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
美国儿童合唱歌曲
《铃儿响叮当》是美国作曲家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James Lord Pierpont, 1822-1893)于1857年为邻居的孩子们在美国假日学校的演唱会所创作的歌曲。起初是一首在感恩节时演唱的合唱歌曲,命名为《The One Horse Open Sleigh(一匹马的雪橇)》。两年后,皮尔彭特在乐谱的封面上加上了一幅雪橇铃铛的图画,歌曲正式命名为《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从此歌曲就与圣诞节产生联系。
歌曲曲调流畅、情绪欢快,表达了风雪中坐在让-保尔·马拉的雪撬上的人们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尽管歌曲中没有耶稣,没有圣诞老人,但朴实无华的词曲表现了一颗美好的心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成为今天西方圣诞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首活泼欢快的美国民歌,在欧美各国十分流行。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流传开来,深受大人和小朋友所喜爱。由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铃儿响叮当》,被收录在中国第一个立体声盒带专辑《蔷薇处处开·朱逢博独唱歌曲选》中。歌曲流传一个多世纪,人们到圣诞节都会想起它。《铃儿响叮当》也是第一首在太空中播放的圣诞歌曲。
创作背景
1857年,波士顿假日学校的学生在教堂有一场感恩节演出,学生们来请邻居皮尔彭特帮忙写了一首新歌,这所学校正是他的父亲任职之地,他当然穷尽心力写出了美妙好听的音符。在为感恩节写的这首歌中,歌词并没有耶稣基督的身影,但却表现出了欢愉美好的节日气氛。歌曲轻快的旋律让孩子们马上就学会了,这首名为《One Horse Open Sleigh(一匹马的雪橇)》的歌曲一经演唱就引起了轰动。两年后,这首歌再度公开发表,皮尔彭特在乐谱的封面上加上了一幅雪橇铃铛的图画,正式命名为《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这首歌很快成为了一首经典的圣诞歌曲。词作者已无从查考,国外很多歌集上都把它当做一首美国民歌。早先的旋律和我们现在熟悉的略有区别。许多爵士乐音乐家,例如格伦·米勒(Glenn Miller)、本尼·古德曼(BennyGoodman)均录制过该作品的爵士乐改编版。
曲作者
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1822年出生于美国,父亲是一名牧师,1832 年,年仅10岁的他离开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家,前往新罕布什尔州的一所寄宿学校,在此期间,他给母亲写信讲述他喜欢乘坐雪橇穿越美丽的乡村的经历。这段经历和他年轻时生活在马萨诸塞州梅德福的雪橇比赛的经历被认为是《铃儿响叮当》的灵感来源。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14 岁时,曾在太平洋上的一艘捕鲸船上做船员时,后来他又在美国海军服役,直到 21 岁。在成为教堂管风琴演奏家、音乐教师和歌曲作家之前,他曾尝试过淘金,结果很糟糕。1849 年,他将妻子和孩子留在马萨诸塞州,和父母在旧金山开了一家照相馆,然而1851 年 5 月的一场火灾令他失去了一切。之后,他在佐治亚州萨凡纳的教堂任教堂音乐总监,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他支持南方,在某志愿部队担任连职员,写了几首在南方联盟士兵中流行的歌曲,包括《Strike for the South》和《We Conquer or Die》。
歌曲歌词
歌曲特点
《铃儿响叮当》创作之初,它只是一首关于冬天、北美雪橇运动的歌曲,一首青年们的滑雪歌,后来成为圣诞节期间最受喜爱、流传最广的歌曲之一。拍号有的记作2/4,有的记作4/4,美国近年的几种歌曲集中多标为2/4。歌词第一段写滑雪的欢快;第二段写从“前两天”就迫不及待想去滑雪的心情,以及想象中滑雪的情景;第三段写大雪纷飞,滑雪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三段歌词细致而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乘雪撬出游时的欢乐心情。副歌歌词精炼、明快,采用同音反复的手法发展音调,而旋律仅仅在不宽的五度音域之内进行。模拟的雪撬飞驰时清脆的铃声,使歌曲更富生机。
《铃儿响叮当》是G大4拍,曲调非常简单,极易上口,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跳进为主旋律,加上“ ×× × | ×× ×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前八小节没有附点音符,每个音都像蹦出来似的,活泼而富于弹性,使音乐表现力生动、活泼,第二段旋律以模进方式展开,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旋律以级进为主,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各八小节,音乐节奏稍有舒缓,后面四小节基本上是前四小节的重复,仅仅在后一小节稍有些变化,和第一段形成对比又有内在联系,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将情绪推向高潮。
翻唱版本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曲作者
歌曲歌词
歌曲特点
翻唱版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