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沙蜥
1789年Gmelin命名的动物
乌拉尔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guttatus)为鬣蜥科沙蜥属爬行纲,背脊、胸部和尾上具有强棱鳞。鼻孔间距大于鼻孔至眼前褶长度的二分之一,颈部背面无皮肤横褶。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一般生活于伊犁河中下游的荒漠裸露区段或植被稀疏的沙地,主要食物是蚁类,为卵生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乌拉尔
形态特征
乌拉尔沙蜥全长111-121mm,尾长占全长的0.56-0.61。头部大小适中,前缘斜行至上唇鳞,顶部平坦,后端无突缘;吻部宽而钝,上方覆有大鳞,俯视时可见鼻孔,鼻孔下沿有棱缘。头的最大宽度为鼻孔间距的4.5-5.0倍;眼睑略为隆起,有扩大的上睫鳞8-9枚,前方与鼻鳞连接;头背部被形状相同的平滑小鳞,眶上鳞最小,枕鳞的大小与脊鳞相仿;上唇鳞12-16枚,下唇鳞11-15枚;颏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40-43枚。体形扁平,颈背部无皮肤横褶,具肩褶和体侧褶。背部平滑而脊部有棱鳞,并扩展成叶状。胸鳞棱脊强,两侧和腹部的鳞片无棱。四肢纤长,背面被棱鳞而大于脊鳞;胫长于头;第V趾不连爪的长度约与眼间距的三分之二相等,第III、第IV趾的外侧具弱栉,第IV趾的趾下瓣23-27枚。尾长为头体长的1.4-1.6倍,除尾基部外,其它部分均覆棱鳞,环尾一周的鳞片数约23枚。体色及背纹有较大差异,背部通常为黄灰色、灰色或褐灰色,缀以黑褐色或黑灰色的小斑、不规则细纹及由此形成的大量暗环,沿背脊两侧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黑斑。头背饰有黑色小点或褐色斑纹。腹面黄白色。四肢背面有隐晦的黑色横纹。尾背中央有狭窄的浅色纵带,腹面有2-7条黑色横纹,尾梢黑色。
乌拉尔沙蜥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自己却逃之夭夭。这种现象叫做自截,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有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于是,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我国壁虎科蛇蜥科、乌拉尔沙蜥科及石龙子科的乌拉尔沙蜥,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
乌拉尔沙蜥的变色能力很强,特别是避役类(Chamaeleons)以其善于变色获得“变色龙”的美名。我国的树蜥与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乌拉尔沙蜥(Calots versicolor)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红色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乌拉尔沙蜥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生活习性
乌拉尔沙蜥是变温动物,在温带寒带生活的乌拉尔沙蜥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在热带活的乌拉尔沙蜥,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乌拉尔沙蜥的活动范围很局限,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据研究过的几种地面活动的乌拉尔沙蜥,如多线南蜥等,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种类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刚孵出的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动,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乌拉尔沙蜥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壁虎类(Gekkonids)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也有一部分乌拉尔沙蜥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乌拉尔沙蜥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乌拉尔沙蜥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全世界6000种乌拉尔沙蜥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属,隶属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对15尾获自伊犁河沿岸的斑点沙蜥进行食性分析得知,其主要食物是蚁类。5个蜥胃中发现有蚂蚁,占33.3%,3个胃内有蝶蛾类及其幼虫,占20%,2个胃里有蜥和象等,占13.3%,5个胃有嫩叶和植物种子,占33.3%。此外,还在6个胃中见到沙粒和小石。
栖息环境
乌拉尔沙蜥栖居于新疆伊犁河中、下游的荒漠裸露区段或植被稀疏的沙地,当地的原始植被有沙拐枣、优若、盐木等草本植物和一些灌木。不具有永久性居住洞,所见到的全是夏季临时栖身的洞穴。洞口椭圆形,以一不大的锐角斜向导入地下洞道,洞道长仅100-200mm,末端略为扩大,便于转身。遇惊时,在跑动1.5-2m后,常以腹部贴近地表,往两侧急速颤动而陷身沙内,并用后肢垂直拍打沙面岛,使扬起的沙粒在落下时遮掩蜥体,只存头部露出沙外,以避敌害耳目。有时也会突然从沙塔坪乡中学跃出,奔跑一阵后,便驻足原地伫立不动,由于背色与其环境几乎融为一体,所以极难被发现。4月中旬至10月为全年的活动期,5-6月,上午出洞的时间是9-10时,明显地迟于与之同域栖息的大耳沙蜥网纹麻蜥等沙生蜥蝎,夏日中午炎热时,仍停歇在地面,极少爬上灌木暂避高温。
繁殖
乌拉尔沙蜥在6月产白色的蜥卵2-3枚,卵径11-13mm。9月中旬前可见大量幼蜥外出活动,平均体长约26.5mm,9月下半月增长至28mm左右。幼蜥经12-13个月的生长后,发育为亚成蜥,雌蜥的体长为32-33mm,而雄蜥可达35-37mm;两性比例大致为1:1。
亚种分化
乌拉尔沙蜥分化为4个亚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繁殖
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