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体
隶书体的两种形态之一
八分体是隶书体的一种形态,与汉隶并称为隶书的两种主要形态。这两种形态自西汉末年起长期共存,直到汉末。尽管八分体在东汉时期逐渐流行,但它并未完全取代汉隶,这一点可以从《张迁碑》和《曹全碑》这两部作品中看出,它们分别是汉隶和八分体的代表作。
历史沿革
名称起源
“八分”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晋书》中。此外,在宋代辑录的《古文苑》中也有记载。据《古文苑》卷十七记载,魏国时期的《大飨群臣上尊号奏》和《受禅表》是由牟准采用萱草八分书写的。如果这些文献并非伪造,那么“八分”至少在魏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关于八分体的创造者,有两种说法,一是王次仲,二是蔡邕。虽然蔡邕被认为是汉代八分体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但普遍认为王次仲才是八分体的整理者。对于王次仲的具体生卒年代,历史上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他是汉章帝建初时期的人,有的则认为他在刘宏时期生活,甚至有人推测他是秦朝的人物。然而,由于历史久远,我们无法确定他的确切身份。通过对出土隶书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出“八分书”的形成大概是在刘骜时期,到了西汉末年已经非常成熟了。
笔法特点
汉隶”一词中的“分”字在《说文解字》中有解释:“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其中的“八”字也被解释为“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因此,“八分”并不是指数量上的划分,而是指笔势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尹湾名谒木牍上有充分的体现,如“太”、“史”、“奉”等字的撇捺左右分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八分体的笔法与小篆有关联,但又有所不同。它采用了所谓的“外拓”法和“内擫”法,这两种笔法的区别在于起笔的位置和方向。无论是哪种笔法,都是通过肘部的动作来实现的。外拓法是从上方向下运笔,使笔画向外扩张;内擫法则相反,是从上方向下运笔,使笔画向内收敛。这种笔法的发展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态特征
通过对编年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将秦汉的隶书分为三个形态:古隶、汉隶和八分体。古隶的流行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也就是从秦昭襄王时期到刘彻晚期。汉隶则是西汉最为常用的字体,它的特点是横向取势,横平竖直,结构较为规整。八分体是一种新的字体形式,它在尹湾名谒木牍中首次出现,后来也在其他木牍上有所发现。八分体的特点是左右分布,强调撇捺的造型,结构紧凑。通过这些资料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时期是隶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古隶向汉隶转变。到了汉宣帝时期,汉隶达到了成熟状态。而在刘骜阳朔年间,八分体开始出现,这是一种更加艺术化的字体。在西汉末年,八分体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当时的文字记录中仍然较少见到。到了东汉时期,八分体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文化影响
八分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现代文学中并不常用。例如,朱一苇在1936年发表的文章《一面》中提到了一本名为《铁流》的书籍,其封面使用的字体就是八分体。
参考资料
八分体.我来.2024-11-04
汉隶八分体.imilan.2024-11-0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名称起源
笔法特点
形态特征
文化影响
参考资料