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石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支撑和保护立柱的重要石质构件,也被称为盘或柱础。它位于柱子下方,承担着传递重力并防止湿气侵蚀的功能。柱础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反映了
中原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柱础石具有多种形状,包括鼓型、瓜型、花瓶型、宫灯型、六锤型、须弥座型等。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有详细记录,称柱础有六个名称,分别是础、礩、舄、踬、磩、磉,现在统称为石碇。
柱础石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简单卵石基础,演变为具有装饰性的复杂构件。
秦汉的柱础较为朴素,而唐宋时期则出现了更多样的形式和纹饰。明清时期,柱础的形制和雕饰达到了高峰,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术。
秦汉时期:先秦时期通常采用卵石作柱础,
秦朝已经出现大型整石柱础。汉代柱础的形式多样,既有简单的
覆盆子式,也有复杂的反斗式。随着佛教的传播,柱础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提升,出现了更多的雕刻题材。
唐宋时期:
唐朝流行的柱础是雕有莲瓣的覆盆式,宋代则对柱础的尺寸和纹饰进行了规范。《营造法式》中列举了多种柱础的花纹样式,并提到了龙、凤、狮兽等动物形象的应用。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柱础形制更为多样化,如鼓形、瓶形、兽形、六面锤形等。雕饰图案涵盖了广泛的象征意义,包括宗教元素、民间传说和自然景观。雕刻技法融合了不同深度的
浮雕和立体雕塑,使得柱础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