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底乡
色底乡
色底乡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昭觉县下辖的乡镇级行政单位。地理位置位于昭觉县东北部,东邻拉一木乡,南连竹核乡,西接补约乡,北与美姑县竹库乡接壤。色底乡成立于1952年,经历多次行政变更,于2021年1月撤销,其行政区域划分由竹核镇和补约乡接管。区域面积约为50.27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52年,设色底乡。
1958年9月,并入补约、竹核、乌坡3乡。
1968年,析置色底乡。
1972年2月,乡改公社。
1984年恢复为色底乡。
1985年1月,公社改乡。
1993年,并入补约乡。
1994年,析置色底乡。
2021年1月,撤销色底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竹核镇管辖。
行政区划
在撤销前,色底乡下辖引等阿莫村、色底村、乌司洛村和马母乃妥村等4个行政村,下设8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色底乡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气候
色底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具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寒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2℃,1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28℃(2008年2月),7~8月平均气温25.8℃,极端最高气温31℃(2010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2.6℃。生长期年平均200天,无霜期年平均240天,最长250天,最短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50小时,年总辐射120.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10天(一般为4~10月)。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色底乡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水系,斯呷日拉打河由西向东,经引等阿莫、色底村入美姑河,境内河道全长11.2千米。 [3]
自然灾害
色底乡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春旱、暴雨、泥石流、冰雹等。冰雹平均每3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2004年5月31日,降雹时间约20分钟,涉及境乌司洛、以等阿莫、色底、乃拖村4个村,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200亩。 [3]
自然资源
色底乡境内矿藏资源有铜,集中分布在乌斯洛村和色底村一带。其他自然资源有天麻、虫草等中药材。 [3]
人口
2021年6月29日,昭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色底乡常住人口为1075人。
截至2019年末,色底乡户籍人口为2961人。人口主要为彝族
2011年末,色底乡辖区总人口1969人。总人口中,男性1026人,占52.1%;女性943人,占47.9%;14岁以下392人,占20%;15~64岁1450人,占74%;65岁以上127人,占6%。人口均为彝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12‰,人口自然增长率-3‰。
经济
2011年,色底乡财政总收入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农业
色底乡有农业耕地面积4956亩,全部为旱地,以种植马铃薯、荞麦、燕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896.6吨,其中马铃薯378.6吨,荞麦460吨,燕麦40吨,玉米1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马、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804头,年末存栏4076头;羊饲养量12990只,年末存栏8471只;牛饲养量1848头,年末存栏1408头;马饲养量596匹,年末存栏480匹;家禽饲养量2.2万羽,年末存栏1.5万羽。
金融
2011年末,色底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各项贷款余额30万元,比上年增长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色底乡有乡中心校1所,村小2所,在校生187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色底乡有文化站1个。
2011年末,色底乡有体育场1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
2011年末,色底乡有“村村通”电视接收器186台,入户率3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色底乡有乡卫生院1个;病床4张。专业卫生人员3人。
社会保障
2011年,色底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4户,人数506人,支出37万元,比上年增长13%,月人均61元,比上年增长1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51人,参保率6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色底乡有移动电话用户67户,通信信号覆盖率98%。
交通
色底乡境内有乡道1条,村道4条,总长25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色底,彝语音译,意为打猎的地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人口
经济
农业
金融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交通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