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明,1934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罗,水文水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6年刘昌明从西北大学毕业;1960年至1962年在莫斯科大学水文教研室与实验室作研究生进修;1964年进入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
亚利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与爱克伦大学访问;1992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
石家庄市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至1997年担任日本千叶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至2003年担任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2006年担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之后担任顾问;200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2011年获得
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1934年5月10日,刘昌明出生于湖南长沙。1952年9月,刘昌明考入
西北大学地理系。
1960年10月,刘昌明前往
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大学水文教研室与实验室作研究生进修。
1981年9月,刘昌明作为访问学者,前往
亚利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与爱克伦大学访问(至1982年10月)。
刘昌明发展了
地球科学方向的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在水循环、产汇流模式、水文试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生态与环境水文、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等方面多有建树。将水文学的
地球物理学、工程方向与农田水利等学科相结合,在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开拓创新,有系统性的贡献。解决了缺少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难题,有突出创新;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的研究中,发展了地理系统分析,建立了模型;在水文过程、水量转化及调控研究中提出的多水转化,深化了水循环理论。提倡的雨水资源化具有概念上的革新。
截至2018年8月,刘昌明先后获得国家级、院(省、部)级
科技成果奖16次。
1959年,刘昌明在
北京大学讲授《陆地水文学》。从1978年开始刘昌明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名,多次被
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导师。
刘昌明从事水文科学研究60年,是当代国际著名的水文水资源学家,是中国现代地理水文研究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他紧密结合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水文水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提出了20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咨询建议,为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
葛全胜在2015年9月29日刘昌明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上评)
2015年9月29日,为纪念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刘昌明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地理资源所共同主办,
中国地理学会、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国家委员会协办,会议由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主持。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鸿烈、
李文华、
郑度、
陆大道、王浩、
张建云、王光谦、
崔鹏、
周成虎等出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