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疣犀甲
鞘翅目金龟子科下的害虫
二疣犀甲是一种害虫名称,主要寄生椰子油棕、槟榔等职务上,幼树受害造成的损失更大。
形态特征
成虫
雄虫体长33.2-45.9毫米,较大,前胸宽14.0-18.7毫米。雌虫体长38.0-43毫米,前胸宽15.0-18.0毫米。雌、雄体表均为黑褐色,有光泽,较光滑;腹面稍带棕褐色。头小,背面中央有1角状突,长3.5-7.5毫米,微向后弯,雄虫突起较长,头部腹面被褐色短毛,唇基前缘分两叉,端部向上反转。前胸背板大,自前缘向中央形成1大而圆形的凹区。凹区四周高起,后缘中部向前方凸出两个疣状突起。鞘翅目密布不规则的粗刻点,并有3条平滑的隆起线,在线的会合处较宽而且光滑。前足胫节有4个外齿和1个端刺。雄虫腹部腹面各节近后缘疏生褐色短毛列,末节近于新月形。雌虫腹部腹面被较密的褐色毛,末节略呈三角形,背板密生褐色毛。
椭圆形,初产时大小为3.5×2.0毫米,乳白色;后期为4.0×3.5毫米,颜色变为乳黄色,卵壳坚韧,有弹性。
幼虫
共分3龄。蛴螬型。末龄幼虫体长45-70毫米,头宽9.5-12毫米,胸宽17.5-21.5毫米。体淡黄色,头部赤褐色,密生粗大刻点。触角短小有毛,末端有17-18个泡状感觉器,第3节下端突出。前胸气门较腹部气门大,胸部背面有较长的刚毛。腹部各节密生短刺毛,肛门作“一”字型开口,无刚毛列。
体长45-50毫米,前胸宽18-20毫米,腹部宽21-25毫米,全体赤褐色。头部具有角状突起。后翅端伸出鞘翅目外方,达腹部第5节后缘。气门长椭圆形,开口大,尾节末端密生微毛。雄蛹臀节腹面有瘤状突起,雌虫较为平坦。
发生规律
二疣犀甲在海南三亚年发生1代。该虫个体发育进度不一致,幼虫和成虫终年可见。成虫和幼虫以6-10月发生量较多。成虫在上午9时至下午7时进行羽化,成虫期可达数月乃至半年,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强,一般选择多汁植株的心叶为害,咬坏心叶和叶柄,深达5-30cm,食其汁液。取食时留下撕碎的残渣碎屑于洞外,依此可发现此虫为害。成虫取食时一般在植株上潜居为害20-60d后方飞回繁殖场所交配产卵。雌虫一生交配最多可达8次。卵多散产于腐烂的有机化合物中。在温度20-30℃,一定湿度下,卵期9-12d。幼虫孵化后取食腐烂的有机物质。适宜温度范围为32-40℃。在22-38℃的饲养条件下,幼虫期常被蝇类线虫寄生。幼虫主要生活在新腐烂的椰树干或椰树桩中,并常常集中取食,不互相残杀。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幼虫期将近1年,老熟幼虫在取食场所或土中化蛹,其深度可达1.5m。前蛹期11d,蛹期19-27d。蛹的天敌有蚤蝇科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搞好田间卫生;捕捉成虫和幼虫;利用成虫喜欢在腐殖质堆产卵的习性进行潜所诱杀。
化学防治
定植的幼苗可用甲敌粉混泥沙(1:20)混合后,撤施到幼苗心叶,防效较好。
生物防治
利用其天敌,如拟东方辛麻蝇、蚤蝇、线虫、寄生菌和病毒等防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成虫
幼虫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