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树》是
澳大利亚作家
帕特里克·怀特的成名作,描述的是斯坦·帕克一家从开荒立家到斯坦·帕克去世期间的故事。文章中人物描写丰富细腻,文字朴实精炼,凸显出作者一贯的风格。“人树”也作“人之树”,和中国古语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几分相似之处。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1973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简介
《人树》叙述的是当斯坦·帕克早先到达的是被森林覆盖的一片荒地。但是,随着迁居来的人不断增加,垦荒的发展,荒芜之地变成了
悉尼的郊区。斯坦和他的妻子艾米经过了水、火、旱灾人侵袭,度过他们的蜜月,也尝过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滋味。他们的儿子雷自幼乖戾,成年后堕落为罪犯,最终死于枪战之中。女儿塞尔玛顺着社会的阶梯爬了上去,做了律师的妻子,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最后斯坦·帕克去世,文章也随之结束。
角色介绍
斯坦·帕克
斯坦是个老实纯朴、沉默寡言的农民,但这只是他最表面的一层,他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经历水灾,救火,家庭中的不幸等环节,逐步发掘出来。”斯坦·帕克谦卑朴实,具有感悟生活真谛的本能。“在其平凡的一生中,以自己的、不同于世俗的方式在自己和上帝间创立了一个人才能感受得到的联系,探索生命的意义。”斯坦一生当中遇到无数的挫折,自然灾害频发,洪灾和火灾破坏了他的家园;耳鬓厮磨的妻子对自己不忠,无法与她分享自己的感受;试图与儿子接触,却无法完成两人之间的交流,最终得到儿子死去的讯息等,仍就默默忍受,无怨无悔,对生活一如既往的热爱。
斯坦是《人树》中的核心形象,是丛林人的缩影,凝聚了普通丛林人朴素而伟大的品质。他充实的人生不仅表现在他与丛林、土地、自然的剪不断的亲密联系上,还蕴含在他对丛林的奉献和对生活的执著中。尽管生活极其简陋艰难,为了要使生活充满意义,斯坦全身心投入与静寂、岩石和树木的抗争之中。“对未来的憧憬麻醉了他,他既感觉不到树枝的鞭笞,也感觉不到伤痕斑斑的痛苦。他不停地干着,
太阳晒干了他伤口上的血迹⋯⋯有时候,决心象魔鬼一样迷住了他的心窍,连
肋骨似乎都在皮肤下面涌动”。他的顽强毅力令大自然都为之动容。他充满自信,从来都没想过那些必须做到的事情也许会办不成。斯坦专注于生活的每一琐碎枝节,细致地观察自然的每一奥秘。
同时,他那丰富深的心灵在自然力量的激发下不断释放出来,孜孜不倦地探求那源于生活真实的另一种真实———一种永恒的纯存在。他经历过、看到过的所有那些事情都充溢着一种简洁与完美。最终,自然的净化、丛林的磨砺使斯坦顿然醒悟,获得了精神的升华。在某种意义上,斯坦就是怀特自己。1948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流亡生涯回国后,怀特却来到了乡下,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场生活。目睹丛林世界、丛林传统、丛林文明被工业化、都市繁华不断蚕食,这一切令他心痛不安。他不停地思考,思考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思考人生,思考
澳大利亚人的命运、信仰和前途。最终把自己回国后这几年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付诸笔端。通过创造斯坦,怀特仿佛亲身经历了丛林拓荒和自然的考验,并试图以此来唤醒那些空虚迷惘的心灵。
艾米·帕克
艾米·帕克对是一个对现实生活抱有种种幻想,不甘寂寞的女性。尤其是小阿姆斯特朗的未婚妻玛德琳穿着华丽,骄傲地骑着马,打着伞悠闲地经过艾米时,她内心更是波涛汹涌。她希望自己也能像
玛德琳那样,尊贵,庄严。虽然与斯坦生活在一起,但却不了解他的精神世界,最后导致了对斯坦的不忠。艾米与一推销员发生了关系。似乎不论是谁,只要让她心理有一丝的波澜,艾米都幻想能够与他发生关系。即便愤怒到了极致,斯坦·帕克也还是选择了与艾米共同生活在一起。
然而,艾米对丈夫斯坦怀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结婚之前,“她还没有爱过任何人”,也“还没有被人爱过”,“除了母亲在临死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怀着一种焦急和烦躁的心情给过她一点点爱”。于是,童年时代爱的缺失为她日后一旦发现爱,获取爱便产生极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埋下了伏笔。婚后的艾米体味到爱情的甜蜜。但这种甜蜜很短暂。斯坦的沉默寡言和疏远,使得艾米越是深爱斯坦,越是感到爱的缺失,越是深陷于一种爱的激情中无法自拔。她对爱越来越贪婪。“她确很贪婪,对面包;一旦发现之后,对他的爱。”艾米甚至把斯坦视为自己的上帝,“上帝的慈悲只是表现在集市结束,大车回来时辘辘的车轮声。上帝的爱便是印在她唇上深深的亲吻。”然而,“人供奉给上帝的越多,他自身中留存的越少”,直到“这个男人吞噬了这个女人”。她越来越深陷于对斯坦的占有欲中无法自拔,也越来越的在感受着自我的丧失中惶惶不安。所以艾米常常处于一种害怕失去归属感的焦虑当中。对她而言,斯坦就是她的归属。因此,他对斯坦的爱情时常伴随有歇斯底里式的狂热和奋不顾身。“如果需要的话,她可以迸发着爱的呼声引颈就戮”。然而,尽管她自信“她对他熟悉得连每一个毛孔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始终“她还是没能把丈夫成功地吞噬了”。当她最后一次“用她的身体和意志所蕴藏的全部力量,紧紧地抱着他”时,她抱住的只是一具已经冰冷了的尸体。
雷·帕克
雷的名字来自英文中的“Ray”,即阳光。但与之相反的是,还是很小的时候,
雷·帕克就行为乖张,将三只刚下的小狗扔进房后的坑里。打死
普通海鸥,将海鸥开膛剖肚,并为自己手上鸟的血腥味洋洋得意。这也象征着雷的自我毁灭,为后文遭遇枪杀埋下了伏笔。
塞尔玛
女儿塞尔玛没有继承父亲斯坦·帕克朴实无华的美德。她一心想要远离丛林生活,向往都市生活。塞尔玛也的确通过婚姻过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作者通过对塞尔玛婚后生活的精心刻画,展现了
伦敦枯燥乏味、没有活力的生活。
与父亲不同,塞尔玛生活在花花绿绿的
悉尼都市。她很早就被送到城里受教育,她把这座
沥青铺成的路、钢铁做成的车的城市变成了她自己所拥有的“诗”。对她来说,悉尼是人生的重要标志。塞尔玛因自己的出身、父母的微贱而感到羞愧,所以她竭力使生活一尘不染。“她经常洗澡、搽粉、熨她那件最好的罩衫。直到这种整洁、干净变得让人难以忍受,甚至成了一种亵渎。”洗澡之后似乎一切都已过去,再戴上戒指她就越发显得完美无缺了。她的那种冷漠、孤寂、一尘不染把专注于生活细节的父母吓坏了。她敏感,老于世故,她的生活井井有条,和
打字机上那个每打完一行就响一下的铃一样可靠。成了福斯迪克太太以后,她学会了一口流利的
法语,穿上了裘皮大衣。为了高攀那些有头衔的人,她甚至把名字“塞尔玛”改成了“克里斯廷”。塞尔玛在物质方面得到的东西太多了,对她来说,得到更多财富的途径已经没有意义了。因此她把注意力转向精神方面的“提高”和“完善”。她挥霍散财,行善布施,她的眼睛常为自己的行为而激动得发红。她送昂贵的礼物给父母,可是买了之后,心里又微微有些懊恼。塞尔玛对钱也许很有把握,但对于自己的灵魂,却束手无策。信仰的苍白萧瑟不时笼罩着她。有时,在爱与仁慈的冲动下,她的灵魂企图腾飞而起,可是那力量太微弱了,很快又跌落下来。她的灵魂“宛若拴在一根骨头上的气球,仍要做高尚的挣扎。”塞尔玛忘记了自己的卑微的出生、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了自己的根,沉醉在对现代物欲追求的盲目迷惘中。她脱离了丛林、脱离了真正的生活。
玛德琳
玛德琳一个庸俗、奢华、闲适的上流社会的淑女,曾经是艾米·帕克的梦境,多年后成了菲希尔太太,与塞尔玛成为了好朋友。然而菲希尔太太莫名其妙的死去,与当初的光鲜亮丽形成鲜明对比。塞尔玛最终没能弄清楚菲希尔太太到底是如何死去的,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里怀特刻画了一个工业文明下,物质富裕、精神贫瘠的牺牲品。而与此相反小说家还刻画了一个物质上极度匮乏,精神上富足的世界,即苦行僧般的探险历程。
奎克莱依兄妹
多尔和巴布·奎克莱依兄妹俩,相依为命。姐姐多尔善良体贴,为了照顾弱智的弟弟终生未嫁。然而最后,多尔为了不让自己的兄弟无依无靠,亲手杀了弟弟后,也进了精神病院。作者通过这两位兄妹坎坷命运的描绘,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失去了传统的信仰之后,寻找自我的努力及其徒劳的结果。“
莱斯利·怀特把生活经验内心化,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怪异人物来呈现自己的精神意向和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结束后,澳大利亚经济开始突飞猛进。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虽然使
澳大利亚摆脱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孤立状态,但是澳大利亚人对原有上帝的崇敬诚服受到强烈的冲击。在原有的信仰尚未彻底分崩瓦解、新的信仰尚未确立之时,
悉尼都市里游动着的是混乱迷惘、信仰真空的“蚂蚁”。不仅如此,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以牺牲丛林的根本和纯洁人性为代价的,无根的生命、精神的空洞必然使悉尼世界成为羁绊灵魂的无常。
1948年,
莱斯利·怀特回到澳洲。同年,他的第三部小说《姨母的故事》出版。这是他的得意之作,他本想会得到评论界的赞许,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评论界对于他的这部小说反应冷淡,有些人甚至对这部书感到困惑不解。怀特一时心灰意做,和他的好友曼诺力在
悉尼郊区自己的农场上干农活,养牲畜,似乎从此搁笔,隐姓埋名,与文学绝缘了。事实上,怀特雄心未死,他对澳洲文学界的现状不满,立志要“在我有生之年,以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填补
澳大利亚这块空自。”他抑制不住创作欲的冲动,也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抱负,于1955年——在他沉默七年之后——推出了《人树》一书。
作品赏析
主题
关于《人树》的写作意图,怀特在自己的自传中曾这样写到:“澳大利亚的巨大空虚向四面八方延展。⋯⋯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要去构思另一部小说。鉴于我要填补的空白如此之大,我试图通过普通男人和女人的经历向人们展示生活每一可能的侧面。如此同时,我要寻找平凡生活背后的不平凡,去发现生活的神秘和诗意。唯有这些才使那些人的生活,附带说一句,还有我自己回国后的生活,变得可以忍受”。
澳大利亚人要摆脱乖的命运和迷惘的精神,他们就不能忘本忘根、忘记自己是丛林人的后代,他们必须继承张扬丛林传统、从丛林世界中寻找生活的真、善、美。
“常绿之树树代表长寿与永恒,而落叶树种则是再生的象征,这两种树木加在一起即表示男人女人之结合保证了人类生命的延续。”小说标题“人树”源自豪斯曼(1859~1936)的一首诗:“人树永远不会沉寂/当初是罗马人,今天是我自己。”暗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犹如长生不息的树木,永远不会枯萎。塞尔玛·福斯迪克继续读这首诗“狂风啊,把小树加倍的折磨,它吹得如此猛烈,很快便会收敛。今天,罗马人和他的苦难,早已在苍茫大地下变成灰烬。”小说是以对树的描写开启全文。斯坦·帕克赶着一辆大车来到一片丛林里,大车擦着毛乎乎的树干,纵横交错的树干透露出真实的壮美。与树的近距离接触,斯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途。他用树木搭起了自己的房屋,结婚生子,默默的生活在丛林之中。主人公居住在树屋,树象征着丛林人的保护伞。在主人公孤独无助时,树又成了人类的朋友。小说最后一章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两腿细长、面色苍白的男孩走进丛林。宛若年轻时的帕克,刚刚来到蛮荒之地。与第一章对树的描写遥相呼应。文章结尾“男孩垂着头,从这树木中间走过,瘦小的身躯正变得茁壮,绿色的、思想的嫩枝在舒展。”人类的历史犹如绵延不绝的树木,充满生机勃勃,一代接续一代。书中多次提到的斯坦宅旁的
野蔷薇,从幼嫩的枝芽长成为粗壮的大树,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树就是人类的营养,生命的土壤,像一棵树一样地活着,意味着缓慢地感觉,长久地存在。
与此根本对立的是被现代文明主宰的
悉尼都市——蚂蚁世界。城市象一张无形的巨网,索套住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和灵魂。到处是各奔东西、熙熙攘攘的人流,他们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波忙碌着。城市处于躁动不安之中,没有个性。人们做着别人的梦,找不到自我。“有时候因仇恨而感到窒息,有时候又被爱恋折磨得死去活来”。远离与土地、大自然的和谐,这里人的生活虽然忙碌但混乱无序,人们的精神空洞,命运如同他们的生活一样,匆促而乖舛。“在一条街上,两辆汽车撞到一起,坐车的人都被压坏了。他(斯坦)⋯⋯继续走着,从覆盖了一层烂菜叶、旧报纸和避孕用具的路上走过去”。而斯坦的儿子雷坐在一个女艺人聚集的场所与人聊天时,进来一个人朝他连开两枪。雷就这样一命呜呼了。塞尔玛的女朋友菲希尔太太的死则更加蹊跷。福斯迪克太太(塞尔玛)始终没能弄明白她的朋友是寿终正寝还是被菲希尔先生或随从谋杀的。喧嚣的
悉尼、躁动而命运乖舛的悉尼人使丛林人及丛林人的生活愈发显得纯洁伟大。
怀特在颂扬丛林拓荒者平凡而简朴的生活的同时,讽刺了某些
澳大利亚人的实利主义和精神
荒漠,以此来折射以斯坦女儿塞尔玛为代表的现代人空虚、苍白的生活。他们住在砖砌的“陵墓”里,过着死气沉沉的生活。带花的地毯和迸射出光彩的墙饰不能掩饰他们生活的空虚无聊。
在这样精神赤贫的生活里是不可能有任何神秘或诗意的。怀特毫不掩饰自己对塞尔玛之流的鄙视和唾弃、对丛林人的褒扬和敬佩。后者虽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他们对自然的一草一木、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笃爱深情,与自然的亲密依存即使他们敬畏又催他们奋发,最终生活回报给他们的则是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永恒。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斯坦的人生(主要指年轻斯坦的现实生活和老年斯坦的精神生活)与女儿塞尔玛的人生的对比以及丛林与
悉尼世界的对比,怀特咏赞了丛林人生活的纯真美好,贬斥了工业化都市的虚空贫乏。“让空虚占上风,显然不合情理。这种空虚迟早要塞满的。不管是用水,还是用孩子,用尘土,还是用某种精神。”
物质世界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充实的生活只有在人与自然建立密切和谐的关系和对心灵真实的执著追求中才能获得。生活的神秘和诗意蕴藏在丛林人和自然之间单纯朴实而密切的关系中,蕴藏在丛林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和日常琐碎里,蕴藏在他们对精神真实的孜孜不懈的追求中。小说虽然有时沉醉在失望悲观、哀挽怆然的意境中,但其人生主旋律是乐观开豁的。怀特不仅以其诙谐幽默甚至俏皮的语言机智地调和了弥漫的感伤气氛,还将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及其精髓蕴含在小说的结构里,尤其是小说的开篇和尾声。小说一开始,人生主题在徐徐的忧伤悲郁中展开,在与土地割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中、在主人公的不断感悟中得到宣泄张扬,它最终在斯坦孙子稚嫩的心灵、葱郁的树林、和谐相融的气氛中被彻底释放。只有那些依然拥有纯朴的生活并敬畏自然、善于捕捉自然的细致入微的人,同时只有那些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能主动内视修省的人才能最终感悟人生的真谛,才能享受生活的诗意和神秘。只有像作家怀特和他的斯坦那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关注丛林、自然和普通人,给普通人立传、给平凡而充实的丛林生活。
手法
有时他的语言像诗,但又不像诗那样雕琢。有时他的句子违背语法规则,被他拦腰砍断。有时他的一个句子即成一段。所有这些都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服务于他的创作意图。
莱斯利·怀特十分注重对话的语言,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人物遣词造句皆不一样,只要看一段对话即可大致推知讲话人的身份与性格。
怀特在《人树》中的象征主义主要表现在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人物,格兰斯顿伯里的大伙以及小说中反复提到的白玫瑰花上。在《人树》中怀特反复提及
白玫瑰以及玫瑰。白色的玫瑰是纯洁与灵性的象征。第一次提到白玫瑰是艾米与帕克婚后来到帕克的房子前回忆的一句话里“旁边长着一株白玫瑰。我经常说如果我有一所房子,一定也要栽它一株白玫瑰。”对白玫瑰的渴望象征着艾米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第五章帕克给艾米买的一株白玫瑰盛开着鲜花,枝繁叶茂,生气蓬勃。“月光下,玫瑰花像
大理石一样坚实;正午,灼热的阳光下,白色的花朵反射出耀眼的光,或者像纸一样颤动着,飘落到黄绿色的牛癣草中。”艾米偷情过后,她看到“那株日久年深的玫瑰浑身是刺,牛角一样地坚硬。那是他们刚开始共同生活便种下的。”显然这里白玫瑰是对艾米不忠的讽刺。塞尔玛带丈夫回家时,帕克夫妇迎接女儿女婿。“屋里还插着几束早开的玫瑰。这些玫瑰有的已经开成娇嫩的花儿,可是另外一些因为采的时候花苞太小,永远不会开放了,看起来就像生了病似的。”暗示着塞尔玛婚后的生活可能是激情之后的颓败。
小说末尾写了一段斯坦与布道者的谈话, 斯坦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然后指着唾沫说:“这就是上帝。”文评家对此做了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这是亵渎上帝,是反宗教的,有的则认为这表明上帝无所不在,是宣扬宗教。甚至个别文评家说什么《人树》是一本宗教小说。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了解怀特思想倾向的人应该知道,他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不笃信任何宗教,他既不反宗教,也从不宣扬宗教材,《人树》也不例外。斯坦领悟到的上帝就是人自身,就是无处不在的平凡事物。
作品影响
《人树》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它第一次体现了澳洲题材成功地与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帕特里克·怀特突破了在他之前的作家以
现实主义手段描写丛林人、拓荒、火灾、森林大火等澳洲文学传统材的单一格局,使澳洲文学呈现出多色调、多流派的新局面,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活跃气氛。《人树》一书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有“
澳大利亚的创世记”之称,为作者带来了国际声誉。这部小说的出版受到英、美、澳评论界的普遍的肯定,确立了怀特在澳洲文学界的地位。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人树》的评价愈来愈高。作者简介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年5月28日-199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1912年生于
英国,自幼喜爱文学,9岁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戏剧。1932年,怀特赴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研读现代语言,毕业后留在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
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赴
中东工作五年,于1948年回
澳大利亚定居,先经营农牧场,后专门从事写作。他一共出版了12部小说、4部短故事集、8部剧本和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他的小说可以在情节性描写和意识流间自由切换。1973年他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年5月28日-1990年10月30日),
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1912年生于
英国,自幼喜爱文学,9岁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戏剧。1932年,怀特赴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研读现代语言,毕业后留在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
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赴
中东工作五年,于1948年回澳大利亚定居,先经营农牧场,后专门从事写作。他一共出版了12部小说、4部短故事集、8部剧本和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他的小说可以在情节性描写和意识流间自由切换。1973年他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