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1553-1598),字直卿,明代高平米山人,7岁能文,每日读书厚可积寸,后读《
尚书》、《
周易》、《春秋》等书,自行点评探讨,不从师授。16岁时参加省试,中头名
举人。
隆庆五年(1571),19岁中
进士,选为
庶吉士,授翰林院
编修。万历二年(1574),修会典,教习内书馆。万历十年(1582),任经筵讲官(为皇帝讲学)。此后,历任翰林院侍讲,掌左春坊;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
侍读学士,掌院事,詹事府詹事等职。因母亲病逝,返归故里,服满后,召为国史编修副总裁。虞夔以老父有病为由,辞职不就,父亲去世后,悲痛而死,年仅45岁。
刘虞夔为人恭谨,虽少年得志,但尊老敬贤,每遇同林先生,必以弟子礼待之。他酷爱读书,每遇闲暇,则独坐一室,摊书盈几,搜其探异,至深夜而不倦。他写文章论述精辟,很有深度;为皇帝写诏书,温醇典雅;写诗填词,务求工丽,即便是应酬之作,亦再三修改,成为一代名士,与黄葵阳、
沈一贯齐名。为皇帝讲读,则引经据典,以期使皇帝有所感悟。曾讲写诗之苦,反复激发皇帝忧勤之念,使皇帝为之动容,称赞他是好教师。万历八年(1580)、万历十一年(1583),先后两次任主考官,
萧良有、邹德溥、梅国正等皆为其门生。著有《宫詹文集》。
司昌龄评论其文章"温醇典藻,学广闻多"。
《明史》卷230,列传118“
逯中立”下有:“有诏修国史,锡爵举故詹事刘虞夔为总裁。虞夔,锡爵门生也,以拾遗劾罢。诸
御史言不当召。而中立诋虞夔尤力,并侵锡爵,遂寝召命。”列传112中有:“夫以吏部议留一二庶僚为结党,则两都大僚被拾遗者二十有二人,而阁臣议留者六,詹事刘虞夔以锡爵门生而留,独可谓之非党耶?”可见刘虞夔没有成为
国史馆总裁是因为朝廷中反对
王锡爵的人的反对,包括中立。因为刘虞夔是王锡爵的门生。
刘虞夔的《宫詹文集》尚存。大陆可能无存。
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有明崇祯元年(1628)长平刘氏家刊本本,后被带到台湾,现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