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男,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出生于上海,6岁迂居北京,16岁插队内蒙。1977年高考恢复,就读北大西语系德国语言文学专业。不久又考上西方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导师熊伟的指点下,开始重点研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并着手翻译。1984年赴美留学,1991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深度系统研读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1993年回到国内,1994年执教北大。2002年转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系主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2022年10月17日,陈嘉映全职受聘为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并担任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同时开启“漫谈古希腊”系列公开课首讲。2024年5月,跟拍哲学家陈嘉映的7集纪录片《解释鸿沟》上线。
陈嘉映主要译著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戈尔的《濒临失衡的地球》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万德勒的《哲学中的语言学》等 。著作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教程》《“存在与时间”读本》《思远道》《冷风集》等。
人物经历
陈嘉映1952年生于上海,6岁到北京,读了六年小学、两年初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辍学,1968年到内蒙突泉插队,1976年初回北京。高考恢复后,考进北大西语系读德语,不久考研究生,在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读西方哲学。毕业后留校两年。1983年年底到美国,进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在美国和欧洲几个文化机构工作。1993年回国,翌年回北京大学执教。2002年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系主任。2008年转到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书。2022年10月17日,陈嘉映全职受聘为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并担任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同时开启“漫谈古希腊”系列公开课首讲。2024年5月,跟拍哲学家陈嘉映的7集纪录片《解释鸿沟》上线。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陈嘉映先生是当代著名利奥六世,讲解风格深入浅出。陈教授以现象学研究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著称学术界,于分析哲学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科学哲学)、伦理与道德哲学、中原地区当代汉语哲学与思想等领域亦着力甚深。译有海德格尔(Heidegger)的《存在与时间》(1987初版)、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哲学研究》(2001初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1995初版)、《语言哲学》(2003初版)、《说理》(2011)、《何为良好生活》(2015)。其他主要著作包括:《存在与时间读本》(1999初版)、《从感觉开始》(2005初版)、《无法还原的象》(2005初版)、《哲学 科学 常识》(2007)、《白鸥三十载》(2011)、《价值的理由》(2012)。其他主要译作有:戈尔·维达尔(Al Gore)的《濒临失衡的地球》(1997初版,由陈嘉映主持并与他人合译)、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2001初版)、万德勒(Zeno Vendler)的《哲学中的语言学》(2002初版);主编并参与翻译的作品有:大不列颠岛百科全书的《西方大观念》(2008)、《维特根斯坦读本》(2010初版)、J. L. 奥斯汀(J. L. Austin)的《感觉与可感物》(2010)、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的《伦理学,哲学的限度》(即将出版)。主要学术成就有:专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无法还原的像》《哲学科学常识》《思远道》《泠风集》《从感觉开始》等,译著有《哲学研究》《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等。
另外有43篇论文发表在《读书》《现代哲学》《学术月刊》《世界哲学》《天涯》《开放时代》《同济大学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
自2002年起承担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的“语言哲学”,全校本科生公选课“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哲学系研究生“心智哲学”、“欧洲大陆哲学”、“英美分析哲学”等基础性和研究性课程。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哲学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24-08-03
陈嘉映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2024-08-03
陈嘉映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2024-02-2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