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尝作《义疏》,见於《隋志》,然其书不传。
乾道癸巳,
朱熹为作《序》,极称其谨密详审。越十有六年,
淳熙己酉,朱子作《中庸章句》,因重为删定,更名《辑略》,而仍以《集解》原《序》冠其首。
宋石{敦山}编。朱子删定。{敦山}字子重,号克斋,
新昌县人。
绍兴市十五年
进士,官至太常主簿,出知
南康军。《中庸》为《
礼记》第三十一篇,
孔颖达《疏》引
郑玄《目录》云:“此书於《
别录》属通论。”《
汉书·艺文志》有《
中庸传》二篇,
颜师古注曰:“今《礼记》中有《中庸》一篇,亦非本礼经,盖子思之作。”是书本以阐天人之奥,汉儒以无所附丽,编之《礼记》。实於五礼无所属,故
刘向谓之“通论”,师古以为非本礼经也。
萧衍尝作《义疏》,见於《隋志》,然其书不传。有宋诸儒研求性道,始定为心传之要,而论说亦遂日详。故{敦山}辑是编,断自
周敦颐、二程子、张子,而益以
吕大临、
谢良佐、
游酢、
杨时、
侯仲良、
尹焞之说。初名《集解》。
乾道癸巳,
朱熹为作《序》,极称其谨密详审。越十有六年,
淳熙己酉,朱子作《中庸章句》,因重为删定,更名《辑略》,而仍以《集解》原《序》冠其首。观朱子《中庸章句自序》,称“既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别为《或问》以附其后”云云。据此,则是编及《或问》皆当与《中庸章句》合为一书。其后《章句》孤行,而是编渐晦。明嘉靖中,
御史新昌县吕信卿始从
唐顺之得宋旧本,刻之毗陵。凡先儒论说见於《或问》所驳者,多所节。如第九章游氏以舜为绝学
无为之说,杨氏有能斯有为之说、第十一章游氏离人立於独未发有念之说,多竟从删,不复存其说於此书。至如第一章内所引
程叔本答苏季明之次章,《或问》中亦力斥其记录失真,而原文乃仍载书中。或为失於刊削,或为别有取义,则其故不可得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