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1932年1月31日-),
濮阳市人,地理学家、资源学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
孙鸿烈1954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57年至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读研究生,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72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综合自然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75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4年至1992年出任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孙鸿烈是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区域开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资源、环境领域基础与应用的综合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同时又长期从事中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他创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持完成了中国资源大
百科全书,推动了中国资源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主持建立了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奠定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能力基础。
1984年获
中国科学院竺可野外工作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
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获
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6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获艾托里·
埃托雷·马约拉纳—伊利斯科学和平奖。著有《西藏的土壤》《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我的科研之路 孙鸿烈口述自传》《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系列丛书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1年农历腊月四日,孙鸿烈出生于
北平市(现北京市)
丰盛胡同,小名平生。因
算卦的说他命中缺水,缺火,取名鸿烈。父亲
孙健初是
中国石油地质学家,探明并组织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石油
工业基地——
玉门油田,被称为“中国石油之父”。“
七七事变”前,
华北地区形势紧张,孙鸿烈一家随
地质调查所迁往
南京市,后又迁到
四川省。1940年后,到
甘肃省。
求学经历
孙鸿烈在
酒泉市生活了六年,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就读于河西中学附小、西北师范附中。后随父亲迁到
兰州市,从初三读到高三。1950年,父亲工作调动,随父搬回北京,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学习
土壤学。
工作经历
1954年,孙鸿烈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在土壤教研室当助教;1957年,孙鸿烈考入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读副
博士研究生。当时正值中苏合作考察
黑龙江省流域,孙鸿烈就前往
黑龙江省北部参与实地考察。孙鸿烈在过去东北零散的土壤资料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考察结果,绘制了
中原地区第一幅东北土壤图,编著了《东北自然地图集》,从土壤分类中细分出细分出更适于农作物种植的“
黑土”。这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61年,孙鸿烈进入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他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进藏考察。1972年底着手组建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孙鸿烈任业务副队长。1973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成立,孙鸿烈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
1974年到1975年,孙鸿烈带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的生物、
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先后深入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
墨脱县进行考察。这是
中原地区科研工作者第二次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1988年,孙鸿烈在听取了
王富洲和
高登义同志“关于成立中国探险家协会”的汇报后,提出了“科学探险”的概念,确定了协会的名称为“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并以
中国科学院的名义,向国家科委上报申请成立“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文件,于1988年底,得到国家科委的批准。
2004年10月9日,孙鸿烈参观考察了中国气象局的
国家气象中心、
华风集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007年至2016年,孙鸿烈担任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
中原地区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和领导项目设计与考察的内容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2011年10月21日,孙鸿烈参加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30周年庆典暨“环境变化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到栾城试验站视察指导工作。2012年5月4日至7日,孙鸿烈到中科院千烟洲站、
禹城站实地调研考察。2020年12月10日,孙鸿烈一行到千烟洲站调研,调研期间,孙鸿烈等参加了千烟洲站科学楼的奠基仪式。2022年9月1日,孙鸿烈教授登上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开学第一课》舞台,担任了“接续奋斗”与“青藏科考的故事”板块的主讲人,深情讲述科研探索与不懈奋斗的精神。
主要成就
孙鸿烈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先后参与、领导了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黑龙江省流域生产力布局、川滇黔接壤地区资源开发与保护和青藏高原的区域发展研究,逐渐成为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提出了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等特性,强调将自然资源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综合研究。20世纪70年代起主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为国内外关注的成果。1988年,他领导建立了国家级长期生态监测、研究与经营示范网络"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以实现对中国各主要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的可持续利用,为国家有关资源、环境方面的重大决策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将资源环境的研究推向深入阶段。
命名“黑土”
上世纪50年代末,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读研究生的孙鸿烈,通过实地考察,一步一个脚印地绘制出了
东北地区第一张土壤图,在实地调查与数据对比中,孙鸿烈突破性地把
东北地区的大片“黑土”从普遍使用的“黑钙土”概念中区分开来,从土壤与农业的层面为东北土地正名。
填补青藏高原科考空白
自1961年,孙鸿烈开始从事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主持了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先后几十次到高原工作。他以"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为中心问题,组织
地球科学、
生物学等50余个专业,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阐明了高原土壤地带性规律,开创性地综合研究高原土地类型,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原则和指标并论述了高原农业发展方向。
1973年至1980年,孙鸿烈参加主持第一次
西藏自治区范围内的综合考察。在此次考察研究基础上,他主持编著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
西藏自治区部分)共38部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等一系列专著。《丛书》系统阐明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与隆起过程,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特点、分布规律,高原生物区系组成与演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在植物分类方面发现了7个植物新属,300多个新种和1000多个新记录,一共记录有5766种植物;在昆虫研究方面发现了20个昆虫新属、400多个新种,发现了一个新目“
缺翅目”。同时,他们对于青藏高原的成因也做出了科学的论证,获得数以万计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
80年代后,他继续组织、主持青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等重大项目。90年代,他主持"八五"、"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和"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使青藏高原领域的研究步入一个新阶段。针对这24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先后共有100部专著和文集出版。相关成果先后获中科院
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
陈嘉庚地球科学奖等;参加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队员中产生了16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主要任职
荣誉与获奖
荣誉
科研成果获奖
主要论著
主要著作
代表论文
人才培养
孙鸿烈重视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他在带领青藏高原科考队在青藏高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中,培养了整整一代从事高山和高原科学研究的专家,形成一支专业配套、相互协调、彼此渗透和能征善战的基干队伍。他们之中有一批做出优秀成绩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充实和完善了科技队伍的
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在晚年,他更致力于干部培养。他的学生包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封志明等。
人物关系
人物影响与评价
孙鸿烈于1995年捐款5万元发起“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旨在奖励从事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青年人才。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已有105人获奖。截至2018年,该奖获得者中已有5位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有30余位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9年4月15日,孙鸿烈作客青藏高原高原科学大讲堂,分享青藏科考。
2022年,参加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开学第一课》“接续奋斗”“青藏科考的故事”主讲。
孙鸿烈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和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参与了
中原地区大部分地区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为中国综合开发和区域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70年代到80年代,支持了青藏高原考察,领导建立了全球生态建设的网络,把资源建设推向深入的阶段 。(
中国科学院评)
参考资料
孙鸿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05-03
孙鸿烈院士.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05-07
历任领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05-07
封志明.中国科学院教育业务管理平台.2023-06-10
讣告.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