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甜粿,也叫
糯米年糕,义兴甜粿。是福建泉州的一家百年老字号特产,属于
闽南地区传统特产。
石狮甜粿形似满月,颜色洁白,质地软嫩,气味芳香,清甜可口。它采用当地特有的“大冬秫米”加上白砂糖、蜜冬瓜条、
金橘等辅料,经过制粉、溶糖、混合、入盒、上蒸笼制成。成品呈扁圆形,如白色
玛瑙,油滑透亮。
石狮甜粿于2010年8月被正式确认为
泉州市“百年老字号”,并列为泉州市保护和促进老字号的发展名单,其产品制作工艺入选第二批
石狮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甜粿也叫
糯米年糕,蒸甜粿是
潮汕地区(主要是农村)农历年初的一种民俗,每个乡村(或一个大的姓氏
宗族)在每年的一个固定日子(农历正月到三月这段时间,排在最前
破五节月浦乡到三月十五的金砂乡)的隆重拜神集体活动,甜粿是拜神供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有钱人家为了祭祖也有做。
制作方法
先备好等量的
糯米粉和白砂糖(基本上各10斤),烧好开水将白砂糖冲成
果露水,糖浆水放凉后与糯米份搅拌成浆糊状(一般会放置一晚),蒸笼垫上腐膜,将糯米浆倒入,蒸笼盖尽量密封,用
旺火蒸10到15个小时(时间越长出来的甜粿颜色越红亮),一两个小钟注意往蒸笼下加水。甜粿性质经久耐用,冷食热食均可(热食比冷食味道较佳)。由于甜粿容易保存,所以除了拜神、祭祖当果品外,还另有一番妙用,即是可以当作漂洋过海干粮之用。
轶事介绍
别名与译名
说起石狮甜粿,有些外地读者一时未必能反应过来是什么小吃,只要继续解释说,是一种甜味的
年糕,上面常常会盖上一个红色印章的那种,也许就能对上号了。对于这道小吃的翻译,
石狮的王小姐给出的答案恐怕是颇具说服力的:Dragon Sweet Cake,龙甜糕。这样的翻译可是有渊源可溯的。原来,正宗的石狮甜粿产自
石狮市宝盖镇的一个村落———塘龙村(习惯称
塘头村),该村人
全姓王。王小姐的家乡上浦村是其
王姓的繁衍,两个村的地理位置形成一条龙状,塘头村位于龙头的位置,故此得名塘头村(塘龙村)。正宗石狮甜粿上的红色印章印的就是“塘头”二字,因此王小姐认为翻译成Dragon Sweet Cake是最富有地方风味的。
除此之外,下面还有一些读者给出的翻译: 1.Shishi TianGuo 石狮甜粿 标准的汉语拼音翻译,其实是许多读者所提倡的特色小吃翻译法。 2.Shishi rice cake 石狮年糕晋江林女士的翻译比较“正规”,就物说物。 3.Shishi sweet cakes 石狮甜糕
泉州市一外贸公司任职的吴小姐将该小吃直译得简单明了。甜粿的主要特点就在甜,所以用sweet一词道出了其主要特性。泉州菜英文名征集菜单 九重 九重諽是
闽南地区的家常小吃,为一大块厚一寸左右的淡黄色半透明固状体,富有弹性,软滑而柔韧,口感微粘。很多年前,总有小贩骑着自行车在各个乡村叫卖,根据客人需要,用刀在大块上切割出你所要的斤两。九重吃时一般要蘸
白糖,吃时有一股淡淡的
碳酸钠味。其做法为将晚米用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渗水加入
硫酸铝钾(用水溶解)搅拌,磨成稀浆。把锅置于小火之上,放入红板糖,渗水熬成浓液起锅,滤去杂质,倒入稀浆中,搅拌成为红色稀浆。又把锅置于
旺火之上,倒入适量的清水烧沸,把铺上洁净的“炊布”并夹着通气板的蒸笼放在锅上,然后分九次,舀入浆。(第一次浆稍多些,蒸约7分钟,接着,每次的浆量比第一次的稍薄些,每次约蒸15分钟。)先蒸第一层,在上面抹少许
花生油,再蒸第二层,这样连续蒸九次,成九重,重重可以揭开,故叫“九重諽”。
相关传说
关于义兴甜粿有着美丽的传说。据说一年大旱,晋江变成了一条小溪,其他的河流都没有水了,田土龟裂,庄稼眼看着就要枯死。民间集资祭祀神灵,祈风求雨。但是求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下一滴雨。这时,有人提醒,祭祀神灵所用的甜粿不对,应该用义兴甜粿。祭祀完毕后,当天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此后,当地祭祀神灵都用义兴甜粿。
另有一个传说。晋江的一个穷秀才屡试不中后,心灰意冷,于是搭一条
货船下南洋谋生。临行前,
秀才只带了一袋义兴甜粿上船。船行不久,就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迷失了方向。漂泊了七天七夜后,船上能吃的东西已所剩无几。因为吃甜粿经得起饿,全船的人最后就靠着秀才带的那一袋子义兴甜粿活了下来,并到达了目的地。此后,义兴甜粿在南洋声名日隆。传说后来下南洋的人都要带上义兴甜粿,才能保证一帆风顺。
甜粿百年老字号-“义兴”
谈起
石狮的特长,自然少不了甜粿,而说到石狮的甜粿,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义兴”这一甜粿百年老字号。
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上关于石狮塘头的义兴甜粿厂,是这样描述的:王义兴甜粿,早于
清代咸丰年间已享誉盛名,并畅销东南亚。1981年,王义兴后裔重新在塘头恢复经营。
到达塘头村后,沿着只能容得下一辆摩托车经过的村间小路上转了好几个弯,才到达目的地义兴甜粿厂。从外面看,这只是一幢简单的农家房屋。然而,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义兴甜粿远销海外,闻名遐迩。
石狮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义兴”甜粿这一百年老字号,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逢年过节,义兴甜粿厂接到的定单不计其数,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义兴甜粿成为他们去海外必带的礼品。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也是义兴甜粿的真实写照。
王金田与义兴甜粿
据说,约在
咸丰5年,义兴甜粿的创始人王公侯在年底时得了一笔意外之财。当地有逢年过节做
年糕的风俗,王公侯于是亲自下厨制作年糕,遍请乡邻。由于在传统制作工艺上有所创新,他所做出来的年糕风味独特,大受乡邻喜爱。此后,王公侯应乡邻之请,年年做年糕,来求年糕的乡邻络绎不绝。于是,王公侯开立作坊,以此为生计。最初的年糕是咸的,后来改成甜的,称之为甜粿,经过王公侯的不断改进,“塘头甜粿”名声大震。王公侯为人豪爽,仗义疏财,经常周济身边的穷苦人家,他所开设的甜粿作坊也因此以“义兴”为名号。
光绪年间,
石狮当地下南洋的人越来越多,义兴甜粿也因此被传到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义兴甜粿名声越来越响,销量越来越大。作坊最盛的时候工人达到100多人,年产甜粿500多吨。
解放后,“义兴甜粿”
公私合营,由于管理松弛,要求不严,“义兴甜粿”质量下降,产量也越来越小。
改革开放后,王公侯玄孙王金田继承祖业。1981年,王金田与其父王爱益一起重整旗鼓,经过严格选料、严格配方、严把每道工序,重新生产“义兴甜粿”。义兴甜粿刚一上市就被销售一空。1982年,义兴甜粿经厦门贸易公司出口,成为
泉州市地区最早出口东南亚的食品之一。
此后,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王金田还亲自组织带领技术工艺人员攻关,不断引进现代化技术设备,改良包装。如今的义兴甜粿采取了独特的真空包装,在不添加任何
防腐剂、添加剂的情况下,
保质期能达到一年以上,并获得国家专利。
俗话说,穷人无富亲。王义兴的
姑母、
姨母也是穷苦人家,这灾荒年头,哪有钱银帮助他。我们闽甫有个风俗,凡是亲人到南洋,亲戚朋友要送
面线、
鸡蛋、大公鸡,这叫“送顺风”。王义兴的姑母、姨妈没有钱“送顺风”,一个送来糯米,口个送来
甘蔗糖。
巧英也真巧。她用姑母送来的糯米,
姨母送来的
蔗糖,蒸起
糕粿来。她糯米,筛米(米最),溶蔗糖,忙个团团转。俗话说“有发酵的做糕,没发酵的做粿”。那糯米浆,怎么也发酵不起来,蒸成的自然是平坦坦的粿了。不过,它又甜又软,倒也好吃,巧英叫它做“甜粿”。王义兴就带着“甜粿”作千粮,上船过番了。
好在船家也是个好人。他见王义兴没钱交伙食费,就答应让他自己带干粮上船。那时,乘
马尼拉大帆船到吕宋要二十多天。王义兴乘的船平平安安驶了十多天,眼看吕宋就要到了。突然,遇上大风暴,船被风浪打到一个荒岛上,船板裂开一个大口子,舱中淡水全漏光了。
船上的人到岛上避风浪,可是那风暴一连刮了四五天,没有淡水做饭,一个个饿得站不能站,爬不能爬。王义兴带的是一口袋自家蒸的“掰粿”,一路上他怕人见笑,每次船上开饭,也总是自己一个人缩在舱里啃上几口。因为吃得少,还剩下大半袋子。这时,他见大家饿得难受,就把剩下的“甜粿”一块块分给大家。
这些饿得颠颠倒倒的人,吃上这甜粿,非常感谢。风浪平息了,修好的船继续航行。又过了两天,一船人乎平安
安踏体育上了吕宋山,大家都说,是王义兴的“甜粿”救了一船人的生命。
王义兴到了吕来,想:出洋过番、漂洋过海,这样艰难。如果能做一种好
糕粿,十天半月不变质,带在船上做干粮,就是遇到风浪,船上不能生火做饭,也不会饿肚子啊!他在吕宋做了两年工,积累了一点钱,就回家了。
王义兴回家后,七创八创,把巧英做的甜粿再加改进。他选用太冬秫米,饱水浸软后,用细纹
杵磨磨成粉,然后加上
蔗糖,调成浆,又用力反复搅拌,再加上
金橘、蜜冬瓜、香蕉油等东西,蒸成了香喷喷,甜丝丝、软滋滋的甜粿。这甜粿吃起来又甜又腻又凉,不牙不粘齿,华侨们把它带到东南亚各国去,海上航行大半个月,不霉不硬,仍然保持原来特色。
石狮甜粿不但
闽南地区出名,国外也出了名。
菲律宾马尼拉华人区王彬后街仔,就有闻名“塘头甜粿店”。直到现在,石狮甜粿还盖着
石狮子和“义兴号”的印记。
食用方法
方法一:冷食。
石狮的
年糕有点像年糕,但是很大的一点不同——即使未经过加热,它也是软的。凉凉糯糯甜甜的甜粿是作为
茶点的首选之一。
方法二:蒸过之后食用。甜粿蒸过之后,会更软更粘。吃的时候,一定要先喝点水。
方法三:甜粿最经典的吃法要数炸了。先将甜粿切成长方形(一般的茶点大小即可,也可根据个人喜好决定大小),之后在碗内打一、两个
鸡蛋打均,然后沾上鸡蛋液,将沾上鸡蛋液的甜粿放入中火油内炸约半分钟,捞出控油即可。
传说
相传以前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加上常年灾害频繁(旱涝、台风等)造成“丰年不足三月年”。所以很多潮汕人漂洋过海谋食,经过樟林港(今
汕头港),樟林港有个船主叫蔡彦,有一次他来到船上清点客号的货物是否齐全,他的母亲也随他到船上看望。这时,蔡母看到这些过洋的人行李中都放着一大块一大块甜粿,感到十分诧异,因为在潮汕地区除了过年,平时是不会蒸甜粿的,因为当时比较贫困。于是蔡母就问:现在宽时闲月,怎么大家都有甜粿?大家给蔡母一问,不禁一阵苦笑。有一个船客应声回答:“老太,这是无奈何炊甜粿啊”!大家也随声附和。蔡母说:有甜粿吃还说无可奈何,这话怎么说?蔡彦这才说:每一次过洋如果是顺风顺水,行程一、二十日。如果碰上风浪,要一个多月的行程,若不带些干粮,如何挨过这些日子?而甜粿不易变质,所以准备些甜粿作为干粮。否则不测,岂不是活活饿死在海上。蔡母听后,方知其中的苦衷,不禁感慨万千,是啊,无可奈何炊甜粿啊!
然而,蒸甜粿这一事,在贫苦人眼里,认为是件难办的事,也是不得已的事,因为要蒸制一笼甜粿,至少需要10斤以上的
糯米粉和数斤
白糖,要用
旺火蒸上10几个小时不等,这对于三餐难饱的穷人来说,是很难办到的。但为了出洋谋生需要,再穷也得将甜粿蒸制出来,所以才有“无可奈何蒸甜?”这一俗话的出处,它表达了那时穷人出洋谋生的悲苦心情,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穷困生活的写照。现在
潮汕地区城乡年终节首仍有蒸甜粿的习俗,但意义已经大不一样了。
民间流传有“甜粿好食糕难舂”的
白话文。甜粿是以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漂滤去水份阴干,然后放进
石椿用人工舂成米粉(俗称
白糕),舂米糕很费工夫,至少要过筛二三遍,粉末越微细越好。糯米糕过筛好后,按一定比例掺入白砂糖或红糖,并拌入水份搅拌均匀成为糯米浆糊,盛放入专用粿帕,放在粿箕上装入蒸笼,用炉火加热蒸熟,(农村一般按点燃一至二柱香时间,视粿浆厚度充分蒸熟而成)。冷却后用纱线牵拉切成一片一片,然后再放在平底
铁锅(潮俗称为煎盘)上加热,用植物油煎至金黄色,香酥可口,风味独特,深受人们所喜爱。
信息资料
澄海区侨乡有句民谚:“无可奈何舂甜粿”,意思是说:澄海人是无可奈何才飘洋过海到
泰国,舂甜粿是从前潮人迫于生计,离乡别井去过番,以备船上充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