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第四中学属
云南省二级一等
完全中学,创办于1942年,坐落在宣威市
海岱镇文阁村天车河畔,地处两省三县交界,群山环抱,三面环水,景致清幽。
学校占地110.2亩,校园
建筑面积26617㎡,总投资5000万元,藏书20余万册。宣威市第四中学编制150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5人, 工人11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五级岗位1人,六级岗位6人,七级岗位25,八级岗位0人,九级岗位4人,十级岗位44人,十一级岗位13人,十二级岗位42人 [2]。离退休教师15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14人。有
高中教学班级34个班,学生人数2055人。校长一人,副校长二人,下设六个处室:行政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总务处,保卫科。公务用车一辆。
1.坚持
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法令,按教育规律办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2.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增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观念,抓好校纪校风建设,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情教育、形势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前途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实施
素质教育,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会同有关
教育行政部门拟定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计划、方案;管理下拨的教育经费;规划学校的基本建设。管理使用好学校经费、校舍和各种设施,做好校务、财务公开,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开展好勤工俭学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宣威市第四中学自1992年推行“三制改革”,1998年提出了“一中心,两步走”的办学思路。2003年,继往开来,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致力于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品位。高考上线率由1997年的52.1%逐步上升,1999年达到76.04%,2003年高考理科应届生上线率高达84.7%,2004年全校高考上线361人,创历史新高。
宣威市第四中学以其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多次获得“文明学校”“先进办学单位”、曲站市“教学
优秀奖”“目标管理考核
一等奖”等荣誉和“农村完中办学的一面旗帜”的美誉。新世纪,新千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定再接再厉,更加努力,再写教育新篇章。
宣威市第二中学:建于1941年,原名启文中学,1951年改名为宣威县第二中学。位于宣威市
格宜镇。
宣威市第三中学:建于1942年,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位于宣威市板桥镇。
宣威市第四中学:建于1942年,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位于宣威市
海岱镇。
宣威市第五中学:建于1980年,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位于宣威市西宁街道。
宣威市第七中学:建于1999年,原榕城三中,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位于宣威市西宁街道。
宣威市第九中学:原虹桥中学,2010年扩建为完中,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位于宣威市虹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