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康成
中山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承担学校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论文10多篇。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曾获200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主要成员)。另有古代学者,即郑玄,字康成,后汉族
个人履历
1978-1980年到吉林大学化学系进修量子化学。
1989年-1991年到加拿大McMacter大学进行量子化学与光化学研究。
1992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2年6月晋升为教授,2003年6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职务
1992年12月至1996年12月兼任中山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
1996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兼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此外,1994年9月至2000年12月兼任计算机化学(杜邦)实验室主任等。
教学工作:
研究生课程:《量子化学》、《计算机化学》、《现代物理化学专题》。
本科生课程:《化学信息基础》、《C程序设计与化学中应用》、《基础量子化学》等。
指导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论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人,获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者8人,在研4人。
承担学校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论文10多篇。
负责合作出版本科生教材《现代化学信息基础》(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曾获学校蔡冠深奖教金奖励和校重点建设课程《化学信息基础》优秀等奖励。
科研工作:
1991年8月回国以来从事量子化学计算机化学和催化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曾参加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这些项目中负责进行量子化学和计算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荣誉
1996年开始应用国际上先进的G94/G98高斯系列的量子化学程序包,开展对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分子间电荷转移复合物及体系、体系诱导极性叠加规律等的研究工作。特别是98年以来,以本校生物无机化学为实验背景,开展对钌和钴等过渡金属多吡啶类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其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有关性质的密度泛函(DFT)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国际J. Phys. Chem.A,J. Comput. Chem.,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J. 摩尔 Struct. (Theochem.), Inorg. Chim. Acta和 New J.Chem.等著名国际杂志和国内《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物理化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研究方向
专业: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量子化学, 计算机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无机化合物量子化学。
内容:以生物无机化学为主要实验背景,应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量子化学、计算化学、分子力学及材料模拟等计算机软件,研究键合到脱氧核糖核酸中的生物无机分子的电子结构;生化环境中配位化合物间的电荷传递;小分子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性能、药效之间的关系(即构效关系);进行功能分子和药物分子设计;进行作用模式、谱学性质等的计算机模拟;为生物无机化学及超分子化学实验及作用机理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具体课题:
1. 过渡金属多吡类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在DNA中电荷传递规律及相关效应研究。
2. 抗癌性多吡啶类配合物的分子设计、计算机模拟及构效关系。
主要学术论文
K.C.Zheng, X.W.Liu, H.Deng, H.Chao, F.C.Yun, and L.N.Ji, J. DFT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orbital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Ru(phen)2 (9,9’-2R-dpq)]2+(R=NH2,OH,H and F) J. 摩尔 Struc. (Theochem.),2003,637, 195-203.
Kangcheng Zheng*, Xuewen Liu, Hong Deng, Hui Chao,Fengcun Yun, Liangnian Ji*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electron transfer among complexes [M(phen)3]n+ [M=Os(II), Ru(II), Co(III) and Zn(II)] binding to 脱氧核糖核酸,
J. 摩尔 Struc. (Theochem.),2003, 626,295.   Wen J. Mei, Jie Liu, Kang C. Zheng, Li J. Lin, Hui Chao, An X. Li, Feng C. Yun, and Liang N. Ji*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 properties of chiral complexes D- and L-[Ru(bpy)2L](L= o-hpip, MHPip and p-hpip) Dalton Trans., 2003, 1352-1359.
Hong Xu, Kang-Cheng Zheng*, Yao Chen, Yi-Zhi Li, Li-Jun Lin, Hong Li, Pei-Xin Zhang and Liang-Nian Ji*
Effects of ligand planarity on the interaction of polypyridyl Ru(II) complexes with 脱氧核糖核酸 Dalton Trans., 2003, 2260-2268.
Hong Xu, Kang-Cheng Zheng*, Hong Deng, Li-Jun Lin, Qian-Ling Zhang, and Liang-Nian Ji* Effects of the Ancillary Ligands of Polypyridyl Ruthenium(II) Complexes on the 脱氧核糖核酸Binding Behaviors New J.Chem.,2003, 27, 1255-1263.
Kangcheng Zheng*, Juping Wang, Yong Shen, Wenlie Peng, Fengcun Yun Studies on 4,7-di-Substitution Effects of One Ligand in [Ru(phen)3]2+ with DFT Method J. Comput. Chem. 2002, 23(4):436-443.
Kang C. Zheng*, Ju P. Wang, Yong Shen, Wen L. Peng, and Feng C Yun Studies on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M(tap)32+(M: Fe, Ru, Os) with DFT Method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2002(1), 111 – 116.
K. C. Zheng*, J. P. Wang, Y. Shen, W. L. Peng, and F. C Yun Studies on 9,9’-substituted effects of main ligand in [Ru(bpy)2(dpq)]2+ with DFT method Inorg. Chim. Acta, 2002, 328(1):247-253.
K. C. Zheng*, J. P. Wang, X.W. Liu, Y. Shen, F. C. Yun Studies of 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Ru(phen)3]2+ with DFT method J. 摩尔 Struct. (Theochem.), 2002,577(2-3), 95-105.
K. C. Zheng*, J. P. Wang, X.W. Liu, W. L. Peng, F. C. Yun Studies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Ru(L)3]2+ (L=bpy,bpm,bpz ) with DFT method J. 摩尔 Struc. (Theochem.),2002, 582(1-3):1-9.
Kang C. Zheng*, Yong Shen, Ju P. Wang, Xue W. Liu, Feng C. Yun Studies on effects of di-F-substitution sites in main ligand of [Ru(bpy)2(dpq)]2+ with DFT method Inorg. Chim. Acta,2002, 335C . 100-106.
Kangcheng Zheng*, Juping Wang, Wenlie Peng, Xuewen Liu, Fengcun Yun Studies on 6,6¢-di-Substituted Effects of the dpq in [Ru(bpy)2(dpq)]2+ with DFT Method J. Phys. Chem. A 2001,105,10899-10905.
Kangcheng Zheng*, Juping Wang, Yong Shen, Daibin Kuang, Fengcun Yun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M(bpy)3n+(M: Re, Os, Ir; n=1,2,3,Respectively)
J. Phys. Chem. A 2001, 105(30), 7248-7253.
郑康成*, 匡代彬, 沈勇, 康北笙 折叠型双银配位化合物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4): 670-673.
刘学文,沈勇,彭文烈,郑康成*,云逢存 抗癌药物紫堇啡碱的电子结构与活性部位的理论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增刊): 386-391.
郑康成*, 王菊平, 沈 勇, 匡代彬, 云逢存. [Ru(bpy)2(phen)]2+主配体上双取代效应DFT法研究, 化学学报,2001,59(8): 1283-1289. (SCI 收录)
郑康成*, 匡代彬, 毛淑才, 沈勇. 胺(和氨)-HCCl3系CT配位化合物密度泛函法研究, 化学学报,2001,59(2): 207-212. (SCI 收录)
郑康成*, 张仲钦, 沈勇, 云逢存 计算多氯代烃异构体生成的新方法 物理化学学报,2001,17(5): 448-452.   郑康成*, 匡代彬, 沈勇, 王菊平.
钌联吡啶配合物单配体取代基效应, 物理化学学报,2001,17(1): 43-47.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职务
荣誉
研究方向
主要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