本“势巧形密,胜于自运”,更胜原迹。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
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传说钟繇在当时书家
韦诞住所,见蔡真迹,苦求不得,心急槌胸,因而呕血。太祖
曹操拿五灵丹救活了他。韦诞死后,钟繇密使人盗发其冢,终获蔡邕手迹,因而领悟到“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始得其笔法精髓。
故宫博物院藏,
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即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相传
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又传给
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仍存的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 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它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从《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如赵孟頫、文徵明、王宠、黄道周等。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因此,钟繇《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