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是一首字数不等的现代诗,共分四节,每节三行。这首诗是作者木心于1982年移居纽约期间所作,收录在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中,于2009年1月出版发行。
《从前慢》用四小节描绘了从前的慢生活画卷。全诗运用“火车站”“长街”“邮件”“锁”“钥匙”等9个意象以及全景、近景、
特写等描写手法。通过对少年时世界的关照,表达了对从前那个充满温情、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从前”的世界的怀念。
2011年起,《从前慢》被当成了
情诗,广为传颂。2014年,歌手
刘胡轶将《从前慢》写成歌,在选秀节目中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歌手
刘欢在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从前慢》,这首歌相继出现了多个版本,一直被继续传唱。
创作背景
作者背景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
中原地区当代作家、画家。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起源于 “木铎之心” ,是
佛语说法。1927年出生于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乌镇镇东栅。1948年毕业于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11年12月21日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木心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着“中国狂士精神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1986年,木心的《散文一集》《
琼美卡随想录》在台湾问世;2006年年初,
木心作品大陆版面世;2010年,散文体小说集《空房》英文版在美国出版。
创作过程
木心的少年时光是在乌镇度过的,对故乡的草木、山水,以及人和事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木心后来以离散者的身份生活在异国他乡。2006年10月,木心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自己旅居在外的乡愁,在他的童年时期,中国还有“民间社会”可言,那种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生态,有人情味、戏剧性。在美国犯乡愁了,木心想写一本书,叫做《往日醍醐》,用
意识流手法描摹他童年故乡的春、夏、秋、冬,可奈中途停笔,后来就意兴阑珊,没写成。木心半生在外漂泊,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
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文学之于木心就是“散步散远了的乡愁”。《从前慢》这首小诗便是木心先生于1982年移居纽约期间所作。该诗收录于其诗集《
云雀叫了一整天》中,于2009年出版。
诗歌原文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作品鉴赏
木心虽受《
诗经》影响,但《从前慢》并未采用《诗经》的起兴方式,一开端便用“记得”这个回忆感颇浓的动词,使全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色彩,毫不掩饰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早先”,“少年”两词都在有意强调时空的久远,再次将读者视线与想象拉回到不可返回的童年时光。“少年时”、“大家”说话都“诚诚恳恳”,“说一句”就“是一句”。“诚诚恳恳”像世纪老人给少年们讲述遥远的故事;也似不同年龄段,长辈、朋友之间的用心交流。
作者运用大量意象的叠加,增强其诗歌画面感。如“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各个意象画面是相连续的,如一幅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画面的背景是火车站,基调是清早的黑暗,无行人的长街见出画面的
景深,近景是卖豆浆的小店,由于整个画面的基调是冷色调,所以需要热气来调合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的冷暖色调趋于平衡。又如第三段使得整个画面由上段的冷色调转为暖色调,这段中出现了四个意象:日、车、马、邮件,这四个意象排列的节奏很紧凑,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为下一段做了充分的情感逻辑铺垫,诗中的情感也到达最高点:从前慢,慢到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最后一段与第三段的意象的结构方式相类似。两个描述“从前”的句子在结构上形成一种反复的效果:“日”“慢”:“车、马、邮件”“慢”与“锁”“好看”;“钥匙”“精美”在句子结构上类似,都是意象+同义形容词。而且这两个句子结构的作用都是为最后的那半句做铺垫。小诗通过这种意象结构方式使得全诗的声音、画面、情感融合为意境,使读者自觉的理解诗中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
纵观全诗的这几个意象画面,虽然清早黑暗,但是由于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清早又是暖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连续性在于热气与日相连,都是暖的,达到一种通感的效果。由清晨到日色是时间连续性意象,车马邮件是空间连续性意象,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冲突和撞击,使得这两句复合而成为一个整体的时空。小诗每段中连续性的意象结构,形成一种舒缓的调子,与诗歌所传达出的在漫步回忆时的恬适、温柔的情感节奏相协调。各段之中的意象的跳跃性很大,但是他们放在一起却在共同传达第一片中的意义,怀念从前简单的、温暖的、诚恳的人情、人事关系。这些意象为全诗营构了舒缓的情绪节奏和宁静的氛围,丰富了诗歌的“言外之意”。在86字的小诗中,
木心先生运用了“火车站”“长街”“卖豆浆的小店”“日”“车”“马”“邮件”“锁”“钥匙”等9个意象使得小诗具有画面感,而且诗中的描写有全景、有近景、有
特写,使得小诗的画面的空间感和节奏感增强,进而为小诗营造了一个小世界。作者通过对少年时世界的关照,表达了对从前那个充满温情、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从前”的世界的怀念。
《从前慢》实际并不是一首情诗,而是关于生活、关于文化、关于时代的。从前的锁与现在的锁的比照,照出的既是从前的世界与现代世界的差异,也是前人与今人在精神、品性上的不同。诗中传达的只是诗人心中的印象,而非全然现实的情景。诗人心中的从前已非仅指他的童年时期(民国),而是一种模糊的泛指,是概念的从前本身。
木心念念不忘的并不是民国,而是一个更久远的世界,是人类文化的童年。
作品影响
木心先生去世后,《从前慢》开始被人传颂,这首诗被当成了情诗,被改编成歌曲,广为流传。从2014年,歌手
刘胡轶将木心短诗《从前慢》写成歌,在选秀节目中引起广泛关注,到
刘欢在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绎,这首歌相继出现了多个版本,一直被继续传唱。
作品评价
这首诗第一好在意象,比如钥匙和锁、日色和车马邮件;第二好在意思,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比,从前的慢直接转化成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文学家夏烈 评)
木心先生的作品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一种精神的升华。正是这种精神升华的文字,让我们记住了木心,也给社会也带来了巨大影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平 评)
木心先生以细腻的文字,轻声细语地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即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充满对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出的朴素、单纯、耐性与浪漫。对世界的感受,与现在的愈来愈快、越来越忙相比,从前的“慢”“诚恳”“有样子”似乎更多地转化成一种美好与精致,甚至成为了一种生活哲学。(文艺报 评)
《从前慢》这首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说出了我们的梦想。既然有“从前”,“现在”肯定也是在的。“慢”是以“现在”为参照物得出来的结论。在“现在”复杂的秩序中,诗人
木心和读者站在了一起。“现在”不是空白,是我们脚下过于踏实的土地。我们和木心一起,在《从前慢》的回想中,充实“现在”的内容,并且永无止境。(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瑛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