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图书馆
1909年在北京市建立的图书馆
当时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组织是两会八部。当年进入图书馆时,有不少规矩:穿中装时,如果只穿短衫裤。是不能进馆的,因而即使是再穷的学生,一件旧的蓝布大褂总要穿的。
简介
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国家图书馆。1909年清学部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馆址定为北京什刹海的广化寺缪荃孙被任命为正监督。 1912年7月江翰呈报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京师图书馆阅览章程十八条获得批准,同年 8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当时藏书5424部,151375卷, 52326册,其中善本880部,28412卷,10822册。1913年2月江瀚调任他职,教育部派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负责管理该馆,实际由鲁迅(鲁迅)负责管理。1913年10月教育部决定改组、迁移该馆。1917年1月26 日该馆在安定门内方家胡同清国子监南学旧址开馆。在鲁迅负责该馆工作期间,1917年 4月该馆获得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的权利,并入藏了《永乐大典》残本和文津阁藏《四库全书》(见四库七阁)。1928年5 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大学院改京师图书馆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国立北平图书馆 的外观是十分华美的,它的内部更为精美。外部完全是中国宫殿式的,而内部则完全是西方式的,在三十年代初。它的内部设备,比之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毫不逊色。不说别的,单只它那中央大厅左右两侧下楼梯的卫生间。铺地六角小瓷砖,绿色的,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看得见外面的窗玻璃,一色都是美国货,比北京饭店的还讲究。
大楼是两层玻璃门,有转门,进门之后,先是衣帽间,以供读者存衣帽、书包等。衣帽间十分讲究,都是进口柳安木的护墙板,一格格的挂衣帽的格子,铜号牌、铜衣钩灿灿照眼。存好衣帽,发给一个铜牌子,出馆时凭牌取衣帽。进二道门再发一个牌子,有如出入证,又如借书凭证,凭这个证到各个阅览室去借书、借杂志。借书时,把这个证押放在借书处,如果不还书,职员便不发还这个证,那你也就出不了馆的大门,因为出门时,要收回这个证。
进门后,就是一个方形中央大厅、四根柱子,顶上是仿古天花板,一格格地都画着团鹤。柱子前摆着红木架子,大五彩江西瓷花盆,里面经常换鲜花,如冬天山茶,秋天桂花、菊花。春天迎春等,都是把瓦花盆放在大瓷盆中。图书馆有自己的花儿匠。后面院子有个花房。馆中经常掉换的鲜花,都是他培育的。
中央大厅的正面是上楼的大扶梯,左面最前面是一条暖廊,南面是大玻璃钢窗。冬日阳光充足,极为温暖。北面是大玻璃落地门,不开,是期刊阅览室,正门由中央大厅右面进去,如顺暖廊一直往东走,便到了粱任公纪念室,这是馆的东面大厅,平日不开放,我从来没有进去过,正由于进不去,所以有好奇心,我不知扒到玻璃窗上,用手拢着光线。向里面张望过多少次。有一面墙上挂着一副吴大澄的篆文对联,印象极为深刻。梁启超去世后,他的书籍捐到馆中,特为开辟的这个纪念室。现在则不知如何了。
当时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组织是两会八部。两会是购书委员会,和编委员会。编纂委员会下设旧藏、新增、寄存三组。八部是总务部、采访部、编纂部、阅览部、善本部、金石部、舆图部、期刊部。当时原藏普通书:中文、满蒙文、西文、日语约二三十万册。善本书宋金元明清刊本、写本、旧抄本二千二百多部两万八干多册,文滓阁四库全书六一四四函,三万六干三百册。旧藏地图绫绢纸奉六十多幅,一百四十多册,金石拓本唐开成石经一百七十八卷,近代金石拓本三干三百卷、新增中、西、日文书籍十余万册,舆图八干多幅,金石拓本四千幅。寄存书六千余种,三万余册,另有藏文甘珠尔经六百种,版五百块。(据《旧都文物略》)
建筑是左右对称的,大厅左面同右面布局一样,对着期刊阅览室的是报纸阅览室,顺右面暖廊走过去是善本阅览室。赵万里斐云先生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买了一辈子善本书,在沙滩红楼讲目录学时,鼓励学生去善本室看书。善本室常常只有两三个读者,极为安静,可惜去的次数太少了。
当年进入图书馆时,有不少规矩:穿中装时,如果只穿短衫裤。不穿长衫。是不能进馆的,因而即使是再穷的学生,一件旧的蓝布大褂总要穿的。如穿西式衬衫,衬衫不系在裤腰里不能进馆等等。再如十四岁以下儿童不能进馆。我第一次跟着大人去时,还未考初中,人又矮小症,到了拿牌子的那个门上,毫不客气地给“挡驾”了,只好低着头出来。我能够进入图书馆,冒充一个能看书的学生,那是读到初中三年级时,和一个比较大一些的同学一同去的,他穿件白麻纱大褂,我穿件月白竹布大褂,居然让我们进去了。
为什么说冒充呢?因为初去第一二次还不懂借书规矩,也还不会看书,说也奇怪,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坐在大厅两角的饮水处去饮水。那是自动沙滤水饮水池。一按开关水从中心小孔喷射出来,这是美国玩艺,北京当时只有这里有。我特别感到好玩。最初来图书馆目的就是喝这个水,这是大馆长袁同礼先生所料想不到的。饮水处的座位也很特别,是蟠树根座子,上面放一大块自然形的磨光面子上了蜡的黄石市,这是我后来才懂了的,当时只感到奇怪而已。
学会到楼上借书处查卡片柜、填单子借书,到大阅览室看书,那已是读高中时的事了。大阅览室表面上看是第二层。实际是第三层,因为下面还有地下室呢。大阅览室为了保持安静,连地板也是咖啡色橡皮砖铺成,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即使坐了很多人,那偌大的阅览室也像没有一个人一样,那真是一个肃穆的读书环境,那气氛正是显示了高度的文明。
大阅览室摆的都是笨重的柳安木大桌,面对面摆十张大圈椅。十分宽敞,即使读者是 位大胖子也不会坐不下,在桌子边上嵌有号码钢牌,找好座位,去到借书处查号借书,单子填好,交给借书处,你不要管了,到这座位上等着。阅览室送书台的先生们,办公桌边有通书库的电传滚带,会把你要借的书由后面大书库送上来。你凭入门时拿到的牌子去取好了。那时大阅览室共四百四十多个座位。平日不过坐上十分之二三罢了。
参考资料
北平图书馆.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1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