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京乐
皮影艺术大师
潘京乐,皮影艺术大师年近八旬的潘京乐是华州皮影戏目前的领军人物,也是最年长的仍有能力演出的表演大师,有皮影戏“活化石”之称。
2020年8月7日,潘京乐因病逝世,享年92岁。
人物经历
皮影艺术大师潘京乐,15岁开始学习皮影,5个月后登台演出就一炮走红,有五月红的美 誉。潘老最擅长的是细腻悠长的“碗碗腔”,这种嗓音中略带着哭声的唱腔,跌岩起伏,感人至深。他 将200多个全本戏记得滚瓜烂熟,随便哪一出都能随时地唱四五天都不用休息。
潘老现在已经很少登台演出,在陕西雨田社主要致力于皮影戏的抢救和发展工作;培养皮影新人,指导皮影的表演和雕刻,保存皮影戏的声像资料。
潘老的最大心愿,就是古老的华州皮影文化不会从自己的手上失传。
潘京乐出生于1929年的寒冬,一个战火纷飞,土匪横行的年代。老伴在他40出头就过世了,留下6个儿子。把小的拉扯大,给大的找到媳妇,给儿子们盖上房子,从旧社会国民
党老总们的嚣张霸道,到红卫兵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他都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着,养活孩子,成为生命唯一坚守的信仰。生活的风雨,却成就他著名的“哭腔”。
1990年,张艺谋为拍摄电影《活着》,采访了潘京乐、魏金全等著名皮影艺人。
2004年秋,华州区有一场在田野里的皮影演出,唱到一半时,秋雨不期而至,潘老汉声音陡然一变,变得沙哑,变得更尖,眼泪也滚滚而落,梧桐树下,晕黄的灯光在雨中氤,当场所有的观众声泪俱下。60多年来,潘老不但唱遍了渭河南北,还把皮影戏唱到了北京市上海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甚至唱到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潘老最大的心愿,就是古老的华州皮影文化不会从自己的手上失传。
为了让华县皮影摆脱目前面临的“千古绝唱”困境,并使华县今年内能如愿捧回“中国皮影之乡”的荣誉牌,华县政府授予潘京乐、汪天喜等16位民间艺人“华县皮影传承人”称号,他们一直从事皮影演出或雕刻都达15年以上;同时华州区还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皮影传人。
2008年11月底,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老艺人潘京乐坐在门口感叹:“老了,没有给后人留下点东西。”原因是前两天雨田公司为他录戏,想留下他最后的声音,但他常常满头大汗,连一折戏都唱不了。我一直记着他的另外一句话,那是2006年7月,他在一个土坯房里来回踱步,反复说“毕(完)了,莫(没)人学了!陕西华县有这么个民俗音乐,“四喜(魏振业)的花脸,秃子娃的旦,听
得叫人忘了吃饭,外乡人到这里把戏看,都想把家搬华州区。”潘京乐就是这民谣里的“秃子娃”,不过,娃娃老矣,他今年已经79岁了。大家都说潘京乐是因为《活着》而闻名的。张艺谋在电影《活着》里,让“福贵”学会了皮影戏这门手艺,而为皮影戏配音的任务,剧组找到了潘京乐。这次出手,让“秃子娃”的名头走得更远了。《东方早报》在一篇文章中说:“潘京乐是关中皮影的代表人物”,现在国内外提到皮影,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一个老艺人,一生都在从事自己喜欢的艺术,可是唯一的目的却是钱!能不辛酸?在他唱戏唱到苦楚时,能不泪下?哭腔能不动人?华州区一个爱好皮影戏的摄影师张韬说,“潘老把戏当作生活的发泄,只有唱戏的时候,流泪的时候,他的心情才是舒畅的。而生活又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戏,每到唱苦角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生活的诸般苦楚,于是泪流满面,戏也就更动人。真正是戏人合一。
华县最好的“签手”郝炳黎驾鹤远游,他也是潘京乐的老搭档。在清明节的时候,潘老怀抱月琴,来到坟头为故人咿呀弹唱——精通皮影戏的老艺人如今已是寥若晨星,现在星空中又少了一颗。在华州区农村,很多人是从小看着皮影戏长大的。那个时候农村里婚丧嫁娶,都要请艺人们来,天黑的时候在村子口,大树底下搭起一个棚子,戏就唱起来了,短的一个晚上,长的要演上好几天,村里人白天干完农活,吃了饭,来不及的就拿个馍,端碗粥,拖着凳子,坐在台下看戏。对他们来说,皮影戏是最好的娱乐,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对于艺人,皮影戏却和“生存”方式之间有着越来越尴尬的距离。
人物逝世
2020年8月7日,潘京乐因病逝世,享年92岁。
所获荣誉
为了把传统的皮影艺术发扬光大,华县政府出资奖励皮影艺人带徒,
并授予皮影戏演出及雕刻传承人共16人“华县皮影传承人”称号。县政府希望他们珍惜荣誉,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完善创新华县皮影艺术形式,积极探索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的方法途径,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同时,该县号召有识之士投身皮影艺术事业,做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者,为保护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2006年5月,华县皮影被列入中国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县政府确定了到2015年,将全县皮影戏班发展到100个,从事演出的艺人达到上千名的宏伟目标。为此,华州区将“中国皮影之乡”作为县上的四张名片之一对外广为宣传,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对皮影加以保护和继承。县财政每年拿出10万元扶持皮影产业发展,政府组织皮影艺人成为专职演员,为60岁以上皮影老艺人发放生活补助,对皮影传承人进行奖励。规定每带徒一人,老艺人可获1000到2000元奖励。据了解,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华县已建立皮影剧团和演出公司,把皮影戏带入剧场。全县皮影雕刻从业人员已达1000多人,各类班社加工点23个,年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皮影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
传承遗产
虽然潘京乐的演出受到好评,但是潘京乐却因为找不到徒弟继承自己的技艺而担忧。潘京乐能唱200本戏,但是华县留存下来的手抄本只有60 多本,就算潘京乐还能记住其他100
多本的戏词,可整理一个剧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前前后后总共需要10年。演皮影戏的光有剧本还不行,配合才是最关键的。演皮影的老人是没有乐谱的,什么时候该敲是感觉的问题,这一套东西必须一帮一的传授,没有其他办法,即每位老人都要带一个年轻人共同练习。其实像皮影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华县县政府出台了皮影戏老艺人收徒奖励办法,每带一个徒弟老艺人就能得到政府2000元的奖励,在生活上也给予帮助。过去华州区有一大批热爱皮影的老艺人是一个无组织的状态,在政府的协调下,目前华县已经将潘京乐、吕崇德等皮影戏老艺人组成了3个剧团,这些老艺人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而且固定在华县义务演出,但是到2008年还是没有一个年轻的男性来学皮影。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逝世
所获荣誉
传承遗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