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穆斯林(Abu Muslim,718年~755年)
中世纪波斯
霍拉桑省农民起义领袖,
阿拔斯王朝开国功臣。751年指挥阿拉伯军队于罗斯惨胜
唐军,控制了
中亚的大部分地区,但不久后因功高震主而被谋杀。
艾布·穆斯林(Abu Muslim,718~755) 中世纪波斯呼罗珊农民起义领袖,阿拔斯王朝开国功臣,一译“阿布·穆斯里姆”,中国史籍曾译作“并波悉林”。全名艾布·穆斯林·阿卜杜·拉赫曼·本·穆斯林。
波斯呼罗珊人,关于他的出身,有几种说法,最可信的说法是,他出身于波斯血统的奴隶家庭。据传他为
什叶派的追随者,信仰虔诚,精明强干,精通武略。后在麦加朝觐时,与
伊拉克阿拔斯族人建立了联系(还有一种说法是741年,短期被囚禁的阿拔斯伊玛目使者在狱中会见了他,并安排他出狱),参加了“阿拔斯传道会”,成为传教师。743年,被阿拔斯人首领
易卜拉欣·埃德恒帕夏委派到
霍拉桑省,进行反对
倭马亚王朝的宣传和组织活动。
阿布·阿拔斯在军事方面完全依仗他最杰出的将领阿布·穆斯林。阿布·穆斯林先到呼罗珊的胡扎阿部族进行活动,后到麦赫万,得到
波斯农民的拥护;他还克服出身卑微带来的不满,把呼罗珊的一些贵族争取过来归信了
伊斯兰教。他把地方传统和
伊朗文化、伊斯兰教相融合,模糊了
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的矛盾。
经过长期的组织和策划之后,747年6月,高举阿拔斯家族的黑色旗帜,在谋夫绿洲发动起义并得到了伊朗人和部分
阿拉伯帝国部落的支持,打响了推翻
倭马亚王朝的第一枪。旗帜上写着《
伊斯兰教圣经》的一段话:“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22:39)。他主张必须以
穆罕默德的后裔为伊斯兰国家的哈里发,并提出减轻赋税、取消劳役、凡穆斯林一律平等、推翻“叛教的”伍麦叶人统治的斗争目标。参加者有
波斯和
中亚的农民、
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信众,以及对伍麦叶王朝统治不满的波斯封建主和阿拉伯部落,起义队伍在其助手卡赫塔巴的指挥下,748年在内沙布尔、尼哈万德、
伊斯法罕等地多次击败哈里发麦尔旺二世军队,后占领
霍拉桑省首府木鹿,该地60个村庄农民揭竿而起,参加了义军。749年攻占了
伊拉克首府库法,后彻底摧毁倭马亚帝国的军队。749年10月,其代表率呼罗珊12名酋长到库法拥戴艾布·阿拔斯为哈里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阿拔斯攫取,建立了
阿拔斯王朝。
艾布·穆斯林被任命为呼罗珊
总督。751年,其部将齐亚德在中亚怛罗斯之战(今江布尔城),凭借巨大的地理优势(地理方面:观察地图以及结合史书我们可以看出。
唐军翻越
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深入七百馀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更是借助葛逻禄人的叛变,打败了
中原地区唐朝将领
高仙芝(安西节度使)的军队,阿拉伯史书说有7万至10万中国军队被俘(《旧唐书。
李嗣业传》是2万,《
资治通鉴》是3万,《
唐历》记载是三万),《新唐书。李嗣业传》记载唐军人数也是两万。(资治通鉴·卷216)记载“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势力遂达
中亚东部地区。753年,经艾布·阿拔斯准许率旅队到麦加朝觐,并以哈里发代表人的身份出现。754年
曼苏尔继任哈里发,其
叔父阿卜杜拉·阿里争哈里发职位,被艾布·穆斯林率军击败于奈绥宾(今
土耳其纳西宾)。因其在
波斯和中亚的势力日增,遭曼苏尔猜忌,遂调他改任
埃及总督,他拒不接受新的委任。755年被宣召回京,在抵达时以图谋反叛之罪,惨遭杀害。
他被杀后,其在
霍拉桑省的追随者,曾以他的名字为号召,举行过多次起义,均遭镇压。其中胡拉米派称其为“真主的化身”,并认为他没有死,将要复返人间,铲除邪恶,恢复正义。(
杨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