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中国当代画家、作家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乌镇镇人。本名孙璞,又名孙仰中,字玉山,昵称阿中。后改名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画家、作家。
木心出身于江南乡绅家庭,青年时先后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因参与学生运动未能顺利毕业,其后先后在省立杭州高级中学、上海浦东高桥育民中学等担任教职,也曾进入军队文工团进行宣传工作。1957年进入上海美术模型厂,此后二十余年都断断续续地从事工艺美术行业。1956年-1976年,木心三度被囚,1979年正式获得平反,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以“绘画留学生”身份移居纽约,重启绘画与写作,绘画作品屡屡获奖展出。文学作品发表于《美国华侨日报》《联合文学》等刊物,1986年开始在台湾出版多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文坛视野,经陈丹青等人促成掀起一股“木心热”。同年木心回国,返回翻新后的家乡祖屋居住,在此安度晚年。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享年84岁。
木心代表作包括散文集《素履之往》《琼美卡随想录》、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西班牙三棵树》、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另有根据其口述整理而成的《文学回忆录》、收录其画作的《木心画集》。其创作继承多种文化脉络,具备多元化的审美品味,吸收中西文化养分,一度引发“木心热”的风潮,绘画作品则屡次获奖展出,《文学回忆录》等书中提出的独特思想、美学观点也具有广泛影响,在中国和美国的文化界都享有名望,去世后有《木心纪念专号》等系列书刊加以纪念。乌镇现有木心美术馆木心故居纪念馆等可供参观。
人物生平
童年教育
1927年2月14日,木心出生于浙江乌镇一个乡绅家庭。童年时,故乡人文环境对他多有滋养与熏陶,不论是密集的园林书楼,还是爱好吟咏的骚士清客,都给幼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孙家之内,木心的外婆精通《周易》,祖母能够讲述《大乘五蕴论》,母亲也精通文墨,是他入门杜诗的引领者,连家中的男仆都会作诗。此外孙家有自己的藏书楼,还有钢琴和西洋画册,提供了当时不可多得的优渥环境。少小的木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又受到家人开蒙,已能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1932年,六岁的木心进入乌镇东栅集贤坊小学就读,校长和教师为徐冠英和李爱文夫妇。次年转入徐氏兴办的私立敦本初级小学,校长是东栅的一位有些名望的老学究徐期百,非常重视古文教学。八岁时,木心正式拜师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1935年,敦本初级小学并入植材教学,木心随往该校出入三年级就读。该校开设有经史、英文、数理化和体操等课程,校图书馆藏书丰赡,有《古今图书集成》《万有文库》《小学生文库》等珍贵图书——茅盾也曾于1907年至1909年在此就读。此时的木心性格内向,个子瘦长,眉清目秀。在班上虽年龄最小,但聪明好学,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中外书籍,还参演童话话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十一月乌镇被日军占领,一度扎营于植材小学,学生则被遣散回家。孙家抵制日本宪兵学校,除了延续自己家教外还先后为木心聘请了六位家庭教师,其中有前清举人,也有东吴大学毕业生,更有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在西化学校与家庭私塾的双重教育中,木心读书,读孔孟、读诗词,也读外国翻译小说;看画,看山水,看水墨,也看西洋油画,逐渐培养了世界性的眼光。在这期间,木心还在亲戚黄妙详的帮助下向茅盾书屋借书,几次见到当时已经闻名乡里的茅盾,称呼对方为“德鸿伯伯”。
日军侵占乌镇期间,木心曾多次跟随家人避居嘉兴,绍兴市等地。逃难期间仍不废读书,写作亦初露锋芒,并有少量作品在湖州市、嘉兴、上海市等地发表。
青年求学
1943年,木心17岁,与母亲到杭州市开纸店的姐夫王济诚家“避难”,租住在盐桥附近的蘋南书屋,备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杭州艺专)。此时的杭州艺专因战火迁入内地尚未返回,因此木心暂时得闲,时常在平湖秋月、罗苑、孤山西泠印社一带散步,也常去杭州的旧书店淘书阅读;期间作印象派油画,举办了平生第一个个人画展。
抗战胜利后,木心与沈罗凡、邵传发、徐宜诚等人在乌镇创办刊物《泡沫》,以“罗干”为笔名发表作品,负责编写诗歌、散文。《泡沫》发刊五期后因反对政府摊派国民捐款被迫停办。此时杭州成立“美术工作者协会”,木心成为会员,参与了杭州民众美术馆举办的集体性画展并受到好评。此后,王济诚的纸店倒闭,木心母子随其从杭州迁至上海市高桥镇定居。
1946年,木心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三年制西洋画专修科,学习之余成为学生会副主席,积极参与学生运动。1947年,木心因参与“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1948年5月,上海美专发生“六·五血案”,多名学生被特务重伤并逮捕入狱,木心参与上海美专党小组的营救活动。因多次参与学生运动,木心在正式毕业前被学校勒令退学,也有说法称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木心学籍。离开上海美专后,木心转投到杭州艺专随林风眠学习绘画创作,不久后走避台湾。
在杭州、上海求学期间,木心更名为孙牧心,这也是木心使用时间最长的通用名与正式名。
坎坷岁月
1949年春,木心返回杭州,入职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简称省立杭高)任图画教员,并与浙东游击纵队杭州联络站负责人叶文西成立杭州绘画研究社,任副社长。之后在省立杭高和上海浦东高桥育民中学短暂任教。
1956年7月,木心首次入狱,在上海市第二看守所关押半年后经审查无罪释放,获得公安局口头平反。母亲沈珍在此期间忧虑去世,给木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出狱后的木心进入工业美术行业,在上海美术模型厂工作,淡出文艺界活动,但仍坚持绘画、文学创作,私下写作积著作二十种。
1968年,木心被宣判为地主分子,回上海创新工艺品一厂(原上海美术模型厂)监督劳动、管制两年。两年后管制撤销,但木心并未恢复人身自由,不久又被打为“现行反革命”、管制三年,先后在本厂防空洞和监狱中强制隔离18个月。隔离中的木心仍然坚持着创作习惯,写下了累计65万字的《狱中手稿》。
1976年,木心出狱,翌年任职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1979年,木心正式平反,出任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兼任会刊《美化生活》主编。1981年,木心在上海交通大学短暂代课。
移居海外
1982年,木心以“绘画留学生”身份赴美,暂居布鲁克林区,作品为收藏家王季迁看重收购。1983年参与日本第四十七回春季大展,获“日本艺术新闻社赏”。同时收获了纽约华人艺术圈的关注,旅法艺术评论家陈英德、哈佛大学艺术史教授巫鸿、画家陈丹青都对他尤为赞许,为他撰写评论,并帮助他举办画展、出版画册,从而在艺术圈声名益显。
在绘画之外,陈英德夫妇还十分欣赏木心的文学才华、力劝他恢复写作。木心于1983开始向《美国华侨日报》等刊物投稿,以署笔名“木心”为主,发表了《在日本的第一次讲演》《街头三女人》等文章。1983年,陈英德夫妇与《美洲华侨日报》编辑王渝、女诗人林泠皆向时任台湾《联合文学》社长兼总编辑的痖弦推荐木心。1984年,《联合文学》创刊号为木心开辟“作家专卷”,题名为《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自1983年11月24日至1985年4月1日,木心间歇以笔名“司马不迁”、“马汗”、“杨蕊”、“赵元莘”、“裴定”先后发表散文、小说、俳句集锦等作品。1986,台湾开始出版木心多部文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西班牙三棵树》《即兴判断》和《温莎墓园日记》等。1989-1994年,木心还在家中向陈丹青等人教授《世界文学史》课程,讲稿笔记合计五册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此后整理集结成《文学回忆录》出版。
叶落归根
1996年,木心曾短暂回到家乡乌镇,目睹家乡的改变后回到纽约,写成散文《乌镇》并同名古体四言诗一首,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曾说“我再也不回来了”。此后乌镇重建,陈丹青、陈村等人也极力促成木心作品在大陆的发表和出版。2006年,木心的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等书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版,掀起一股“木心热”。而木心本人也在陈丹青、陈村等人的极力劝说下再次回国,在乌镇老家花园的废墟上新建起一座小楼,名曰“晚晴小筑”,在此度过晚年。2008年又出版若干代表性的晚成精华之作,2010年出版木心作品集精装本。2011年12月21日去世,享年84岁。
相关人物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创作特点
文学
多脉相承
木心早年受到新式学校与乡绅私塾的双重教育,自幼培养着多元化的审美品味,又自诩“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在美学尺度上借鉴了全球性的话语和意象,其汉语风格“是世界性美学思维的载体”,多有灵巧多变的笔触,就传统渊源而言,不是“一脉相承”,而是“多脉相承”。正如木心自称“绍兴的希腊人”,他的精神气脉既系于华夏文化,又源于古希腊的悲剧精神,而思维特征和艺术格调却又是西方现代派的,且与近三十年来最深思熟虑的西方人文思想(如解构哲学等)息息相关。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木心既承袭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又给予其现代美学的观照和反思,将“意识流”小说技法用于汉语诗歌,将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将古今的语汇修辞融会贯通;在介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形式缝隙里,木心游刃有余地创作“对位”和弦,将音乐才华移用于诗歌。如其《诗经演》以返回初始的方式承接中国文化的气脉,又借用西方诗歌的商籁体重写《诗经》篇什,融合两种不同的诗歌传统,呈示全新的人文景观。
“知”“爱”并行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阐述了“知”与“爱”的关系:“知是哲学,爱是艺术。”又有诗《知与爱》写道“知得愈多,爱得愈多/爱得愈多,知得愈多/知与爱永成正比”。在木心的文学世界中,“知”与“爱”是发生在人与艺术之间的动态过程,随着不同人对于艺术认识的不同经验产生不同的见解。木心对于艺术的态度是上升到信仰程度的爱,但也认为爱不能离开知,他由“爱”而进入他者体内,又由“知”出离至旁观者的位子,采用双重距离进行文学书写。如其短篇小说《芳芳NO.4》中,第一人称“我”既是当事者,又是叙述者。
在“知”“爱”并行的观念框架下,木心形成了独特的“透”观人生的艺术手段和哲学依据,达到了“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知物之明,知世之明”的境界,“知”与“爱”的纠缠反映在文本层面构成了“矛盾修辞”等创作技巧,即常以反常而突兀的词语搭配反映复杂人性和悖谬人生。如在《云雀叫了一整天》乙辑中密集使用效果相反的意象进行并行排列,又如在《诗经演》中随机嵌入而意涵深藏的古语新用,将新诗三百首与旧经三百篇精心编织为同一文本。
诗性思维
木心的文学天赋主要表现在凌空翱翔的诗性思维,逻辑思维则相对薄弱,因此文体方面,木心的诗歌、散文创作胜过小说、戏剧。就出众的文笔、敏锐的感觉而言,木心具备成为小说家的潜质,他的短篇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笔调娴熟却也稍显飘逸,同名小说作为压轴篇什,具有相当出色的场景描写,于世态人生却浅尝辄止,也是木心小说的普遍特点,叙事动力不足,可以说是宁静安详,也可以说是暮气沉沉。
与“有意栽花”的小说相比,木心的诗歌、散文则是无心插柳。他的诗心玲珑剔透,纯真中具有仿佛天生的沉思品质,“既思考时间,又打量天空”,体现出一种与“伟大”绝缘的美学风格,展现着灵魂的徜徉或飞翔,走过了饮食男女的纯情咏叹,并与读者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自述:“我诗不言志,不载道,不传情,不记事。”而他的散文则更像是其本人,体现出“独孤无求又无告”的情绪。在观感上近似诗歌,总是一篇一篇甚至一句一句,却又能组成完整的阅读图景,天然、高妙、精深,在散文中也有掩不住的诗意。
绘画
木心早年曾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后又投入林风眠门下继续绘画学习。因此,他的绘画启蒙更多的还是深受西方的影响,并在林风眠的影响下,一生偏向于“抽象”的表现与抒情,这也形成了他绘画作品最初的审美样式和精神底色。在木心的艺术思想中,少有同时代艺术家们对于中与西、灵与肉、主体与客体的纠结,他的绘画更充盈着一种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相贯穿,打破一切形式和概念对于心灵的梏。其图式、语言要素往往处在一种变化的流程里,像心灵的状态,是一种情绪在时间里的外化,在手法上用现代的创作表现手法同时凝聚着古典和现代美学的精神,结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当代技法召唤出想象之中的风景。芝加哥大学美术史学家巫鸿评价道:“他在中西文学和哲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也能同样娴熟地将这些知识融汇于写作和绘画之中。”
思想观点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态度
木心在创作中充分吸取中国古典文学养分,也对此具有自己的文艺观念。他认为在当今时代,汉赋的华丽体裁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甚至是唐诗的豪放也失去了价值。宋词过于委婉凄清,悲情意味太重,也不适合时代发展。与之相对,诸子百家的经典诡辩和雄辩很有现实意义。史家对事实的描述真实而大气足以借鉴,诗经乐府、陶渊明的文学素养也都是现代可以学习的内容。他对古典文学的重视,强化审美历史主义立场,并不是退步,而是意在现代,“尽管我对古典文学比较推崇,却并不希望古典主宰这个时代的文学。我只能作为看客,对过去的辉煌成就表示赞赏。”
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木心的文学点评形式也颇有中国古代文人感兴批评的风范,在用语、文本感觉上都显现出一脉相承之态,促进古典文学批评方法的现代化运用。他谈到自己喜欢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三言二拍》,便将其归于民间社会的优秀成果,阐释对其民间特有的生动与那个时代特有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情调的感受与想象。此外他还沿用了传统的意象批评法,用具体意象去阐述抽象理念,比如在评价宗教和艺术时,形容宗教看起来如同面值巨大的空头支票,而艺术却一张假钞也不能容下。他专注于古典文学的研究,羡慕他们“凭直觉就能创造的艺术”,但也认为很多文言文典籍的文学性和审美特征被其理论意义所掩盖,这是中国古典文学鉴赏的一个遗憾。
世界性视野
在中国古典文学之外,木心也又有许多文艺观点、艺术理论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具有一种世界性的审美视野。在悲剧精神和对现代文化的批判两个方面,木心尤其深受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影响。他提出一种“个人主义”文艺观,强调“自立、自尊、自信”,重视个人的情感和亲身经历。他认为文学史要让学者明白,致力于知识问题的解决,对于外专业的读者则重在品性的提高。在讲述文学史时,他以文学性为焦点回顾各种文化遗产,如哲学、宗教、艺术、历史、政治等方方面面,庞杂恣意,主张要“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以此获取一种宏观视野,还对许多世界级的文学大师称兄道弟,论资排辈,也不否认和掩饰自己从伟大作家身上吸收养分,并以平视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和各位名家,以文学技巧等标准进行点评,用私人化的阐述传达文学观点。
成就及影响
文学领域
木心的文学创作很早便已开始,虽然持续多年,但因种种原因未能保留完整的早期作品。直至旅美时陆续发表作品,其文学才华才得以公开展现。纽约杂志社的马克·斯蒂文斯评价道:“木心熟知亚洲和西方——他是我们时代的人一一他创造了交流的艺术,汲取各自的传统精华,连接过去和现在。”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为木心开辟的“作家专卷”《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这是木心开始扬名文坛的标志。该刊编者按如此描述:“木心作品在文坛甫一出现,即以迥然出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瞩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为这一阵袭来的文学狂飙感动好奇。”著名诗人痖弦还在台北市文学会议中亲自击鼓朗诵木心的作品篇章。另外,台湾省老牌文学评论杂志《文讯》的社长兼总编辑封德屏也认为木也的出现及其写作观念是对文坛的一种改变。
1986年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主编发起并主持了“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与会者包括旅美台湾小说家、联合国高级翻译组资深翻译家郭松棻,旅美诗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杨泽等六人,发言文本在《中报》副刊连续三天整版刊出。从1986年到1999年,台湾地区共出版木心作品十二种,更推动木心文名的传播。在海峡的另一岸,大陆的陈子善阿城何立伟、及巴金女儿等人也对木心加以关注。2006年、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中出版了木心的系列作品,木心以“被遗忘的大师”之名进入大陆文坛视野,掀起一股“木心热”,北京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甚至在新年挂出“2006年是木心年”的大字招牌,《北京青年报》也直接出大标题“2006年是木心年吗?”然而相对于木心在网络上的名声大噪,主流文学界并没有给出直接而正面的评价,只是给了模糊又无法拒绝的回答,即将文学价值裁判权让渡给“时间”,宣称要借“历史”的权威来裁决。
2011年,木心首部英译小说集《空房》在美国出版,获美国《出版人周刊》等书评机构好评。2012年底,《文学回忆录》出版,获两岸各种年度图书奖五种。2014年,诗作《从前慢》为青年作曲家谱曲,2015年由刘欢在央视春晚演唱。
木心的文学成就在大众传媒与主流文学界没有获得相对一致的评价与反馈,这与他漂泊海外与游离体制外的创作生态息息相关。尽管如此,他的出现与他所带来的影响仍有其不可否认的文学价值,包括其灵活的文体选择对文体创新的推动、艺术家身份带来的绘画与文学的碰撞等等。
艺术领域
木心早年就产生了对绘画艺术的兴趣,青年时更以此为业,17岁便在杭州市举办了第一个个人画展。求学时曾短暂跟随林风眠学习国画,后来木心一系列的水墨创作明显受到了林风眠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工艺美术厂任职期间,木心也在工艺美术领域发挥艺术才能,曾于1958年至1959年赴京参与全国农业展览会设计工作。
即使是在政治运动中十分困难的状态下,木心仍然坚持潜在创作,在1976年2月从制作的转印画中选出50幅,自编为《玉山赢寒楼藏画集》。70年代末在上海工艺美户协会任职期间,木心继续钻研绘画艺术、勤加创作,于1980年4月应日本神奈川县美术家协会邀请赴横滨市参与其第二十一届县展并获金奖,被聘为该会特邀资深会员。赴美之后,受陈英德、巫鸿陈丹青等人的推介,木心得以成名并多次举办画展,包括1983年纽约林肯中心国家画廊水墨画展,1984年哈佛大学亚当斯阁彩墨画展及其作品的收藏仪式,2001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个展及全美巡展,同年还出版了由这写画作和《狱中笔记》组成的作品集The art of Mu Xin:Landscape Paintings and prison Notes。除了这些陆陆续续的画展之外,木心的一些画作还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他也因此成为了20世纪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中原地区画家。
人物评价
画家陈丹青: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作家陈村: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
台湾作家骆以军:木心先生是一位全方位的艺术家,他的小说很早就碰触西方现代小说常探讨的议题,包括辜负、遗憾、忏悔及追忆,也讨论人如何站在现代荒原中,仍能保持文明人的尊严。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许志强:木心的做法打破了文化伤感的怀旧和臆想,超越了文学的自我沉沦和哀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木心不擅长诗歌,也不擅长小说,最擅长的还是随感,但他个人过多地跳出来议论时,让人有点厌恶。一位作家在表达过程中太注重自我,好像要将每个词汇、每句话,都变成一串项链,挂在自己脖子上。
学者、作家、文学批评家李劼:木心讲学,无心插柳,或为私学先声,遥接先秦,填补审美空缺。文学本无史。木心走过,留下一片芬芳。
作家阿城:木心的成就在散文、诗歌与随笔,在贯通中西和锋利方面,当代中国作家没有一个能超过他。
人物纪念
纪念书刊
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坐落于木心的故乡乌镇古镇,是在桐乡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致力于纪念和展示木心的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美术馆设五座永久性专馆,包括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狱中手稿馆及影像厅,长期陈列木心作品,为木心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文献。
木心故居
木心五岁时随家迁入东栅财神湾186号,旧称孙家花园,现为木心故居。木心曾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光。1950年,木心的母亲被迫交出祖产。1958年三月,乌镇手工艺生产合作社在孙家花园开设铁钉厂,1961年改建为东栅铁器社,1977年并入乌镇五金轴承厂,1995年年底破产,孙家花园逐告荒芜。1999年乌镇重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向宏联系公司购入孙家花园土地房产,大幅度修缮,邀请木心回乡居住。自2001年至2006年,乌镇旅游开发公司出资翻新孙家花园,木心将其易名为“晚晴小筑”。2006年9月,木心返乡,在此居住直至逝世。2014年5月25日,木心故居纪念馆开始对外开放。2021年4月18日,木心故居开始对外开放。
人物争议
反对过度拔高
自2006年以来,木心在中国大陆颇有热度,更受其学生陈丹青等人的大力推崇,认为他“完整衔接起了文言文传统与五四传统”等等。但这股“木心热”中始终不乏质疑的声音,前《三联生活周刊》总编朱伟在2006年曾撰文表示木心文字“无非是无知者无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张柠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教授但汉松都不同程度地反对过度拔高木心的文学成就。针对人们对于《文学回忆录》《木心遗稿》等木心生前并未准备公开的作品的批评,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作家邓安庆认为人们不应该用成品的标准去衡量木心的半成品作品。
“文本再生”问题
2014年,南京大学卢虹贝在硕士论文《木心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再生”现象研究》中对比分析了木心的主要作品与“原文本”的异同,认为其创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文本再生”现象,原文本来源囊括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还有报纸新闻、科普书籍等非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常常使用“拼盘”及“逆论”的方式来整合、加工原文本,人称上常把原文本的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体裁涵盖诗歌、散文、小说,其中诗歌中的“文本再生”现象最多,数量达到198首;总体来说改写程度较低,涉嫌抄袭与挪用。此文甫一发表便引发讨论,又在2022年初发表修订版本,再次引发了对木心“非原创”“抄袭”问题的争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童明等人则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木心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改写发挥,应视为独立的艺术创作,并以托马斯·艾略特和博尔赫斯为例,说明“净本”和评注本处理互文现象的规律属于“文学虚构的互文”,肯定了木心较高的文学水平。也有人认为卢文对木心作品的考据仅停留于修辞层面,却忽略了木心的文体意识远比他的修辞意识重要,也遮蔽了木心文本的各种可能性。
人物轶事
“牧心”到“木心”
沪杭求学期间,木心将本名孙璞改为孙牧心并沿用多年,20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后又更“牧心”为笔名“木心”,自此广为流传。对于笔名的由来,木心本人认为“‘牧’字太雅也太俗”,“牧人牧己两无成,如能‘木’了,倒也罢了”,也取其笔画少、便于书写。1989年8月27日木心在给学生做《诗经续谈》讲座时又提到:“古说‘木铎有心’,我的名字就是这里来。”木铎是先秦发布政令和宣扬教化时用来吸引注意力以便召集听众的响器,在官方的才是活动中也发挥作用。以此为名,或可见木心隐含深意。
狱中手稿
1971年3月到1972年6月被强制隔离期间,木心偷偷节省下写“坦白书”的纸笔,以此继续文学创作,并将手稿缝进棉裤,托朋友偷偷带出监狱,65万字的《狱中手稿》由此诞生。此外,据说木心还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地弹奏沃尔夫冈·莫扎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童年教育
青年求学
坎坷岁月
移居海外
叶落归根
相关人物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创作特点
文学
多脉相承
“知”“爱”并行
诗性思维
绘画
思想观点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态度
世界性视野
成就及影响
文学领域
艺术领域
人物评价
人物纪念
纪念书刊
木心美术馆
木心故居
人物争议
反对过度拔高
“文本再生”问题
人物轶事
“牧心”到“木心”
狱中手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