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酢(1053年—1123年),字子通,后改字定夫,号广平、山,世称广平先生、廌山先生,建州建阳(今属
福建省)人,宋代理学家、书法家。其与
杨时、
吕大临、
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
吕振羽杨时拜访
程颐而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其书法与“苏、黄、米、蔡”四大名家齐名,在清朝时被称为“
张旭”,其
草书被称为“游体”。
游酢出生于
南平市一个世代耕读的家庭,从小聪慧过人,被誉为神童,他早年受教于族叔游复及大儒江侧,研读经书和文学。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游酢到京城游学,求学于理学家
程颢、程颐。两年后,在程颐的推荐下,游酢出任
扶沟县县学教谕一职。北宋
元丰五年(1082年),游酢中
进士,初授越州
萧山区县尉。四年后,又以太学录的身份回到京师。北宋
元祐二年(1087年),游酢出任
河清县县令一职,又去到
颍昌府掌管府学。北宋
绍圣三年(1096年),游酢赴任齐州判官。在丁忧的三年里,游酢在建阳开馆讲学著述。北宋
元符二年(1099年)春,游酢调任
泉州市签判,之后相继出任
监察御史、
和州知州及南京鸿庆宫宫观等职。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游酢再次出任汉阳军知军,之后先后转任舒、二州知州。在濠州任上时,游酢因受到下属官员违法牵连,先被贬后被罢官。北宋
宣和五年(1123年)五月,游酢病卒于和州
含山县(今属安徽)寓所,终年七十一岁,谥号文肃。
游酢在二程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理价值论、道器论、心性论、性无气说等哲学主张,著作有《易说》《诗二南义》《中庸解义》《孟子解义》《孟子杂解》等。游酢在传播和弘扬二程"洛学"、成就程朱理学等方面均有重大贡献,如掌握二程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后来
朱熹编辑《
二程遗书》的主要材料来源。其诗儒雅脱俗,朗练清新,节奏轻缓自然,有别于江西诗派的晦涩难懂,为杨万里“诚斋体”的先声。朱子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品端认为游酢与
杨时、
胡安国等学者的理论思想推动了中国主流文化重心南移,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北宋理学家
程颐称赞游酢曰:“清德重望,胶如日星,其流风余韵,足以美游师世范俗。”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游酢出生于
南平市一个世代耕读的家庭,父亲
游潜是乡里有名的学者。游酢从小聪慧过人,被誉为神童。在族叔游复家中,游酢开始接受了启蒙教育,学习《
孝经》、儒家经典及辞章之学。弱冠后,他又拜大儒江侧为师,研读经书和文学。
北宋
熙宁五年(1072年),游酢举乡贡,到京城游学,并拜见了理学大儒程颐相识,两人交谈后,程颐对游酢极为赏识,给他下了“可以适道”的断语。两年后,
程颐的兄长、
御史里行程就职
扶沟县县令,在程颐的推荐下,游酢被任命为扶沟县县学教谕,帮助程氏兄弟二人弘扬道学思想。在任县学教谕期间,游酢与二程门下的众多弟子均有往来,特别是
谢良佐,二人观念一致,互相引为知己。
辗转官场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游酢中
进士,初授越州
萧山区(今属
浙江省)
县尉,主管全县治安,经年的旧案,在他的治理下,逐步消解。四年后,在
太学正周邦彦的推荐下,游酢以太学录的身份回到京师。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游酢整理了他跟从
程颢学习时所珍藏的学习记录,并与同门师兄弟
杨时和谢良佐的书信往来频繁。次年,恩师程颢病逝,游酢不仅在家中设置了程颢的灵位以祭奠,还撰写了程颢的行状。
北宋
元祐二年(1087年),已是太学博士的游酢以“家中人口众多,食贫待次奉亲不便”的理由,求任了河清县(今属
江苏省)县令一职。不久后,又在调任颖昌
知府的
范纯仁的邀请之下,去到
颍昌府掌管府学。元六年(1091年)十二月,范纯仁调任
河南府知府,游酢则在
洛阳市任府学教授,并继续跟随已从涪陵(今
重庆市)回到洛阳定居的
程颐学习。
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游酢赴任齐州(今属
山东省)判官。同年春,游酢父亲病逝。在回建阳丁忧的三年里,游酢撰写了《论语杂解》《孟子杂解》《中庸义》《豸山粹言》四本书;他又在居丧的第二年,在九曲溪畔建筑读书堂“水云”,开始对外讲学。
晚年经历
北宋
元符二年(1099年)春,丁忧期满的游酢调任
泉州市签判。一年后,宋徽宗赵即位,游酢又被任命为
监察御史,回到京都。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受
蔡京清肃“元祐奸党”的影响,游酢被外放到
和州(今属安徽)任
知州。四年后,游酢转任南京鸿庆宫宫观。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游酢再次出任汉阳军知军,之后又相继转任舒、濠二州(今皆属安徽)知州。在濠州任上时,游酢因受到下属官员违法牵连而被贬,又于
宣和二年(1120年)被罢免知州一职,朝廷也一并取消了他的宫祠俸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五月,游酢病卒于和州
含山县(今属安徽)寓所,终年七十一岁。谥号文肃。
主要思想
天理价值论
在二程的主张中,天理是普遍权威性的价值体系,格物致知则是人们把握天理的基本方法。游酢继承了二程思想中关于天理的宗旨,他以“天理”为其最高哲学范畴,认为“天理”存在于人心之中,体现在天地万物之上,即理先于万物而存在;而理存在于人,即人一生下来就有认识万物之理的本能。
游酢认为,要把握天理说,关键在于要在人心中确认,以性与天道为内容的天理学说的价值是不可以沦失的,因为理不仅代表最高价值,而且对人的认识方向、得失、正误、深浅、偏
全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游酢还强调道德的世界价值。他将道德伦理作为评判一切的准则。在游酢的著作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泛道德主义,是一种追寻世界的道德价值的努力;而对天理价值的道德倾向把握,则是一种内向的意、主体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体认和领,即世界、事物、事实对人产生何种意义,就对人会产生何种价值。
游酢对天理价值的追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强调圣贤境界。圣贤境界包括圣德、中庸之境界等。圣德是人德的最高规范,大而无边,深而无底,包含了仁、义、礼、智诸德。圣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中庸是天下之道德的最高概括。其二、强调践履功夫,即加强“正心”“主敬”“主忠信”“日省”等道德修养。在游酢的思想主张中,正心才能免于被情绪所控制。“主敬”则是要求内心要在无时无刻、要对无事无物的虔诚。“主忠信”要求人要信守自己的诺言,不能人而无信,否则仁义礼智就失去了根,就会无所成。其三、强调修齐治平。游酢提出了“自强不息”是修身之学,即修身是为成仁,成仁就能事亲,由事亲再推广到事君、交友以知人。
道器论
游酢继承二程对“道”的认识,认可“道”的非物质性,并强调“道”的自然规律性,认为道是万物的奥妙所在和规律,可统帅天下万物;但“道”依托于物,不能离开物而独立存在。游酢在解读《
论语》的“君子不器”时,采用了《
周易风水》之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体夫道者也,故不器。不器则能圆能方,能柔能刚,非执方者所与也。”即在游酢的道器论中,认为“道”“器”之间的关系,犹如“圆、方、柔、刚”与“方”之间的关系,即“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在肯定了“形上为道,形下为器”的观点后,游酢主张君子要认识道,体会道,并且依照道的原则和规范去做,就要不被具体的事物所限制,不要局限于事物的本身,要体察一般事物背后的规律和根源。
道体论
在
张载道体说的基础上,游酢从《
中庸》“天命之谓性”的角度出发,从人性即天理的角度去研究人之性。他认为,人性是由天命所赋予的,即“天命之谓性”。天又将自己的法则下降于人,即是道,而人性就是由纯善的道所赋予的,因此可以说,人人心中本来就具有这种纯善的道。游酢的道体说强调道是
郑性之本体,而性既是
本体论范畴,也是人性论范畴,性既然是善,那它对人生便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游酢的道体说还有很明确的价值导向,便是对道的内心体验,要求人们要以坚强的意志努力克制嗜欲,加强道德修养。
心性论
在儒家哲学中,“心”是一个具有虚灵知觉功能的自然器官,在游酢的心性论中,心是认识的主体,亦是
宇宙的本体,兼有道德的属性。他特别强调要发挥主动性以治心,才能呈现出善良的行为。
游酢不仅认为心有感知、能与外界事物接触并认识外界事,他还将心之本体与仁联系起来,认为仁是心之本体,仁与心的关系就如饥饿的人看见食物、口渴的人看见水,如果分割开了,人也就不能成其为人。在游酢的主张中,人心是私己、忿欲,道心是亲亲、仁民、爱物。游酢认为,人若只偏从自己的私欲,被忿激欲念所湮没,人道于是熄灭;如果真能战胜人心之私,回到道心之公,就会视人如同自己,看万物如同人类,心之本体便自然呈现出来了。
游酢还认为,人如果安心于人道,就不会逐末忘本、逐伪丧真、残生残性,而会存性保真、延年益寿,感悟而通晓天下事。此外,游酢还将“博爱”之心看成是圣人之心,意为圣人如能做到博爱,便已具有博爱之心,也就是说,博爱是仁心形成后的践履呈现。
性即天道论
先秦
告子提出“生之谓性”,
孟子批评了告子的理论,提出“性善”说。后来
荀子又提出“性恶”说。到了宋代,
张载提出“性与天道合一”命题,二程又以“天理”论性,明确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而游酢沿着“性与天道合一”“性即理”的方向,明确提出“性即天道”的命题,即人之性之所以是天道,是因为人之性是天命所产生出来的。
游酢还由性即天道,得出其性善论。他认为天命给人以仁性,此仁性如保持原状,则此性必然是善的。性善论必然是“性相近”,而事实上的品质却是不相同的,有善人、恶人,这是由于后天的习气不同所造成的。在游酢看来,善是性之德,性以善为德;反之,性便是善的基础。同时,游酢又强调,劳作、休息、喝水、吃饭皆为真实无妄之性,肯定了正常人的生理要求。
“性无气”说
对于现实社会中人所存在的恶,游酢根据二程的观点,认为人的恶来源于气质。
张载基于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在天性上都是至善至美的;但是人性在未形成时,却包含着潜在恶的因素,此即其所谓“性未成则善恶混”。由此,他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即天地之性是善性,是天理;“气质之性”则是由人的生理本能、生存本能决定的,是气质阴暗面(浊)的表现,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的欲望。
在游酢看来,人之初,虽然同出于气,但是气禀却不同,气禀有全体部分、有邪僻正直、有纯粹驳杂、有厚重轻薄之分,在此便出现人有上智、下愚及中人的种种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能否认“人之初,性本善”。就像原始的风是一样的,但受地形及其地面附着物的影响,同时受风吹时,发出的声音也是千差万别的,而我们不能因此说风不同。
游酢对
荀子的性恶论、
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及
韩愈的性三品也有自己的见解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荀子说性恶、扬雄说性是善恶混合、韩愈说性情三品,都是为末流所蒙蔽,而不知道其大本,未看见后天的差异。因此,论性只从人之所见,只从气禀立论,有失偏颇,须像孔孟一样,从本末两方面立言,才能得其仿佛。
“尊德性”与“道问学”
游酢认为诚不是靠别人促成的,是自己修行、自己体会而成,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因此他得出性、诚与道、理是统一的结论。关于如何修成“诚”,游酢认为要从“尊德性”与“道问学”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从自己诚的天赋出发,达到对一切事物的了解,就是“尊德性”;其次是通过学习,使自身固有的诚明白起来,这是“道问学”。
游酢进一步从天、地、人三才上分析“尊德性”,认为尊崇德性引导研究学问,是人的品德;达到宽广博大、穷极精深微妙,是地的品德;极度的高明,引导到中庸,是天的品德。从人到天是向上升达的过程。温习旧的借以知道新的,由此扩大所学并且加以详细解说;加强亲厚借以尊崇礼制,由此保持简约,处于中肯的地位。
人物著作
同出于程门的游酢密友
杨时在《御史游公墓志铭》中,称游酢所著有《中庸义》一卷、《诗二南义》一卷、《论语杂解》一卷、《孟子杂解》一卷、《文集》十卷。而《
宋史·艺文志》记载游酢著作有《
易说》《诗二南义》《中庸解义》《孟子杂解》《论语杂解》以及《文集》等。除上述著作外,游酢在程门时所录的《
二程语录》及收录在
南宋钱塘陈思所编所刻的《
两宋名贤小集》中的游酢诗集《荆斋诗集》也在南宋时有刊本行世。今存游酢的著作《游廌山集》《游定夫先生集》《游文肃公集》等刻本,均为
清代游氏后人所编。
影响成就
理学贡献
游酢在传播和弘扬二程"洛学"、开创"闽学"并成就程朱理学等方面均有重大贡献。其认真分析了朱学与汉学两个不同文化时代的不同治学思维方式,认为宋代儒者与汉代儒者不同,
宋儒更加重视经书中的义理,由此而推出一种学以致用、传统为现实服务的学风和思维方式。其理学上的诸多见解,朱熹在后来的《
四书章句集注》多有采用。同时,游酢所掌握二程的第一手资料,也成为后来
朱熹编辑《
二程遗书》的主要材料来源。朱子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品端认为游酢与
杨时、
胡安国等学者的理论思想推动了
中原地区主流文化重心南移,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其他成就
游酢的书法造诣与宋“苏、黄、米、蔡”四大名家齐名,其
草书被尊称为“游体”,清朝编入《草字汇》,称其“草圣”,部分书法拓片今存于
南平市博物馆。其诗儒雅脱俗,朗练清新,节奏轻缓自然,有别于江西诗派的晦涩难懂,为
杨万里“诚斋体”的先声。
人物评价
北宋理学家
程颐称赞游酢:“清德重望,胶如日星,其流风余韵,足以美游师世范俗。”
南宋理学家、宰相
真德秀称赞游酢:“惟公道盛德尊,缅怀遗范,可效可师,朝夕恪恭,庶几万一。”
南宋理宗帝赵御赞游酢:“德业精专,先生风教,丽日中天。”
朱子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品端认为,在北宋理学南传的过程中,游酢与
杨时、
胡安国等著名学者形成了以传承洛学为标榜的文化共同体,这些理论思想推动了
中原地区主流文化重心南移。
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
高令印教授认为游酢是中国宋代卓越的理学(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了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应享有崇高的历史文化地位。
人物关系
亲属关系
师承关系
程颢(公元1032年—公元1085年),字伯淳,后人称其为“明道先生”,俗称“大程”。与其弟
程颐共创洛学,二人并称为“二程”。程颢与程颐的哲学思想都是以“理”为最高范畴,其中程颢更为注重内向的体验,具有主观的心本论倾向,而
程颐则更倾向于客观的理本论,是以后陆王
心学的先驱。程颢确立了“理”的哲学概念,提出并阐述了“仁”“定性”“诚敬和乐”“与物同体”等重要哲学命题。二程所创立的洛学被
朱熹继承发展后形成了“程朱理学”,成为
中原地区后期
封建社会的主流
意识形态。
程颐(公元1033年一公元1107年),字正叔,又字正道、正伊,
洛阳市人,因居临
伊川县,世称“
程颐”,与其兄
程颢被共称作二程。程颐在哲学上主张天地亦物,万物皆被“理”主宰,而作为人要遵从道德层面上的“理”即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提倡去私欲、明天理,并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修养。在教育上主张对学生因材施教,让他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格物明理;以孔孟为师,志存高远、循序渐进地去抵达仁的境界;提倡国家重视教育。在政治上主张王道和以人为主的法治。在经济上主张轻徭薄赋,重农抑商。
同窗关系
谢良佐(公元1050年—公元1103年),字显道,
上蔡县人,后人称其为上蔡先生。谢良佐提出“心为天之理”,心就是仁、人就是天理的观点,要求以“礼”作为约束思想言行的规矩,认为通过穷理可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等。谢良佐创立了
上蔡县学派,是湖湘学派的鼻祖、
心学的奠基人,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桥梁作用。
吕大临(公元1040年—公元1092年),字与叔,
北宋京兆蓝田(今
蓝田县)人。
吕大临以关学的“防检穷索”为学,即强调学以致用,力图把学术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联系起来,为现实服务,反对虚浮空谈的学风。在哲学上,吕大临从关学“精思力践”向洛学“涵泳义理”“空谈心性”转化,认为道或天理是“虚明纯一”的,落在人心中就成为“良心”;只要启发良心,便可合乎“道”或“天理”。吕大临为关学的发展和推广起了较大作用。
杨时(公元1053年—公元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先生,世称“杨龟山”,
谥号“文靖”。 杨时在哲学上主张体验未发、反身而诚等思想,提倡“格物所以致知”和“以诚意为主”;在教育上提倡学习的目的是求仁和学圣人;在诗歌上主张有
教化功能,诗的作用是言志或缘情,应表达出温柔敦厚、思无邪的情感。学者
罗从彦、
陈渊、
张九成等是杨时学生,
朱熹是其三传弟子。杨时的哲学思想承上启下,继承了二程的
思想体系,又对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
相关研究
轶事典故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的冬天,官至太学博士的游酢偕学友
杨时同赴
洛阳市,求学于
程颐。他们初次去到程颐家时,正遇上程颐在闭目养神。为了不打扰老师,二人没有离开,也没走到屋檐下避雪,而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院子里。等程颐醒过来时,地上的雪已经堆积到了一尺多厚,淹没到他们的膝盖上了。之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千古流传,成为尊师重道的佳话。
后世纪念
游定夫纪念馆
游定夫纪念馆位于
南平市南山镇凤池村,原名“御史定夫祠”,是游酢九世孙游以仁于元
延祐三年(1316年)始建,后经明弘治、嘉靖、
爱新觉罗·旻宁等数次修建。1987年,
南平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2年8月30日重新剪彩开馆。纪念馆为闽北特色建筑,呈单楼八字墙式,前后堂皆为檐悬山穿斗式,风格古朴。梁架雕刻精美,结构独特,部分雕刻图案资料被收入《中国建筑美术图案》一书。纪念馆大堂正中立有游酢
塑像,正堂的额枋上悬有宋理宗的“御赞匾”、“万年仪式”“思成堂”及
游居敬题“祭
聂氏宗祠有述”等八块牌匾;祠内立有元、明、清、民国等年代的修祠碑记。
目前馆内设置了三个展室,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内容包括游定夫年谱、故居照片及游酢生平事迹;第二展室主要介绍游酢门人传承图谱及程朱理学源流、游酢著作思想等;第三展室主要展出了游酢书法作品。
游定夫书院
游定夫书院位于
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凤池村,初名豸山书院,是游酢九世孙游以仁于元
延祐四年(1317年)修建据传。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延平知府沈鑿联合当地士绅将其改建为“游定夫书院”,同知曾子钦为记述书院扩建事宜,撰写了《游定夫书院记》。现今原碑已失存,碑文载于民国《南平县志·艺文志》。之后书院历经兴废,直至清嘉庆元年(1796年),游氏后人游昌莘独资修复了游定夫书院。清末民初,书院改建为学堂、学校。1950年,书院曾为南平水文站
驻点场所;1966年至1976年间,书院被破坏,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重新修复。新建的游定夫书院占地面积2195平方米,建筑面积109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