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忠厚(?-1157年),字仁仲,
洺州(今河北万年县)人,
孟子四十二代孙,宋朝外戚大臣,
元祐皇后侄子。
赵煦嫡妻隆太后孟氏之兄子,父亲孟彦弼被追封为咸宁郡王。孟皇后被废,退居瑶华宫,但是孟忠厚作为外戚,宋哲宗待之甚厚。
宋徽宗宣和年间,官至将作少监。
靖康元年(1126年),知海州,召为权卫尉卿。
金朝人围困
开封市,后宫起火,孟后出宫居住在孟忠厚家,于是免于被俘北迁。金兵北退,
张邦昌迎接孟后听政,孟后派孟忠厚持书告
赵构。康王即位为宋高宗,授他任徽阁待制、徽猷阁直学士。不久又调为武职,官任常德军承宣使,管理皇城司,侍孟太后至
杭州市。
苗刘兵变被平定后,
元祐皇后听政,推恩外戚之家,孟忠厚任宁远军
节度使。孟太后崩,他又任镇潼军节度使,
开府仪同三司,封信安郡王,加少保。
秦桧和他不和,判
福州市。
绍兴九年(1139年),判
婺州兼安抚使。改判
绍兴府。又得罪秦桧,罢官为泉观使。秦桧死后,宋高宗召回孟忠厚,授保宁军节度使,判绍兴府,后为万寿观使,提举秘书省。绍兴二十七年孟忠厚死,赠太保。三个儿子都官至直秘阁,亲属六人各进一官。
孟忠厚,
孟子四十二代孙。字仁仲,隆祐太后兄子,追封信安郡王赠太保谥忠献,妣
赵姓赠卫国夫人,生子世宁。彦弼子也。后退居瑶华宫,哲宗恩眷不
衰,故忠厚得以仕进。
宣和中,官至将作少监。
靖康元年,知海州,召权卫尉卿。
金朝围城,后宫火,出居忠厚家,由是免北迁。金兵退,
张邦昌迎后听政,后遣忠厚持书遗
姬钊。王即位,将迎后,授忠厚徽猷阁待制,提举一行事务,寻兼干办奉迎太庙神主事。
帝幸
扬州市,除显谟阁直学士,台谏交章论列,帝以太后故,难之。后闻,即命易武秩,遂授常德军承宣使,干办皇城司。未几,奉太后幸
杭州市。
苗傅乱平,
赵鼎谓张浚曰:“太后复辟,其功甚大,当推恩外家。”浚乃奏忠厚宁远军
节度使。寻奉太后幸
南昌市,归至越,以母忧解职。
顷之,后崩,以庙恩,起复镇潼军节度使,
开府仪同三司。及后大祥,封信安郡王,充礼仪使,奉太后神御幸
温州市。
绍兴九年,判镇江府,改判
明州兼安抚使,改判
婺州。既而帝以太后攒
会稽郡,乃命忠厚判
绍兴府兼修奉攒宫事,加少保。三梓宫归,充迎护使。及营佑陵,
秦桧当为总护使,惮往,乃除忠厚
枢密使以代其行。桧与忠厚僚婿也,然心实忌之。山陵事毕,忠厚欲归枢密府,桧讽言路引故事论列,遂判
福州市。
时海寇猖,帝忧忠厚不能弭其患,改判
建康府,又改判绍兴府。会郊赦加恩,谢表有“本无时才,出为世用”语。中丞詹大方希桧意,论忠厚表辞轻侮,谓今日不足与有为,遂罢为醴泉观使。桧死,召还行在,授保宁军
节度使、判
平江府,再改判
绍兴府,过阙入见,复诏充万寿观使,提举秘书省。二十七年,卒,赠太保。
忠厚奉昭圣太后训,避远权势,不敢以私干朝廷。明受之变,太后垂帘,忠厚乞裁节本家恩泽,如有缘,令三省执奏。
御史劾
秦桧当国,亲姻扳援以进,忠厚独与之。自越入见,语所善
王铚曰:“忠厚与桧虽有亲好,每怀疑心,今欲求一不伤时忌对札。”教之,但言乞免提举学事而已,然亦见废。帝以太后拥佑功,故眷忠厚特优。后在瑶华三十年,恩泽未尝陈请,诏赐忠厚田三十顷以赏之。既奉内祠,金使至,特命押班,且令月过局,如宰执例。及卒,三子皆除直秘阁,亲属六人各进以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